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在分析说理方面,我们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要学会辩证分析、透彻说理。但是如何做到辩证分析、透彻说理并非易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到辩证分析、透彻说理。
第一,有序不重复。“有序”指的是说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体现的是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严谨和逻辑清晰。
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分析说理时要求我们做到“就事论事,议不离事”,以前“理不够,例来凑”,现在不能到处举例,“字不够,理来凑”,可理无法写那么多,为了凑足800字,就只好把前面写过的理再搬到后面,给人重复说理之嫌。2016年福建省莆田市质检考生作文《“糟糕透了”更具光芒》,第二段“母亲的赞扬让马迪自豪,若父亲回来再只是赞扬而已,那巴迪也许不会有如今的成就了。”第三段“我认为父亲对那首诗的评价对巴迪更有影响力……巴迪一下午都沉浸于母亲对自己的赞扬之中,若父亲也对他表示赞扬,那巴迪就不会继续前行了。父亲的批评确实更具光芒,使巴迪不为自己第一次就写得好而骄傲。”第四段“若没有了父亲的批评,而是得到父亲的赞扬,他便会感到满足而停滞不前。所以,我认为父亲对此做出批评便更具光芒。”主体三段不多的文字里不断提及“父亲的批评更具光芒,更具鞭策作用”,给人理屈词穷之感。
做到“有序不重复”,有两点要特别注意。1.厘清概念。议论文写作首先必须厘清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辨析。2016年福建省质检Ⅱ卷作文题的核心事件是关于旧教学楼的保留与拆除,首先要厘清“旧教学楼”与“文物”的概念,其次材料中对教学楼的定义是“矮小、简陋、老旧”,这与“危楼”有本质区别,辨析时就不宜从安全隐患角度着手。2.在多层次多维度的比较中论证说理,力求做到“层次”分明,“维度”清晰,“比较”到位。2016福建省质检Ⅰ卷范文《道德文化代代传》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四段从三个层面“祖训所彰显的道德文化是一种可以流传万代的精神力量”“祖训是维系家族血脉的内在纽带”“祖训的价值为时代社会所需要”等展开论述,井然有序,逐层推进,在多维度的比较说理中阐明了祖训的价值。
第二,理性不偏激。“理性”指的是分析问题时能冷静地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一种可争议现象,不要持轻易否定或肯定态度。
对蕴含正能量的常见之事,除了鲜花与掌声,是否还有批判和质疑?对不文明不合理的言行,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黑衣男怒踢吐痰男”事件,吐痰男是有其不文明之处,但黑衣男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终究不可取。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相关的一篇学生作文《世界那么大,我还该负责》,第一段“责任,像是肩上扛着的一座山,你不能放下,只能扛着。”为了突出“责任”,一味强调“只能”,合理吗?第四段“卸下学校中为学生指导心理的责任,只为了去观光这个世界。她还未尽家中的责任,不扛起学校的责任,没撑起教师的责任,如此任性的人生态度,难道可以称为勇气吗?”“只为了去观光这个世界”一句何以见得?后面一句“她还未尽家中的责任,不扛起学校的责任,没撑起教师的责任”更是让我们看到这个学生思维的局限!
