杂志汇中国民族

说不尽《十送红军》

作者:牛颂

□ 文/牛颂

牛颂,满族,早年参军从事新闻和理论研究工作。转业后曾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北京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馆长,北京民族电影展创始人,并任历届组委会主席。从事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策划、监制工作至今。

那年夏天,中央电视台负责“百年歌声”栏目的编导找到我,让我帮忙联系一位名叫牛畅的老人作专访,谈谈在上世纪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前一部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下简称《历歌》)的大歌舞创作。因为其中的彝族《酒歌》和舞蹈,是反映红军将领刘伯承和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作曲者为牛畅。由于其他作者都已过世,这位编导了解到牛畅老人不仅健在,而且身体好也很健谈,即慕名而来。我回复说“百年歌声”找牛畅老人找对了,他已年近90岁,80多岁时还应邀给部队写军歌。当年牛畅作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分管创作的领导,又是《历歌》的艺术创作总负责人,同时又是主创之一,组织、领衔、参与创作“三位一体”,他的经历和讲述一定是最具权威和访谈价值的。况且《历歌》还生动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民族工作。于是,2014年夏天我带摄制组到牛畅老人家进行了采访。

访谈从《酒歌》开始。牛畅老人讲了自己的经历:12岁参加八路军,一辈子做文艺工作,曾任西南军区歌舞团团长。那时的文艺工作者很讲究到民间采风,尤其是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歌舞尤其舞蹈,身体语言要比汉族更丰富,舞蹈动作更加多样化。当时西南军区所辖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等省区,少数民族众多,受多民族文化影响,所创作演出的歌舞节目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牛畅认为,正是那个时期在多民族地区大量吸取营养,锻炼队伍,才为后来的《历歌》、《东方红》及歌剧《江姐》等经典剧目的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1955年,西南军区歌舞团与其他团体合并组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牛畅担任歌舞团团长。老人说,《东方红》是在《历歌》基础上创作的,《酒歌》等大量原创歌舞作品被选用了,但可惜的是《十送红军》因为时长的原因没有选入。40多年后,老战友、解放军总政文工团团长时乐濛和牛畅老人谈起《东方红》没有用《十送红军》时,都认为是一大憾事,很是感慨一番。时乐濛当时还评价说:《历歌》是中国大型歌舞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收集整理了从《十送红军》到《东方红》等大批革命历史歌曲,独创一种以歌为主、以舞说歌、载歌载舞、有诗有画有情节的新型歌舞剧。1961年8月1日公演引起巨大轰动。当时八一电影制作厂正准备拍彩色电影《农奴》,上面一个指示,改拍《历歌》,但也成全了《农奴》成为黑白故事片的经典之作。

说到《十送红军》,话题一发而不可收。1960年初,为排《历歌》牛畅带领空政文工团创作人员到江西采风,有首赣南《采茶调》曲调非常口语化,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给采风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负责《历歌》剧本创作的词作者张士燮为第四场“长征”写了《十送红军》的歌词,使用了一些地方俚语、方言作衬词。于是牛畅把这场的第一景题目定为“十送红军”,并编配舞蹈。曲作者朱正本接到歌词立即想起在中央苏区采风时的一些民歌曲调,并激情满怀地投入谱曲,还采用了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

在创作会上,当朱正本哼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牛畅禁不住流下眼泪,以至创作会开不下去了。后来排练时,那些将军们每每看到《十送红军》都热泪盈眶。萧华上将看完排练后很激动,马上就让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把他写的《长征组歌》也谱成合唱。

那是一个强调“集体创作”的年代。当时上级领导要求文艺作品要“突出老区革命传统”,因此对有些歌曲只写了“江西革命民歌”。但对《十送红军》,牛畅作为领导还是坚持了在出版的歌曲集中写明“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40多年后,电视剧《长征》用了《十送红军》作背景音乐和主题歌。为此牛畅向中央电视台写了证明函,很快就在电视剧播出中更正了《十送红军》的署名,真正的作者也得到补发的片酬。对《十送红军》,老人说:音乐是人民创作的,作曲家不过是编编而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只要人心在,“革命历史歌曲”的生命就在。人的眼睛本是黑的,心本是红的;听有人说我们已经面临“眼睛容易变红、心容易变黑”的时代?但我坚信,唱革命歌曲肯定对人心明眼亮有好处。(责编 梁黎)

 

传统与当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和建议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管理 :如何更高效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 :如何推进

传统与商业

福鼎市联系点调研有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