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澄 / ZHOU Zhi-cheng
周武忠 / ZHOU Wu-zhong
摘要:中国繁荣灿烂的花卉文化顺应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如今,丰富的花卉自然文化资源与巨大的旅游市场机遇相结合,促成中国花卉旅游产业的复兴,其呈现点状发展态势,且在地域扩展和产业链延伸方面潜力巨大,如广西横县的茉莉花节、安徽宏村的油菜花田、云南昆明的斗南鲜花市场等均引发旅游热潮,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效益。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中国花卉旅游的4个历史发展阶段;从需求拉动、文化推动、竞争压力和产业融合视角剖析花卉旅游发展的内部动因,并呈现当代中国花卉旅游发展的地理分布现状。
关键词:园林植物;花卉旅游;发展轨迹;中国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3-0043-04
中图分类号:S 688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12-03;
修回日期:2015-12-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景观遗产的文化‘DNA’提取及其景观艺术表达方法研究”(编号15BG083)资助
Abstract: The Chinese flower civilization keeps developing splendidly along the time. Nowadays, as with a great abundance in flower resources and massive potential in tourism industry, China has seen the rise of the flower tourism market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dispersed dots geographically. And it has great potential in regional expans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extension. For instance,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Jasmine Cultural Festival in Heng County of Guangxi Province, the rape flower fields in Hong Village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ounan Flower Market in Kunming of Yunnan Province all achieve great success in attracting thousands of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of the local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firstly presents four developing stages of China's flower tourism in its history with the clue of time. After that, it analyses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 flower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mand, culture, pressure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Finally,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of the flower tourism activities in China are lis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types.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ts; flower tourism; development track; China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充分具备孕育丰富花卉资源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多地均可以看见原产于中国的花卉品类。同时,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养花、用花、赏花、食花的习惯,历经千年形成独特的花卉情结,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周武忠将其定义为中国花文化(Chinese Flower Civilization),是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想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可分为物质和精神2种文化形态,其深层实质是以人为中心,具有闲情文化、多功能性、泛人文观3个基本特点[1]。现如今,国人依旧喜爱莳花弄草,但对本地花卉的养护和观赏已无法充分满足人们亲近繁花、享受自然的需求,而拥有特色花卉资源的地区迅速响应市场,将旅游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打造和提供相应的花卉旅游产品;因此,兼具观赏、休闲、游憩的花卉旅游目的地成为自然爱好者假期出游的绝佳选择,从而促成花卉旅游热潮在当今时代的复兴。
1 中国花卉旅游发展阶段分析
