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岭南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特征及规划对策

作者:陈定石 江海燕 伍雯晶

陈定石 / CHEN Ding-shi

江海燕 / JIANG Hai-yan

伍雯晶 / WU Wen-jing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岭南水乡游憩空间作为村民休闲、集会、健身最重要的空间载体,能够最紧密满足居民日常的游憩需求;因此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以东莞万江26个水乡社区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问卷、记录及访谈等方法对其特征、使用和建设进行分析,针对规划缺失、景观同质化严重、环境治理和质量管理不足等问题,从增强游憩空间的复合功能、中心性、系统性、辨识性、环境品质等方面提出规划和营造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岭南水乡;社区;游憩空间;规划策略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3-0052-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7-16;

修回日期:2015-1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城乡边缘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编号51478124)和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以公共开放空间引领的新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编号15ZS0069)共同资助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new urbanization, Lingnan waterside community recreation spa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for villagers' leisure, meeting and fitness, and also most closely meets the daily recreational needs of residents. Concerning about public space construction of Lingnan waterside communit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ase study of Wanjiang in Dongguan, the methods of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s, recording and interviews have been used to research the recreation space's features. The use and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for lack of planning, landscape homogenization, serious neglect of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end, those planning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including enhancing recreation space's complex functions, centralization, systematism, iden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ngnan waterside village; rural community;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strategy

游憩空间泛指人们消遣、游玩、社交的场所[1],城乡发展与游憩空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人们的闲暇时间及游憩活动需求层次随城乡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增加。针对游憩空间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城市规划、地理、旅游等学科,特别是在游憩空间类型与结构[2]、规划设计与管理[3]、行为活动与评价等方面[4]。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城市公园、广场等系统规划建设的都市型游憩空间,以自发性建设为主的乡村游憩空间的研究相对匮乏。其中,水乡游憩空间以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为代表,2类游憩空间都以河网水系为中心进行建造和布置设计[5]。目前针对水乡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旅游影响等方面。如阮仪三、段进总结江南古镇的不同空间形态与组织结构[6-7],叶先知比较了江南水乡与岭南水乡的空间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5];季松、武阳阳提出江南古镇空间构成要素及模式[8-9],朱光文从整体布局及河涌景观构成描述岭南水乡的景观特色[10];林暾研究了旅游业引起的水乡公共空间变化[11],刘垚等提出通过保护与重塑桑基鱼塘、桥头、祠堂、水埠码头、祠堂等乡村公共空间要素,构建水乡特色[12]。以上研究重在总结水乡聚落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总体特点,缺少在历经30多年城乡快速发展后的当前时间断面的变化特征及需求趋势研究。

东莞位于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经过漫长的农业社会沉淀,形成了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水乡聚落[13-14]。改革开放使东莞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莞提出建设休闲城乡的转型目标,而游憩空间的建设直接影响城乡休闲品质与特色塑造。论文以具有较好自然本底特色的东莞万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针对其高密度建设以及工业和居住高度混杂新背景,总结水乡游憩空间现状特征及变化;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满足社区和人口更集聚、需求更多样的水乡游憩空间营建和优化策略。研究范围包括万江区26个社区,共发放问卷540份,有效回收480份。

1 东莞万江区及26个社区基本概况

万江区位于东莞市西北部,下辖2 8个社区居委会1 3 3个居民小组,经济属东莞市中下游水平。全区村庄建设用地面积约8.07km2,占总体建设用地的23.22%。万江处于东莞中心城区和水乡经济开发区的交汇地带,自下而上的社区工业发展模式导致万江社区形成了典型的珠三角工业城镇风貌、工业区与居住区高度混杂的拼贴型城乡空间结构(图1),同时其水网密度、水乡结构、聚落肌理和人文风俗等方面都具有岭南水乡的代表性特征。

1.1 傍水而生的水乡型社区

万江区河网密布且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包括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汾溪河、厚街水道等干流及数十条内河涌汇聚构成水系网络;其河网总密度约1.90km/km2,是珠三角河网核心区的组成部分。传统聚落和民居在平坦的水乡地区,傍水而生、依水而建。尽管万江区村庄空间尺度、环境景观在工业化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依然保留了大量传统依水而筑的村庄,其核心聚落肌理与传统人文风俗还散发着浓厚的水乡风韵。