做到“理性不偏激”,关键在于阐述理由时需秉持客观冷静的立场,做到合情合理、文明开放,不能唱独角戏;在论述辨析时,注意对方的观点和思维,行文之中要有明显的读者意识和对话思维。《行事有度方有路》第四段“但从另一方面看,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率性的人生态度。的确,人生不能少了率性而为的洒脱,但我认为,率性不代表冲动,热情不等同于任性。不管不顾的洒脱更不是真正的洒脱。人生需要放松,需要勇敢,但更需要法度责任的牵引。心中若无责任,便像那断了线的风筝,再自由,又能自由多久呢?”对“率性”的阐述入情入理,肯定它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人生真正的率性需要的条件。《“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一文中在分析“黑衣男”以错治错的不对之后,将视角转向吐痰男,指出其才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接着不断追问为何可怜、值得同情:从常理缺失说起,并且指出这也是一种教育缺失,最后提出社会有责任帮助他完成心灵创伤的治愈。
第三,深刻不肤浅。“深刻”指的是透彻、深入。这体现的是议论文写作思维中的由分析现象走向探析本质,逐层深入,揭示事件背后的真谛。
《做有意义的事》一文通篇一直在说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里,在文中我们始终找不到“有意义的事”到底指的是什么,又该如何做“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论证一直在一个平面上滑行。2016福建省质检Ⅱ卷作文题选择保留旧教学楼观点的考生在阐述理由时大多止步于留住美好回忆,鲜有涉及历史见证、文化传承等层面;而持拆除一方的在阐述理由时大多停留在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鲜有提出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2015年全国高考课标卷Ⅰ作文题老陈的行为表面上只是不良的习惯而已,实际上是漠视自己的生命,轻视法律法规;小陈的行为表面上看是让亲人难堪,实际上是一种至孝与大爱。
做到“深刻不肤浅”,关键在于学会理性追问和运用因果分析。理性追问可以从概念、原因、结果等层面展开,因果分析一般从主观、客观、作用、做法等角度展开,因果分析建立在理性追问的基础上。女教师为何要将28位抄袭作业的学生的成绩直接判为零分?这一做法是否可行?校方迫令女教师屈从家长是否丧失学校的尊严?为什么?最后女教师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又是为何?这样理性的追问,加上逐层深入的分析,很容易触及问题的本质。2016福建省质检Ⅰ卷范文《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一文中第四段表述综合运用了原因分析(究其本源,是因为利益裹挟下的我们忽视了对精神大美的追求),假设分析(如果我们都能铭记祖训,那真善美又怎会迷失于心灵家园?如果大家都能牢记祖训,那假恶丑又怎会横行于社会一隅?),功能分析(做好人生加减法,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才能营造和谐氛围),措施分析(我们应该在铭记祖训、弘扬美德方面作加法,在信仰迷失、盲求利益方面作减法)等阐述了作者对“祖训与心灵”关系独特的见解,揭示了“祖训与心灵”内在的联系。
第四,回扣不脱离。“回扣”指的是在主体段落的撰写中,我们经常会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名言警句、历史人事、现实人事,多角度多侧面阐述中心论点的同时不忘回扣材料的核心事件,让延展出去的论述服务于材料的核心事件。
笔者曾在下水文《有梦何必远方》第三段这样写道:“大千世界,纷扰美丽的事物比比皆是,如若极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又怎么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大事业?但如果我们在心灵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花园,悉心栽培呵护,是否也等于远方?一如《麦田时的守望者》的作者,在其作品出世后,仍闭门著作,谢绝一切与作品无关之事;一如著名翻译家傅雷,远离喧嚣,独自漫游在语言世界中,享其文化魅力。想其成功之由,不也是在心灵的净土中建造自己的花园,那么世界便揽怀中,心怀梦想,又何必像这位老师非得离开自己的教书岗位,才能寻得一块心灵净土。”不是说现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能举例,适当的例证、引证同样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内化,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说服力。再者,恰到好处的例证也凸显了考生广博的学识,好的议论文要有书卷气,彰显文学美,注重文化味。
如何做到“回扣不脱离”,要特别注意到:典例最好是同领域或同类型的,即同质典例,可正可反,论证分析后,必须有明显回扣材料核心事件的关键语句。2016福建省质检Ⅱ卷所例举的典例最好是与“旧教学楼”同质的,如北大“燕园”,例举岳阳楼、苏州园林等文物古迹,说服力就会削弱。2016福建省质检Ⅰ卷范文《诗书继世,感诸书香》第三段列举苏轼执笔为文之乐,直指当今社会比比皆是的低头一族,不断泛起的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现象等同质典例后,又用“而小程的祖训重拾了为人们日渐遗弃的宝库,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救赎,于书籍诗歌中得到人生价值”一句回扣核心事件,适当写开来,适时收回去,给人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又不失有的放矢之感。〔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高中生作文教学本色化回归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15-42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