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

作者:李景奇 \/ LI Jing-qi
李景奇 / LI Jing-qi

摘要:中国文化的根与传承者在乡村,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大多研究乡村文化者属于文化的殉情者,并非真正的文化传承者,文化者所谓生活方式,言传身教,为人处世的规则。当下中国的城市可能是最缺少传统文化的地方,或者是最缺少文化的地方。所以我们城市人才经常要打造文化、塑造文化。乡村与乡村景观保护是中国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最后堡垒。通过乡贤计划、运行机制、经济产业、宗教计划与城乡计划五大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国乡村复兴与景观保护的可能途径与振兴计划。

关 键 词:风景园林;乡村景观;乡村保护;乡村复兴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9-0016-04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6-07-24; 修回日期:2016-08-05

  Abstract: The Chinese cultures originated from and are carried by countryside. Most researchers of rural cultures cannot get the key point of it. They need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which they are working with rather than do some simple research on it. The cities in China are the places which most probably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Therefore, townspeople always need to shape cultures and cultural values.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s the last bastion for success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 This paper includes 5 main areas: the plan of county sage, operation systems, economy industry, plans of religion and urban and rural. These areas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le way and recovery plan of Chinese countryside revival and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ural landscape; rural protection; rural revival

当下农村发展的宏观逻辑思维:从农村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在不同地域同时存在和发展,这是全世界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农村与城市人口、经济的结构调整,也是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中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时期,大量农村人口要转化成城市人口,因此大部分村庄将要消失与废弃(中国城镇化水平要达到70%~80%);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逆城市化也开始发展,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栖居地、居住地会成为发展的重点,少量村庄再生,这也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与城市人口、经济结构的再调整。

随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与高速城镇化的进行,耕地取代了部分森林,城镇取代了乡野,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湖泊、沼泽地被围垦,乡村全面迎接工业与商业发展。人类的科技发展使得乡村景观的秩序与繁荣在当下变得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可视化。这也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景观与栖息地的原因。

乡愁是什么?谁还有乡愁?留住老房子?保护旧的生态环境?保护原来生活方式?有人想回到从前?保留一个美学的表象与假象,让城市里人偶尔来看一次?乡建是要回归清朝瓜皮帽时代?

乡建是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游憩的栖息地,不是专门为了游客和城里人偶尔来放松一下建设的郊野公园。乡建不是帮助离开乡村的城市人寻找乡愁,乡建是中国农村集团的秩序重建,是农业、农村与农民的现代化建设。乡村建设不是拯救,不是恩赐,不是扶贫,不是救星而是反哺、赎罪、恕罪。乡建也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回归原生态的荒野,不是回归小桥流水,而是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现代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

城镇化的结果会使大部分的农村消亡,我们也不必惺惺相惜、扼腕叹息、痛不欲生。农村建设和发展是要与时俱进,建设新田园的,把农村建设成可产、可游、宜居、可商、可乐的都市田园新模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发展的足迹螺旋式上升,螺旋式回归,从前已经回不去了。

传统村落是中国建筑之魂,文化之根,应该打响中国传统村落的保卫战。我们已经摧枯拉朽地改造与破坏了几乎所有几千年形成的城市,资本现在正打着乡建的旗号向农村进军,农村的乡土建筑与文化景观环境可能正在遭遇全面的破坏,资本与权力的巧妙结合所向披靡。

1 中国当下乡村与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目前农村的现状:人才极度缺乏,大部分人才与精英分子已经跳出农门,接受城市价值观,不再回去;极少数农民自觉接受资本的理念,进入并利用资本,在农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普通农民继续受资本冲击,失去方向,失去经济生长点,失去价值观、自信与尊严……城乡一体化战略似乎成了伪命题,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博弈属于不对称博弈,乡村集团缺乏利益代言人。

总体来讲,乡村空巢——缺乏人才、缺乏人、缺乡贤;产业空心——缺乏农林支柱产业;农民空手——缺技术、缺话语权、缺主导权、缺主动权;精神空虚——缺信仰、缺灵魂、缺孝心、缺娱乐;经济落后——大多数传统的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低下,缺乏规模化、社会化、科技化与机械化,农业农民农村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多数拆迁农民首先是失去土地,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资料;二是失去工作与家园,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三是失去精神家园,失去社会联系与交往的亲情纽带,失去了灵魂的栖息地。

