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生,伦理学专业硕士,现为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主持人,中国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理事,创办有专门培养世家子弟和快乐女性的荷塘书院(南昌),出版《生活家胡剑云》一书。新浪微博“嗨胡剑云”。
曹女士:
先把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奉上,作为第一建议: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提醒自己想想办法(比如深呼吸),让情绪化的反应先过去,找到平静,保持良好状态。“除非火烧眉毛,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重大决定。”同时,也不要陷入争执或责怪。毕竟,情绪化本身不能换来奇迹,找准问题、协调资源、稳健执行、适时调整才是智者之道。
我在你的陈述中,梳理出几个问题:1.婆婆情况稳定,但绝对需要细致看护;2.公公在旁,但作用显然有限,自身也需要照顾;3.保姆难找,且作用显然有限,还得供着;4.这种状况短期内显然不会结束;5.你先生和你谁更适合去照顾公婆似乎有待考虑;6.女儿住校上高二,需要一定的照顾;7.公婆目前坚决不肯来深圳;8.你们夫妻俩的事业不错,如果中断,有相当的风险。
差不多就这些,我们来进一步筛选:1-4条,我设置了一些肯定的词语如“绝对”“显然”,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5-8条,我设置了描述模糊的词语“似乎”“一定的”“目前”“相当的”,既然第一眼看上去是合理的,那么这种模糊是存在的,在问题群中列为可商榷的部分。
让我们聚集到这四个方面:第5条,旨在说明你先生和你都应列入征用人选;第6条,你的来信中没有更多信息,但对你们的力量肯定有牵制——这两条备注在这里,重点是最后两条,由于决定了照顾地点和照顾方式,显然是最大的矛盾点。
第7条,公公婆婆何时表达的不想来深圳的坚决?目前的坚决是否等于不可更改的坚决?第8条,你先生照顾父母的时间会有多长?
让我们来分析推导一下,公公婆婆坚决不来深圳的原因,你已经罗列得很清楚,但我还是机智地注意到这里面的一些问题:
1.越往后越不便远途行走,必须早做决定。2.如果没有合适的照顾机构,由子女就近照顾应列为首选项。3.老人家为何不那么想念你们,尤其是孙女?依我所知,老父母们每天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孙辈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除非你们太忙,忙到像一阵抓不住搂不暖的风。这是中国式教育和职业模式的悲伤。4.当老人因病卧床,以上列举的温馨场面是否会消失?按你信中描述,应该是无奈的现实。
这样的话,我觉得第7条中公婆的目前的坚决应该不再会那么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老人们应当会尊重现实(在某种情境中,那位其实也算正常的保姆,应该会让他们想象深圳,“如果在深圳有更好的看护环境的话……”)。
这时我们开始推导第8条——如果把事业的风险提交给老人们考虑,他们会如何决策?假如你先生在老家照顾老人的时间是十年以上,他的事业和人生肯定是另一番风景了。两位老人肯定会注意这个事实,所以他们应当会不断要你先生离开,而你先生又如何做得到?
于是我们想象,你们与老人家们谈谈在深圳的可能(协调资源环节),在家,或在邻近租房,或进入较好的看护机构。你们全家人可以多点时间陪他们,可以演示如何利用一个APP订购丰盛的物品,也可以演示如何通过IPAD与家乡的老友们聊天说笑——现在还有一种利用WIFI远程监控的摄像头,可以随时看见指定空间内老人的情况,并直接与他们交谈,在深圳很容易买到并安装。
也就是说,老人需要的,在神奇的深圳,基本上可以通过新手段来满足。剩下的,就是稳健执行、适时调整了。反过来,我找不到更多理由,来安慰一个扔下事业,独自在乡镇照顾老人的中年人,以及他远在都市的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