自古至今,中国花卉旅游的内涵伴随花卉旅游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逐步丰富。在中华花文化历史积淀下,花卉旅游同时吸纳各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要素,历经4个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中国花卉旅游的演化史。
第一阶段是“实用价值导向的花卉旅游”。中国早期始于花卉的旅游活动应追溯至为采摘食用和药用花卉而引发的空间移动。如梅花最初并非为了观花而植,而是为了采果,作为调味及馈赠亲友的礼品[2]。根据典籍《吕氏春秋·本味》记载“菜之美者:昆仑之蓣;寿木之华”,中国的食花习惯最早出现于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自汉始,历朝历代皆有花木酿酒的记载,如《汉书·礼乐志》中著有“百末旨酒布兰生”,其提及的“兰生酒”即是汉武帝命人采百花酿制而成的“百末旨酒”。《神农本草经》对可入药花卉的名称、性味、功效主治等作了详尽介绍,由此推知花卉养生最早出现于战国或秦汉时期(约公元前300年)。这一阶段的花卉旅游特征是关注花卉食用和药用的实际功能,对于花色美景持有一种物质利益为上的审美心态,相应发生的旅游活动多属于价值创造性的采摘行为,由此产生的跨区域移动并不具有消遣和娱乐特征,其休闲性质成为劳作行为的附属[3]。此时的花卉旅游并非狭义范畴中的旅游活动,而是为实现花卉的实用价值出现的一种被动旅游。
第二阶段是“观赏寄情为主的花卉旅游”。在汉、晋、南北朝时期,花卉业开始从纯生产事业转向以欣赏为主[4]。至隋唐时期(约600年),中国国力鼎盛,经济文化繁荣,造园栽花活动盛行,赏花活动也从宫廷普及至民间。据传隋炀帝因“江都锦绣之乡,又有琼花一株,擅天下之美”令其“久思游览”;百姓赏花景象有“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这一阶段花卉旅游的特征有:旅游吸引物多为自然界的花卉植物,未经人工雕琢造景,位置分布零散;旅游活动的形式为游览观赏,感官反应以视觉和嗅觉作用为主;花卉旅游的目的是欣赏自然、寄托情思。花卉文化的精神价值在这一时期得以大量挖掘和积累,与西方偏重“求真”相比,中国的旅游活动更倾向于“向善”,即塑造旅游者的道德品格,这种强烈的“比德修身”倾向在以伦理为本的中国传统社会尤其突出[5]。以花比德、以美储善,花卉的文化象征和民族精神逐渐凸显,文人墨客在赏花时创作的花卉题材诗作是这一时期花卉旅游的有力见证,亦成为记录和传承中国花文化的纽带。
第三阶段是“以休闲消遣为目的的花卉旅游”,自宋朝开始(约1000年),伴随着休闲思潮的兴起和自觉,闲情文化对宫廷、官员、文士、百姓的生活伦理和审美趣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此阶段的花卉旅游注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遣娱乐,通常将观赏花卉与其他休闲方式相结合,形成“赏花三品”,即所谓“茗赏上、谈赏次、酒赏下”。兴盛于宋朝的曲宴作为古代宫廷赐宴,成为一项特殊的宫廷礼仪制度,由宗室成员、外国使臣及近密臣僚一同赏花、钓鱼、赋诗,如《宋会要辑稿》对 “赏花曲宴”有专门记载:“淳化五年三月六日,赏花,宴于后苑,帝临池钓鱼赋诗,命群臣皆赋,应制者三十九人”[6],宋廷还命令各海港购买海外的奇花异草,种植于各园苑中。在此时期,南宋文士的精神世界完成了功利价值观向休闲价值观的转向,其花卉旅游活动呈现更加雅逸的面貌[7]。同时,花卉游赏风俗也逐渐流行于民间,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前录》中记载:“洛中风俗,岁正月梅已花,二月桃李集花盛,三月牡丹开,于花盛处作园圃,四方伎艺举集,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择园亭胜地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复问其主人,抵暮游花市,以筠笼买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8]”到明清时期(约1600年),花卉栽培和引进已有多年历史,园林、花市和寺庙等较为固定的区域成为热门赏花目的地,花卉产区不仅遍布全国,还形成一些名产区[9]。本地和周边居民会邀约同伴共同前往,而晚明士人受个性解放思潮影响,强调享受现实物欲,也怡情于山水花草之中[10]。花卉节庆在这一阶段繁荣起来,如始于北宋时期的洛阳牡丹花会、始于清嘉庆年间的上海年宵花卉以及兴盛于明清的花朝节。
第四阶段是“多目的融合的现代花卉旅游”。这一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后萌芽,至今步入强劲生长期。此阶段作为现代花卉旅游的发展时期,经历4个子阶段(表1)。
这个阶段的花卉旅游逐渐从原先小规模、零散的粗放模式步入产业化初级阶段,景区的行业准入标准、管理规范、监管体系开始建立,与之相关的花卉旅游目的地的配套服务逐渐向标准化目标迈进。同时,伴随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购买力,花卉旅游在提供观赏活动基础上衍生出多种游憩功能,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官享受,形成多个延伸的细分市场,如花卉种植体验游、花卉购物游、花卉婚宴游。花卉旅游提供商亦营造不同类型的花卉情境,如郊野田园类满足市区居民返璞归真、享受自然的旅游动机;或在原有的花卉资源基础上进行人工艺术景观的再创造,满足游客新奇、求知需求,从而提供多目的融合的游憩方式。
2 中国花卉旅游内部动因分析
当代中国花卉旅游的蓬勃发展归功于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从需求拉动视角、文化推动视角、竞争压力视角及产业融合视角对花卉旅游发展的内部动因进行分析。