2)千百年来形成的乡村人地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特别是水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胁迫与污染,城镇的污染向乡村扩散[1]。传统村落是风水的活化石,村落从选址、奠基到立木,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节与建设仪式,是我们祖先景观评价系统的展现与生存的经验。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林木坟茔等景观元素,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

3)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灭顶之灾,民间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遭到破坏。乡土文化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文物部门保护,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诸如古树、古井、戏台、道观寺庙、宗祠家庙、古宅子、牌坊、街巷机理、古城墙、护城河,甚至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古道,一座龙王庙,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也是他们的公共空间与居住环境,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民间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4)当前新农村建筑设计与建设缺乏个性。目前乡建目标繁多,如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幸福村、旅游名村、A级农家乐建设等。政出多门,涉及农业部、住建部、国家旅游局等,投资方式、体制与机制有待优化。乡建规划布局缺乏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缺乏乡土气息。尤其是规划设计生搬硬套,缺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5)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对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不可忽视。由于城市房地产投资市场的饱和与疲软,大量的剩余资本冲进农村,加上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美术与艺术家的快速介入让农村的建设成了另一个房地产市场,从农家乐、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如火如荼,逐渐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

6)在乡建中存在着莫名其妙的浪漫主义情结。把贫穷品德化、把农村乡村化、把落后浪漫化,这是粗鄙的实用主义文化语境中滋生出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浪漫主义。很多人都被那种“乡村想象共同体”的景象所迷惑。我们大多人沉浸在歌唱中、想象中的牧歌田园,对现实的赤贫视而不见。在当下转型期,中国只有农村,没有乡村。农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乡村是审美意义上的。当下中国的农村不具备成为审美客体的基本特征。

7)当下中国内地大学还未见设置乡村规划系或者乡村规划专业。中国台湾有的大学设立了乡村规划系,因此当下中国内地的城市规划专业或者城乡环境与资源规划专业重点在培养城镇与环境资源的规划利用人才。我们新农村建设由于缺乏懂得乡村规划设计的人才,以及社会实践缺乏适当的理论、方法的指导,用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来建设新农村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完全破坏了古城镇,请不要再祸害传统村落景观。

2 新中国(1949年至今)农村发展的历程

1949年后中国农村发展至今,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9年期间的农村支援城市发展,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大量利用乡村资源、人才、工农业剪刀差、户籍二元制度来发展城市,掏空了农村的经济与资源;第二阶段是1980—2000年的土地承包,使得农民有饭吃,农村继续支援城市发展,通过高考与招工掏空农村人才,通过廉价收购土地、拆迁农村家园等措施支撑城市发展;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城市开始反哺农村,通过取消农业税、土地确权等措施发展乡村。继续通过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廉价收购农村土地、城中村改造与城乡福利巨大差异吸引农民进城,继续支持城市发展。老人村、留守村、空心村、废弃村相继出现。当下有很多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经济。

3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复兴途径

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应该是栖息地与居住地的不同,应该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而不应该成为人工制造的隔离,反映在阶层、种群、经济社会地位、文化、价值观、福利、权利等方面;我们的城乡是长久政策的产物,是制度制造的不公平产物。户籍制度是人为制造差异、制造等级、制造不公平,现在依然很难改变。户籍制度有社会的惯性,其有附加值,城镇居民有优越感。

农村是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乡村聚落。粮食安全不仅是中国的生命安全,更是国家的战略安全。

农业国家如何搞现代化?现代化的诱惑、现代化的价值观、现代化的指标、现代化的陷阱、现代化的实质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措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当下中国人认真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复兴计划:一靠人才,二靠制度与运行机制。中国农村要发展,首先应该启动中国的乡贤计划与户籍制度的实际改革(再一次解放人的生产力)。其次,中国乡村的复兴还需要研究解决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土地生产力,实行土地所有制多元化的可行性)、农村社会制度与氏族制度宗教与文化、中国农村运行机制(规模化、农庄、农场、牧场、林场、渔场)、中国农村的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等。

乡村建设的目标——重建农村的社会秩序:1)改变生产方式;2)改变生活方式;3)改变产业结构;4)改变经济状况;5)改变精神面貌;6)改变生存方式;7)改变人生命运。

