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学形态学;微信公众平台;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
引言
医学院校形态学课程一般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等,该类课程涉及的医学名词繁多,逻辑性不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组织器官形态各异,位置毗邻关系复杂,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往往难以建立立体化的三维模型,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和实验室标本教学是传统形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教学课时显得明显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完善,使得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成为可能,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可轻松实现碎片化学习,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涵盖文本、视频、动画、语音和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符合形态学课程教学要求,所以如何搭建一个能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满足教学个性化需求的网络平台,是开展线上网络教学的重要内容。
1、网络教学平台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教学在高校的逐步普及,教学内容的载体——网络教学平台也被广泛使用。目前高校使用的网络平台大多来源于专业公司设计的平台,该类平台呈框架式结构,设计了不同教学模块,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及学生信息导入至平台中,在后台可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设计了移动终端APP应用程序,具有操作简单便于管理等优势,但从教学实践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教学模块设置固定单一,缺乏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要;缺乏开放性和趣味性,往往对教学资源上传有限制,无法实现师生间的资源共享,同时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产生疲劳感;缺乏即时互动性,有的平台没有设计互动交流版块,或者虽然设计了互动版块,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往往滞后,缺乏即时性,导致教师不能即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另外,该类网络平台使用成本较高,需要较多的课题经费支撑,不利于网络教学的推广和普及。
所以如何搭建一个能满足网络教学个性化需求,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即时互动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同时兼顾平台使用成本,有利于推广和普及,是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重要环节。
2、微信公众平台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基于微信推出的一个全新的信息互动平台,该平台可在腾讯网注册申请。微信使用者可通过搜索并关注公众平台,平台管理员可在网络计算机终端编辑推送图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关注过公众平台的用户均可在移动终端收到平台推送的多媒体信息。正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这一特点,使得其在网络教学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被广泛使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互动特点,其在网络教学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教学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教师在平台后台编辑并推送教学内容信息,所有学生在移动终端可立即收到相应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覆盖面广和传播迅速便捷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预先选择性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公众平台推送至学生移动终端,学生可轻松实现“指端学习”;平台申请注册的便捷性,教师通过官网可免费申请个人类型的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的使用具有准入门槛低的特点,有利于网络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学习的碎片化特点,学生在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突破了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限制。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网络教学平台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数量推送的限制,平台每天只可以推送一条教学内容;平台教学内容网络入口的局限,平台菜单最多可设置15个网络入口,即可设置15个教学内容链接,教学内容承载量有限;缺乏个性化教学模块设置功能,平台主界面只提供了教学内容菜单网络入口,不能设置形态学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块;缺乏师生间即时性互动功能模块,教师和学生不能进行直接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
从以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满足形态学课程网络教学的需要,就需要引入第三方平台弥补微信公众平台的局限。
3、个性化形态学微信公众互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以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
3.1第三方平台介绍
第三方平台是指在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之外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从服务于微信公众平台角度出发,第三方平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应用程序,如微讯云端、微盟、微信管家、云之家微社区等,另一类是可独立使用的第三方平台,如问卷星、问卷网、腾讯问卷、WPS秀堂H5等。目前第三方平台多为商业化应用平台,平台中诸多基础性模块则是免费使用的。由于微信在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应用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第三方平台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第三方平台具有功能模块丰富,覆盖领域广,应用侧重点不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第一类第三方平台专为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需要微信公众平台的授权,第二类第三方平台可独立使用,以二维码或网址的形式给使用者提供网络入口。
3.2第三平台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对接
专为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第三方平台需要微信公众平台的授权对接。首先进入第三方平台注册成功后,按照网站的提示逐步进行操作,授权对接的步骤呈“傻瓜式”操作模式,具有一般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的用户可轻松完成授权对接操作。用户可在授权后的第三方平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将设计好的教学内容网络链接入口链接至微信公众平台菜单下,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菜单直接进入学习内容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独立使用的第三方平台,用户可在平台上设计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网络入口提供的是二维码和网址的形式,可将二维码或网址链接至微信公众平台菜单下,同样使用者通过访问微信公众平台直接进入学习内容进行在线学习。
