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偏离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规划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策略依据,分析了“四宜”规划建设的内涵,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确定“四宜”策略评价模型与方法,得出了“四宜”策略的各个指标权重,依托“四宜”评价的指标权重,结合乡村景观特色,提出“四宜”建设内容与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美丽乡村建设;“四宜”策略;人居环境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9-0020-04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6-29;修回日期:2016-07-24
Abstract: The "four desirable" (desirable for living, production, tourism, and cultur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value deviation problems during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local flavor of rural landscape, the connotation of "four desirable"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AHP and mathematical model, the "four desirable" strategy evaluation model and method is built, and the index weights of "four desirable" strategy are determined. Relying on the "four desirable" evaluation index weights, and combining rustic landscape features,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strategy of "four desirable" is proposed.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our desirable" strategy; living environment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其深层内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中国新农村不断深入建设的集中体现。浙江省自从2010年提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以来,努力实现了乡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的目标[1]。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体现为:农居建筑从单纯地追求功能逐步转变为注重美感艺术内涵;乡村特色产业逐渐兴起;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等。
但是,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价值取向上的偏离:诸如直接运用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来解决乡村建设问题,而忽视了乡村中存在的独有要素;“特色危机”蔓延,在居住方式、建设风格等方面盲目模仿城市,抑或是模仿某一固定模式如“安吉模式”,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2];不合理的管理与建设导致了乡村的生态平衡失调、精神家园消失;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欠缺专门的规划设计理论及系统性的建设策略,缺乏科学的指导,建设者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就容易发生偏离。
1 “四宜”策略的提出
现阶段,乡村居民对环境优美、经济富美、景色秀美、民风醇美的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也恰恰是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四方面需求,即“四宜”。
1.1 “四宜”概念及含义
宜居,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整合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完善村域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具有乡土特色的生态景观,营造洁净、优美的村容村貌环境。
宜业,即集中发展主导产业,确立产业优势,并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格局,将特色产业与特色旅游进行有机结合,为当地居民的创业就业拓展渠道,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
宜游,即挖掘乡村地域景观资源,营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景观,提升“美丽乡村”的知名度和美感度,带动乡村旅游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游憩空间质量的提高。
宜文,即注重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美丽乡村”纯朴的民风、悠久的民俗文化得以展现,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素质不断提升[3]。
1.2 “四宜”建设策略意义与目标
“宜居”策略主要解决乡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欠佳的问题,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宜业”策略旨在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在传统农业资源基础上注入科学技术动力,促进农业资源由单一生产型向多种经济形式的转变,形成“一产带动三产”的产业新格局;“宜游”策略着眼于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营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景观空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事业;“宜文”策略意为保护非物质形态传统风俗技艺和物质形态历史文化实体,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
因此“四宜”建设总体目标是“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具体为:从合理规划布局出发,切实解决乡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使居住的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更加科学合理;以创业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切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区域乡村特色的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经济;充分发挥乡村在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使村容风貌自成一派、山水田园秀美动人、民俗风情独有千古,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传统技艺得以继承、历史古迹得以保护、优秀文化得以发扬,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1.3 “四宜”策略的基本依据
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构成“四宜”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乡土特色可以理解为当地的人为了生存和生活,在逐渐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土地的开发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是人的生活方式在土地上的投影,具有地带性和规律性。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导致乡村景观的许多元素(如农作物、民居形式、建筑材料等)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乡土特色的基本要求就是“可识别性”,可识别性就是在一定区域内,能被使用者记住和认同的特性。可识别的景观形象具有环境场所的社会意义,能够营造归属感与认同感,让使用者有美好的情感体验,而特色鲜明的空间场地是可识别性形成的基础。特色只须传承,无须创造。因此,“四宜”策略须从“宜居、宜业、宜游、宜文”4个方面去挖掘和发扬乡土特色,离开了乡土特色,“四宜”策略也就失去乡村本源的支撑。
2 “四宜”策略评价模型2.1 模型建立意义
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四宜”策略建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更好地分析各个建设因素或景观因子的重要程度,也能更好地分析乡土特色资源,从而得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侧重点,为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建设奠定基础。
2.2 评价模型建立
从“四宜”各个组成要素出发,本文参考了多位学者在乡村景观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4-6],同时结合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四宜”策略进行评价,具体见表1。
由公式计算得出权重W 1 = 0.4991,W2=0.280 8,W3=0.140 4,W4=0.079 8,即评价项目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权重值分别为0.499 1,0.280 8,0.140 4,0.079 8。