1.2 两种聚落结构,多种水乡风情

万江的社区聚落发展呈现2种空间形态,分别是集中式与组团式(图2)。集中式聚落呈圈层式随着乡村发展不断向外扩张,如小享、拔蛟窝、大汾、流尾涌等社区,公共设施与游憩场所集中建设,形成社区中心。组团式社区由多个分散的村小组形成,它们之间被城市快速路或河道分隔,组团之间多混杂工业区,如石美、严屋、蚬涌、共联、坝头等。其核心公共设施集中建设在村委会所在的自然村,形成组团中心。

社区都以旧村为核心向外扩展,尽管较多河涌、水塘等水系随着住区及工业的建设而消失,但保留下来的内河涌、风水塘等依然是构建社区游憩空间的核心。比如下坝村前后的几个鱼塘是该创意社区的重要水景,牌楼基村沿内河涌竖起的多个吊脚龙船屋也别有风味,小享村的网络状生态水塘与河涌是现代生态水乡的典范,大汾村、新村沿汾溪河道上依然有着渔舟唱晚的景象。

2 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的基本特征

2.1 共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尺度宜人的河涌是水乡社区最重要的生活载体,河涌与传统建筑、街道、民宅、乡土植物等共同构成了岭南水乡社区主要开敞空间,并与民间习俗、文化活动长期共生并存,形成了岭南水乡的特色空间。水乡村落以大河、小涌为主脉,串联起广场、公园、街道、运动场等公共空间,构成居民重要交往场所。小享村水系多呈枝状,具有河、涌、湖、鱼塘等多种景观形态;社区主要的公共空间沿着水系自然生长,尺度变化多样,创造了丰富的滨水空间。多个社区结合当地湿热的岭南气候,广泛地沿河涌建设大小不一的水榭榕亭供居民休息,成为日常重要聚集点(图3)。这些构筑物也打破了单调的线性空间,形成受欢迎的活动节点。大汾村、新村落民居靠水而建,五米一台阶、十米一埠头,方便居民停靠小船、清洗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亲水设施。小享、流涌尾、大汾等社区过去依水而居,泛舟农耕,是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长久岁月积累留下展示历史脚印的文化,也形成了与民俗文化的空间载体。品粤剧、赛龙舟、舞龙狮等具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将水乡人们聚集到公共开放空间里。过去清澈的大江小河是大人小孩的游泳天堂,造就了叱咤一时的中国 “游泳之乡”。但随着水质被污染,现在居民平常主要在滨水区散步、乘凉或垂钓,端午节时仍有龙舟盛景。

2.2 多样的空间尺度

滨水空间是生态与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东莞水乡地区从宽达百米的大尺度河流到窄至10m的宜人河涌、水塘等都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表1)。不同尺度的大河小涌附着不同宽度、不同形态的滨江绿地(从原生态的农田到延绵绿带)。根据不同水位的河流建设不同形态的堤岸,可亲水、可高埠、可临水栈道,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场地。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及水质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影响滨水空间的使用。

2.3 形态丰富的交往场所

水乡社区从过去的鱼米之乡到现代的工业居住混杂地区,周边农田面积日渐变少,聚落里的住宅越来越密集,开敞空间在仅有的缝隙中保存下来。尤其是近年来棚屋区及破败工业建筑的清退腾挪出不少用地作为社区公共空间建设,见缝插针地建设运动场、文化广场与公园,成为社区最集聚人气、使用率最高的场所。拔蛟窝与小享社区随着示范名村的环境整治,建有多个标准篮球场、大小不一的社区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它们形态各异,或环绕水体,或自成一格,拥有相对集中的空间,可满足居民日常活动与节庆聚会,也是居民的重要精神场所及认知感情载体。

3 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的使用与评价

3.1 使用特征

东莞篮球运动的城市推广,也普及水乡的每个社区,基本完成了一村一球场的目标。篮球场不仅是日常居民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社区节庆活动、村民婚庆喜宴的重要会场。另外随着珠三角绿道建设,社区型绿道网状铺开,临近水乡的绿道成为居民喜欢的游步道。社区基本以村小组为配建单元,主要的活动场地如篮球场、广场离村居近,使用方便;同时,因为邻里关系较好,公共空间有一定的监督功能,所以安全性强。但是,社区普遍缺乏老人、儿童游乐场地,老人多以宗祠为活动场所,但其设施陈旧落后,影响服务质量(表2)。

3.2 建设评价

针对社区游憩场地建设,居民除了对可达性较为满意之外,在环境舒适度、安全性和配套设施方面普遍评价较低。71%的居民认为设施陈旧、数量少、类型单一、缺乏更新,直接影响居民使用需求。近一半受访者(43%)认为环境舒适度较差,表现在场地脏乱差严重、绿化品质差以及水质恶臭等。同时,有38%的受访者对安全性不满意,特别是儿童活动场地普遍缺乏安全设施,容易发生事故(图4)。