乡村建设的四大体系:乡村建设现代与新型生活方式建立,寻找景观基因-遗传密码-DNA双螺旋结构[2]。1)经济物质生活:农田、人、家、村庄、生活与生产,这是田园耕织图,生生不息的生命。2)社会精神生活:家谱、祖坟、祠堂、庙宇、鬼神、宗教、儒释道。出生满月、祝福贺寿、婚丧嫁娶、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这是精神与灵魂的归宿。3)人伦秩序生活:孝道、亲情、民俗、村规民约、乡贤乡绅、伦理道德,这是物质与精神运行秩序的保障,也是乡村社会的生态秩序。4)机构组织生活:村委会、农协会、自助会、合作社、红白理事会……,这是农村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的组织保障。

3.1 人才计划(中国乡贤计划)——社会福利的差异与娱乐环境差异

中国乡贤乡绅的流失与消亡注定了农村的衰败与溃败。中国农村要发展,首先应该启动中国的乡贤计划与户籍制度的实际改革,再一次解放人的生产力。必须首先研究以下重要问题:未来农民是谁?中国农民人才培养计划(乡贤、乡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如何预测与引导?未来居住在农村的会是什么人?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在不同地区与地域建立中国农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职业农民,培养农业工人,培养农业经理人。建立农民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未来需要培养一代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的新型农民企业家。通过城镇化的有序发展,让大部分农民变成城镇居民。需要国家层面制定新的国家政策,使得农民在受教育权、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创业、资金贷款、资本营运、发展空间等方面逐渐与城市人有相同的待遇。

3.2 运行机制(土地改革与管理机制)

需要制定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机制研究,提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导向、自主发展的原则,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的自生机制研究,需要研究进行新的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土地生产力,实行部分土地私有化可行性研究,包括正在进行的土地确权措施)、农村社会制度(管理体制、社会保险、医疗保险、退休制度)和氏族制度宗教与文化、中国农村的产业运行机制(规模化、机械化、社会化、科技化及农庄、农场、牧场、林场、渔场)、中国农村的文化娱乐休闲设施规划设计研究等。建立新型的适宜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传承的社会细胞单元,以村民自治为基本模式,结合乡规民约、多种经济合作社与乡贤乡绅理事会的多元管理模式。

3.3 经济计划(产业计划)

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复合产业计划,培育高科技农业产业,提高附加值,国家层面应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生产的补偿。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社会化经营,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工人。其中包括林特产业、畜牧业、养殖业、特种蔬菜、有机茶叶、花卉产业、苗木产业以及乡村旅游和乡村养老产业。目前国家鼓励支持在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几乎所有城市周边乡村与有一定古村风貌的乡村都在搞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乡村景观的面貌,改变了产业结构,改变了农民的职业与前途。但是乡村旅游只是农村的附属产业,不可能,也不能成为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具有交叉、混合、网状、模糊、非传统、非线性、集成、复合等特点,属于非传统产业形式;它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脆弱性、非生产性、非真实性、模糊性、暂时性、非稳定性、混合性、爆发式、井喷式,存在十分突出的淡旺季[3]。旅游产业的高度集聚性会给缺乏城市基础设施与游乐基础设施的区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胁迫效应。因此,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必须进行严格的论证,必须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与建设,尤其是对于生态承载力与游人规模进行严格预测与管控。

如果决定要发展旅游的村镇区域,政府首先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否则乡村脆弱的生态系统很快会毁于一旦。乡村旅游休闲的发展应该在如下领域作为重点发展[4]:乡村观光体验项目、乡村居住体验项目、劳作体验项目、风俗民情娱乐体验项目、乡村休闲与度假项目、乡村养老产业项目等。

3.4 宗教计划(文化传承)

宗教是人类灵魂的秩序,文化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动,中国文化的根与传承者在乡村,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是中国文化保存的最后堡垒。

我们必须研究中国乡村的寺庙与多元化宗教需求、中国乡村的宗祠家庙、中国乡村的多神论、中国乡村的西洋教的盛行与普及和中国乡村的民间宗教。

近几十年的城镇化过程,极其珍贵的乡土文化遗产将面临损毁,民间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已经遭到胁迫与挤压。以乡土景观特色、民众的宗教信仰、精神需求为灵魂的乡土文化遗产。当下广大中国乡村的宗教信仰几乎被西洋教占领,至少也是与佛教平分秋色,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