一致性检验: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出的权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判断思维的逻辑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通过计算,“四宜”矩阵的最大特征值max为4.000 0,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90,CI=(max-n)/(n-1)=0,则CR=0<0.10,说明上述设定的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7]。
同理可得因素层、指标层的权重值,具体见表2。
2.3 评价结果说明
表2中,“宜居”排在第一位,宜居性反映了乡村居民生存与生活的基础,不同地带性的自然条件会演化出乡村居民在生活层面上的差异,诸如村容村貌、村落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形成地域性乡村居住景观。其次是“宜业”,宜业性强调的是乡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林经济发展,它也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准的基础。“宜游”是依托宜居、宜业基础上穿点成线,应以地域景观资源为载体,展现乡村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等。宜文性的权重指标较低,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3 “四宜”实施策略3.1 宜居策略
3.1.1 居住环境景观
乡村建筑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地理、气候、宗教礼法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如江南的老街古巷、沿海的岛屿石屋,抑或是内蒙古的帐篷房,无不反映着当地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背景,是最乡土的设计作品。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针对各类乡村建筑状况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表3),打造符合美丽乡村发展要求的建筑景观。乡村庭院景观在传承传统地域庭院特色的基础上,按照当代生活需求以及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为主导进行设计(表4)。3.1.2 公共空间景观
乡村公共空间具有人群聚集性和活动滞留性,是人们最易识别和记忆的部分,也是乡土特色的魅力所在(表5)。3.1.3 水系景观
水系是乡村重要的生态要素,具有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和景观游憩等功能,水塘、溪流和沟渠是乡村水系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乡村水系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表6)。3.1.4 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系统构成了乡村的基本骨架,承载着乡村物质、信息、文化的流动,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景观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乡村道路景观构成主要包括道路本体(路面、道牙等)、道路绿化(行道树、灌木等)、道路附属物(道路标志、防护栏等)以及道路占用物(电线杆、公共汽车站等)。其中,路面材料和道路绿化以及道路附属物是道路景观的主体部分[10]表7)。
3.2 “宜业”建设策略
乡村生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人在适应自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当地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如浙江杭嘉湖地区的桑蚕产业、舟山地区的捕鱼业。“宜业”的内涵要求乡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并按照市场需求发展主导产业。“宜业”景观作为生产性景观,其结构集生产、生活、自然环境为一体[11],在生产性景观建设方面须围绕农田、林果园、养殖业等方面展开,进一步表现乡村生产景观之韵(表8)。
3.3 “宜游”建设策略3.3.1 打造“精品线路”
为加强美丽乡村的可游性,在宜居、宜业的基础上,在公共空间、乡村果园、特色乡土民居等“点”的基础上,通过乡村道路将不同主题的景观进行连接,构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具体连接模式见表9。3.3.2 旅游服务设施配设
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标识。公共服务设施要根据乡村的原有居民数量、外来游客量,按照合适的服务半径来科学设置。旅游标识系统设计要从旅游村落的地方文化中汲取精华,体现地方特色,从而使标识系统的某些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
3.4 “宜文”建设策略
乡村文化景观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历史,表达了特定乡村区域的独特精神。其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和物质形态景观实体,与其所依存的景观环境、人类感知、景观意向,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互相区别的乡村文化景观体系[15]。在“宜文”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待传统文化要秉持“扬弃”的态度,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濒临消失的乡村文化要进行整理记录、及时抢救(表10)。
4 结语
“四宜”策略以乡村景观为出发点,从“宜居、宜业、宜游、宜文”4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了这4个方面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指标和乡土特色的景观特征,根据“四宜”的建设内涵和评价因子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策略,为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及途径,从而避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价值偏离问题,旨在提高乡村居住环境水准,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加强乡村的文化景观建设,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制约乡村建设的无序化发展,推进美丽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的耦合发展,有机地引导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应建敏,汪琦.上海新农村的嬗变升华:从村镇改造到美丽乡村建设[J].中国园林,2010(12):14-17.
[2] 李露,张玉钧.村镇景观建设途径研究:以湖南长沙乔口镇为例[J].中国园林,2010(12):18-21.
[3] 徐文辉.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 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5):77-80.
[5] 肖禾.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6] 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3):38-40.
[7] 彭明宇.基于APH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研究:以双流高尔夫练习场为例[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8]Masao T.Principal and approach on rural planning,rural land us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R]. Tokyo: APO, 1992: 118-124.
[9] 马天乐.溪流在园林中的景观应用[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2012.
[10] (日)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 Toogood A. Plant Propagation [M]. New York: DK Publishing, 1999.
[12] 陈冬晶,张建华.农田肌理在农业休闲景观中的营造[J].上海商业,2010(9):57-59.
[13] 杨帆,黄金玲,孙志立.景观序列的组织[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0(4):39-44.
[14] Liangshan YANG,Hailing HE.Study on Connota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reative Agriculture[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 2013(4): 31-35; 40.
[15]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16] Forman R T. Some general principals of landscape ecology[J]. Landscape Ecology, 1996, 10(3): 33-142.
(编辑/李旻)
作者简介:
徐文辉/1968年生/男/浙江义乌人/硕士/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城乡园林规划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临安 311300)
唐立舟/1991年生/男/浙江兰溪人/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临安 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