4 影响水乡社区游憩空间质量的因素

4.1 规划缺失与投入不足

基于东莞“以地生财、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水乡地区由于长期缺乏统筹规划引导,自然景观遭受破坏,原来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传统生活特征及人居环境也逐渐湮灭。随着河流尤其是内河涌水质的恶化,人们逐渐背水生活,滨水空间吸引力下降与绿化建设不足、公共性、景观性、亲水性缺失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与城镇级公园或现代居住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模式不同,乡村社区的游憩空间建设完全由村集体财政主导。每个村集体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质量也参差不齐。工业较发达的社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好,投入公共建设的财政较多,其社区公共空间数量与品质也较好,如拔蛟窝村通过美丽乡村计划,整治内河涌,增建公园及体育设施,社区居住环境有质的改变。相对于东莞其他地区,多数水乡社区的经济比较差,甚至出现空心村现象,公共环境衰败,如滘联老村只有破败的老房子及老人居住,社区环境及设施陈旧落后,篮球架已经破败不堪;蚬涌的健身设施及场地也是破旧到无法使用。

4.2 游憩场地同质化严重

由于水乡社区过度自发性发展,工业建筑不断侵占农地,民宅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导致可用于公园或广场的用地越来越少,开敞空间的规划建设远远滞后于社区经济发展。狭窄、平直的岸线导致单调的景观,枯燥的滨水人行道与驳岸形式,节点式小广场缺乏,客观上造成单一的游憩活动。近年随着东莞社区公园与运动场地建设,基本形成“一村一公园,一村一健身场地”的配置。这些主要公共中心多数以一个标准篮球场为主,结合周边缓存带、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成为居民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但运动场地功能过于雷同,未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些重要的开敞空间由于千篇一律的批量化建设,在场地功能、形态、植物种植、构筑物上雷同,缺乏结合社区特色的景观营造。最严重的情况是常出现将河涌、水塘等重要水系填埋换得更多开敞土地,一步步将水乡的重要地理特征消磨的现象。从河涌沿线到建筑群里仅存的古树,大小不一的绿地、广场,由于规模小、功能单一、彼此缺乏整合与联系,难以串联成系列游憩空间,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游憩功能。总的来说,虽然社区游憩场地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各场地的功能比较单一、使用率不高,并未很好地兼顾不同年龄层的活动需求(图5)。

4.3 疏于环境治理和空间管理

作为社区滨水区游憩活动的主要承载体,水体水质的好坏客观上决定了滨水地游憩建设的成败。但水乡社区多数河涌水质已达到V类、劣V类,尤其石美村、流涌尾等部分内河涌恶臭的气味,令居民不愿意靠近河涌散步、放松,漂浮的垃圾与暗黑的河水降低了滨水区的景观品质。社区缺乏管理,脏乱差普遍,容易形成卫生死角,恶性循环下居民更不愿意在此活动。同时,疏于环境治理也导致游憩空间被商业活动侵占,如曲海村、新村的社区活动场地经常被无牌流动商贩或机动车占用。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水乡游憩空间营造策略

5.1 土地复合功能化,提升滨水区活力

存量土地规划背景下,社区更新是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水乡适宜建设的土地有限,应该在旧村更新的过程中增加公共空间比重,以满足居民需要。水乡滨水区主要是社区道路、居住用地或工业用地,原来的道路结构和用地性质阻碍了滨水区游憩功能。应调整滨水区社区道路的规划,尽量将社区主要的交通量引向外围,保证居民能够安全顺畅地到达滨水区。同时通过提供足够规模的公共用地如文化娱乐类用地,建设更丰富的滨水游憩空间,赋予滨水区更高的公共性(图6)。

5.2 以服务半径为导向,培育公共中心和游憩系统

新型城镇化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其中文体游憩设施是社区生活悠闲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社区的游憩空间布局尤其要考虑居民使用的便捷性,应以居住街坊为单元,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公共绿地形成社区中心,实现聚落化分布。从水乡社区居民活动习惯来看,一般比较喜欢在球场、滨水区、公园、祠堂(老人活动中心)、商业区等地方活动,因此需要通过改造社区闲置地、边角地,通过绿色巷道串联这些开敞空间,形成社区 “翡翠项链”和系列公共空间,达到一定的集聚效应。利用不同形态与规模游憩空间的彼此耦合作用,积聚人气,形成有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居民不仅可以“300m见绿,500m见园”,而且可以便捷地进入这些游憩空间活动(图7)。