3.5 城乡计划(城乡利益博弈)

培养专门的乡村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人才。尽快在大学设立乡村规划设计系或者在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设置乡村规划专业。

当前新农村建筑设计与建设缺乏规范、缺乏个性,规划布局缺乏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语言缺乏乡土气息。尤其是规划设计生搬硬套,缺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在唯GDP发展战略的压力下,乡村的保护举步维艰。经济决定论占了上风,保护成了弱者的声音。

乡村规划设计建设应该研究的重大项目:乡村在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乡村运行机制、乡村生活方式、乡村产业结构、乡村建筑风貌、乡村总体布局、乡村的风俗民情与乡规民约、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乡村人口规模预测与需求、乡村环境承载力等。

乡村的发展战略思路[5]:发展农村中的中间组织,建立农协会,发展经济共同体,承担市场风险,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帮助农民进入资本,帮助资本找到农民。让城市认识农村,建立新型的城乡二元体系。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瑞典和丹麦的做法,建立农业合作社。学习以色列基布兹,建立集体农庄。采取可行的公司+农户,商贩+农户,私营经济“能人”等多种方式。

4 当前乡村景观构成、重构与保护途径

1)景观大致分为乡土景观、政治景观与新乡土景观[6]。

传统乡土景观:寻常、普通、自由、灵活,正在消失,化作历史。乡土村落、民居、农田、菜园、风水林、道路、桥梁、庙宇、墓地。属于普通人的景观,草根景观,农业文明的艺术结晶。

政治景观:宏大、规制、正式、豪华、仪式,正在复制,体现了经济的繁荣与执政者的治国理念和建设的魄力。高铁网路、地铁网路、高速公路网络、大型水坝水电网络、高压输电网络、南水北调工程、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茶马古道驿站、古代都城、帝王陵园、儒家文庙、景观大道、城市广场、城市文化中心、大学城等,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传承不辍。

新乡土景观:自组织、适应性、暂时性,在行政与政治的“整治”下艰难地、畸形地生长与存在着。如社区公园、舞动广场、街头小吃摊、城中村繁华的街道、杂乱的农贸市场、都市菜园等社会景观。社会转型时期的乡土景观,它具有机动性、适应性、对暂时性的偏好。

2)乡村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景观的构成与景观分类;乡村景观与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与街道、街巷、建筑;乡村景观与建筑符号;乡村景观与生产、生活、文化(风俗民情、乡规民约);乡村景观与遗产保护的理论途径;乡村景观与自然山水、农田、农业;乡村景观与农民需求,游客需求;乡村景观与农林产业、旅游业;乡村景观与动植物、乡村景观与宗教等。

3 )乡村景观的重构:自然环境与风水格局,自然生态环境依托与再认识。生产景观——春种秋实、一日农夫、瓜田李下、硕果累累……;村落景观——住宅、村落布局机理、戏楼戏台、宗祠家庙、古树、古井、学堂夜校、科普学堂、文化室、歌舞厅、图书室、娱乐室……;风俗民情景观——春节省亲、端午祭屈原、宗教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婚丧嫁娶、庙会赶集……

4)通过生态控制线、绿线、生态红线规划与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以及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网络体系,包括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及乡村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生态廊道体系,以及中国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

5)通过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建立乡土遗产景观保护网络,保护中华民族民间信仰基础。乡土景观遗产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它们应该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形成连续、完整的景观网络。保护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以家族继承的方式传承手工业的民族技艺。

6)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培育乡土植物,增加本土植物的种植比例,保护与保持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增强植物景观的稳定性与地域特色。通过建立乡村文化与乡村景观保护法规来确保规划设计建设的管理单位、管理经费的落地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莹,王旭东,等.关于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0):297300.

[2] 申秀英,刘沛林,等.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143-148.

[3] 李景奇.新时期中国生态旅游的价值取向[J].澳门月刊·旅游视野,2013(6):74-79.

[4] 农业部关于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2015.

[5]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

[6] (美)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发现乡土景观[M].俞孔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李景奇/1964年生/男/陕西扶风人/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区规划,旅游规划,生态规划/本刊编委(武汉 430074)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四宜”策略研究

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

从乡居到乡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土景观的认知概述

城市现代化情形下环境异质与景观趋同的分析

基于“分期”及“接口”概念的城市更新活化策略研究

中国文化线路的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