2.1 游憩需求促生花卉旅游(需求拉动视角)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需求是行为表现的先决条件和内在动力,只有满足游客的期望和需求,旅游形式才能享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中国历史上花卉旅游繁荣发展的契机即来源于民众休闲思潮的兴起。现代花卉旅游因其具备观赏、科教、养生、购物为一体的组合功能满足不同特征的游客群体需求,从而丰富了国民休闲游憩的选择。这种花卉旅游热潮源于民众游憩需求方面的动因如下。1)传统自然审美的观念影响。自然世界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发源地,与人类有着“异质同构”的心理感应场,自然审美作为当代社会大众审美活动的基本形式,其模式受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影响[11]。与西方切花、摘朵的用花习惯不同,中国人民更偏爱“生植观赏”,即观赏自然生长或立地栽培的植物[12]。古有《群芳谱序》“种不必奇异,只取其生意郁勃”“不折枝而观其生意”的观念促使人们亲自到自然生长的花卉资源地观赏和游乐。2)向往田园生活的心灵诉求。现代文明中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不复存在,人与自然相契、相合的生态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回归思潮。由于环境氛围的特殊性和异质性是旅游目的地的本质特征[13],而花田所创造出的近距离亲近大自然的氛围能够替代忙碌的城市生活环境,为游客提供“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模拟田园生活。3)享受形式快感的实用需求。将人类对于自然界绚丽多彩的花卉在生理上形成的愉悦感称之为快感,由愉悦感产生的反复作用,使人的心理对外界审美主体形成一种依恋关系[ 1 4 ]。中国传统美学对味、嗅、触、视、听五感更加重视[15]。花卉的色彩美、香味美、姿态美、风韵美为游客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感[16],这种形式快感的实用需求在观赏、食用、养生为目的的花卉旅游过程中皆能体现。
2.2 文化情结助推花卉旅游(文化推动视角)
中国花文化作为多要素、多层面的文化网络已沉浸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7],中国历史中的花卉与民俗、食品、文学、艺术、健康、宗教等各方面文化要素紧紧相连;花卉审美观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思想、雅致文化等协同演化。通过模仿、比德、写意、移情等过程,花卉已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形成一种丰盈、复杂、深刻的文化象征。花卉作为旅游吸引物,已不仅只是物质性的景观呈现,而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观和审美观的精髓。这一历经千年的文化情结使得花卉旅游在游客的精神体验中形成独特的再加工记忆,促进中国传统花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2.3 创新致富依赖花卉旅游(竞争压力视角)
经济发展的现实压力和竞争是迫使城乡寻求创新机会的重要原动力。由于中国大部分花田景区位于城郊或乡村,这些地区的花卉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规划和运营得当的花卉旅游区域可以创造工作机会,改善乡村劳动力空心问题,改造旅游景区的同时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从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提高景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花卉旅游还有助于打破城乡壁垒,增进城乡互动,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促使乡村内部的人际关系逐渐以旅游利益分配为核心,形成对旅游业的依赖性心理,反过来促使村民更加深度地卷入当地旅游业。花卉旅游资源用于旅游利益的斗争和协调,乡村对花卉旅游发展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加强[18]。
2.4 产业融合聚焦花卉旅游(产业融合视角)
花卉旅游在坚持以提供旅游服务为核心的基础上,在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延伸,实现农业、旅游业和轻工业的产业融合,是创新传统产业、扩大产业增值点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聚焦于花卉旅游的原因有2个方面。1)闲暇二重性。休闲视野下的旅游强调经济的消费性和生产性[19],游客对其旅游经历能够实现生产性的作用产生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期待,如花卉种植体验游、花卉养生游等,随着产业边界的模糊和消失,将促进相关各分立产业的融合。2)内生增值。花卉旅游产业的内部扩张、保持可持续发展、品牌经营和管理皆需要通过多产业战略联盟实现,优化组合各产业要素的比较优势以保证内生增值。如农业作为旅游业的前向延伸产业,在花卉资源供给等方面可实现创意农业和花卉旅游的合作,改变旅游企业与花农原有的竞争关系,共享客源成就双赢;轻工业作为旅游业的后向延伸产业,以花卉为原料制作的旅游商品通过规模生产或客户定制等方式进行售卖,高质量的知名旅游商品甚至可以成为当地花卉旅游吸引物之一。花卉旅游的产业融合整体呈现动态演化趋势,更多产业的进入将促进花卉旅游产业链各模块的优化和升级。
3 中国花卉旅游地理分布分析