5.3 依托公共交通廊道和站点,建设游憩场所

社区宜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布局,沿着公交廊道线和公交站点增加开敞空间。如公交站周边百米内多设置共享空间,增加游憩场所的可达性和使用率,提高街道安全性(图8)。

5.4 紧扣水乡生产生活特质,强化水乡辨识性

东莞水乡社区应该结合水乡文化的优势,通过增加游憩空间里的文化元素,强化水乡认同感和辨识性。以河涌为主脉,保护水乡村庄的空间格局与传统形态,利用传统建筑群落及榕树、凉棚、码头等典型水乡要素,适当引进文化创意与发展乡土特色的旅游产业,以水为主要空间载体组织水乡公共活动,营造 “亲水、近水、乐水”的氛围。与此同时,保护原住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场所,延续社会结构,保持水乡生活生产的原真性。

5.5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游憩空间品质

水质是滨水空间最重要的决定元素,干净的河涌是社区的新鲜血液。首先,完善社区的市政设施,做好治污基础工作;其次,可通过在河涌、水塘里种植水生植物缓解水质污染,同时丰富河涌景观层次感;再者,可以结合社区公园、广场或祠堂建筑前广场用地,分散性地建设小型雨水花园、雨水收集设施等绿色基础设施。

6 结语

水乡村庄的游憩空间规划建设,应在建设宜居环境、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引导本土化、差异化与风格化,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为城乡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社区游憩空间是居民最重要的交往场所,而普通村庄聚落的游憩场所在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上都不及都市区与现代居住小区。同时,相对其他农村有较多腹地与自然生态环境,东莞水乡地区的村庄聚落因村镇高强度的工业化发展,形成自然本底为辅、工业居住为主的混杂景观,建设用地指标极其紧张,已经开始通过存量用地及清退旧建筑、旧厂房等方式腾挪建设用地。因此,针对这种高强度建设型村庄,必须抓住其已有的较好开放空间本底,包括自然丰富的水系、长期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公共空间、多样的空间尺度和形态丰富的交往场所,结合城镇化、特色乡村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中心可达、游憩场地公交导向、水乡特色可辨识、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等手段,以“水”为核心,融合岭南水乡元素,营造交往场所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可达的优质的开放空间。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

[1] 吴承照.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5(4):22-27.

[2]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3] 谷康,曹静怡.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绿地布局:以扬州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2(3):112-115.

[4] 林云华.基于行为需求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04,24(4):18.

[5] 叶先知.岭南水乡与江南水乡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比较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6] 阮仪三.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7] 段进.城镇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季松.江南古镇的滨河空间结构解析[J].新建筑,2008(1):102-106.

[9] 武阳阳.江南水乡传统聚落核心空间景观特征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10] 朱光文.榕树·河涌·镬耳墙:略谈岭南水乡的景观特色[J].岭南文史,2003(4):41-46.

[11] 林暾.江南水乡古镇公共空间研究[J].福建建筑,2008(3):5-7.

[12] 刘垚,田银生.转型背景下岭南水乡特色的回归与重塑: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13(12):90-95.

[13] 陆琦,潘莹.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形态[J].南方建筑,2009(6):63-69.

[14] 潘建非,邱丽.岭南水乡景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营造[J].中国园林,2011(5):55-59.

作者简介:

陈定石/1985年生/男/广东阳江人/硕士/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东莞 523600)

江海燕/1973年生/女/湖北京山人/博士/广东工业大学低碳生态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开敞空间规划与设计、生态城市(广州 510090)

伍雯晶/1990年生/女/湖南衡阳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广州 510090)


图1 万江社区聚落与工业分布图


图2 万江社区的2种主要模式


图3 河涌水榭是居民的重要活动聚点


图4 社区游憩环境的使用评价


图5 缺乏趣味性的活动场地



图6 通过改变滨水区周边土地性质及道路级别,使滨水区功能复合化


图7 结合河涌发展和培育游憩系统


图8 游憩空间结合公交站点规划示意图

(编辑/李旻)

 

基于网络评论的女性游园者历史景观感知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历史公园为例

坚持历史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恢复瞻园历史风貌扩建工程为例

城市交通对北京大型城市公园假日游憩出行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

中国花卉旅游发展轨迹研究

中国园林三十年之问

英国巴洛克园林的本土造园特征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