3.3人体解剖学微信公众互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这里以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综合应用微讯云端、问卷星和云之家微社区等第三方平台,简要介绍个性化形态学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方法。
(1) 微讯云端第三方平台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授权对接
进入微讯云端网注册成功后,按照网站的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完成授权对接。微讯云端提供的功能模块有展示模块、推广模块和互动模块等,各模块下涵盖有不同的功能程序,每个功能模块均提供对外链接地址,教师可依据实际个性化教学需求进行针对性选择使用。微讯云端功能模块分为基础性模块和增值性模块,基础性模块是免费使用的,增值性模块使用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一般基础性模块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 解剖学课程功能模块设计
微讯云端展示模块“微官网”是形态学课程平台搭建的基础,微官网提供了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在微官网课程框架中可设计学习公告、微课学习、线上图谱、在线填图、随堂测试、在线考试、章节绘图,转载课程和互动论坛等教学内容。“学习公告”和“转载课程”可利用平台提供的“图文素材”模块设计学习内容的通知和其他院校的在线课程;“微课学习”通过“图文素材”和上传至腾讯网的微课视频二者结合设计系列在线微课,利用平台“微相册”模块可设计“线上解剖学图谱”供学生在线浏览学习,利用“一站到底”模块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随堂自测”教学内容;通过第三方平台问卷星和WPS秀堂H5可设计“在线填图”、“随堂自测”、“在线问卷”、“在线课件”和“在线考试”等教学内容;为了能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即时互动交流,还可利用第三方平台设计“在线章节答疑”、“留言板”和“在线论坛”等即时交流模块。根据网络教学实际需要,可灵活使用第三方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个性化教学功能区。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方平台各模块均提供了对外链接地址,教师可将各模块功能链接地址链接至微官网预先设计的各个教学功能区。同样微官网也提供了对外链接地址,我们可将该地址链接至微信公众教学平台的主菜单下,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平台下的菜单可直接访问微官网,浏览在第三方平台设计好的教学功能区。实际上教师综合利用第三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完成了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平台的搭建,在移动终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网络学习入口,通过第三方平台的介导,克服了单纯微信公众教学平台存在的不足,实现了个性化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在解剖学网络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了“基础医学论坛”(公众号:CZYXYJP)教学平台。
4、微信公众网络教学平台实践应用分析
微信公众网络教学平台是综合利用移动终端常用的微信公众平台和第三方平台而设计的。与专业性教学平台相比较,它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常见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设计基础,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操作设计便捷,具有一般网络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师均可完成平台设计,避免了对复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依赖;个性化教学功能区设计,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个性化教学模块;成本费用低,平台设计使用的第三方平台使用费用较低或者是免费的,有利于网络教学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在实际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平台,还要根据课程、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等情况而定。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下几个方面:部分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在线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平台设计的主体是教师,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专业课教师进一步讨论交流,拓展提高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水平;平台教学内容的充实需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间加强合作和交流;无线网络的覆盖,由于校园网无线免费网络覆盖不全,学生网络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等因素也是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5、结论
医学形态学课程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展网络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搭建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第三方平台搭建个性化形态学课程教学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AnneFortin,MicheleLegault.DevelopmentofGeneric Competencies:ImpactofaMixedTeachingApproachon Students'Perceptions[J].AccountingEducation,2010,19 (1-2):93-122.
[2]姜强,赵蔚,王朋.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1):37-42.
[3]王星,杨文正.网络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50-56.
[4]李娜,乜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52-55.
[5]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90-97.
[6]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7]张田,李子运,汪睛晴.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59-61.
[8]杨彦军,郭绍青.E-Learning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62-67.
[9]李艳.传统高校教师眼中的网络教育:机遇与挑战[J].远程教育杂志,2007,(2):15-19.
作者简介:
高欣,硕士,讲师,现就职于长治医学院计算机教学部,研究领域: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图像处理;
李明,硕士,副教授,现就职于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研究领域:医学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神经再生研究;
通讯作者:李建忠,硕士,副教授,现就职于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研究领域:医学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脑神经再生。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项目编号:GH-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