中国现代花卉旅游活动主要分为3类。1)花卉旅游节庆项目。是指以花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其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中国花卉旅游产业中占重要比例。按照历史存续时间分为沿袭中国民俗传统的花卉节日和现代新型花卉节庆;按照举办单位分为国家政府举办(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方政府举办、非营利性组织举办(如中国花卉协会)、多方合办;按照节庆规模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按照举办地点分为流动型和固定型。花卉旅游节庆一般根据花期持续1~2个月,间隔周期为半年至1年。其中,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是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自2007年起已成功在中国9个城市举办9届。2)花卉生产基地改造的旅游景区。是指在适合花卉栽培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花卉资源包括本地品种和外地引进品种,改造方式包括部分加工和全部更新。这类花卉旅游区域一部分是由国家旅游局评定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交通、安全、服务、卫生设施和接待量等方面均通过相应等级的质量标准,大多全年对外开放;另一部分属于名花产区或花田,花卉资源是主要旅游吸引物,季节性强,花期聚集大量游客。3)花卉市场。是指面向个体消费者的花卉及园艺用品售卖交易的场所①,因规模效应形成人气后开始吸引外地游客,逐渐演化成为旅游目的地。
花卉旅游市场的地理分布以花卉资源为核心,以下根据中国六大地理分区梳理具有代表性的花卉旅游活动②(表2)。
4 结论与讨论
在历史长河中,繁荣灿烂的花文化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现代花卉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利基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本研究是对中国花卉旅游发展轨迹的追溯分析和现实分析。中国的花卉旅游自繁荣的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经历了实用价值阶段、观赏寄情阶段、休闲消遣阶段,并最终步入多目的融合的现代阶段,在历史、政府、旅游及文化4个驱动因素下达成当今发展的井喷之势。其蓬勃兴盛的动因归结于4个方面:游憩需求的拉动、文化情结的推动、创新致富的压力以及产业融合的聚焦。如今中国花卉旅游的存续形态以花卉旅游节庆项目、花卉生产基地改造的旅游景区和花卉市场为主,在中国六大地理分区中均有代表性景区,在空间范围上呈现散点状发展态势。
维系自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责任,绚烂多彩的花田不仅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财富,也是人类实现自然游憩的绝佳场域。花卉旅游是花文化最直观的传播与表达方式,通过营造花卉旅游场所为大众提供文化沉浸机会,促进提升其花卉审美意识,也有利于中国传统花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然而,现实中“赏花热”背后的旅游开发行为由于缺少理性思维和科学指导,导致花卉景观同质化严重、景区管理混乱、企业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虑深入分析花卉旅游活动中需求者和规划者基于花卉资源形成的符号意象和审美诉求、花卉旅游地管理运营机制、旅游者-居民的利益冲突与共赢等一系列问题,为花卉景观设计与表达、花卉旅游地运营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维系等方面的实践提供现实的科学依据,以保证中国花卉旅游产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武忠.论中国花卉文化[J].中国园林,2004(2):56-57.
[2] 姜炎.赏花诗选[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 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陈俊愉,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5] 谢贵安.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J].旅游学刊,1999(4):52-56.
[6] 张胜海.帝子设宴纳宾贤,赏花钓鱼赋太平:中国古代曲宴初探[J].学术探索,2005(3):131-135.
[7] 章辉.南宋休闲文化及其美学意义[D].杭州:浙江大学,2013.
[8] 王赛时.古代的赏花习俗[J].文史知识,1995:53.
[9] 叶静渊.我国明清时期的花卉栽培[J].农业考古,1987(2):308-310.
[10] 刘红娟.明末清初的咏花诗与士人心态变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1-134.
[11] 陈载舸.传统自然审美三维结构的建立及其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5(4):139.
[12] 程杰.论中国花卉文化的繁荣状况、发展进程、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J].阅江学刊,2014(1):111127.
[13] 杨俭波,乔纪纲.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J].热带地理,2003(3):76.
[14] 张启翔.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人类关于花卉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园林,2001(1):73.
[15] 陈秀中,王琪.中华民族传统赏花理论探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S1):16-21.
[16] 周武忠.论花卉的旅游审美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7-63.
[17] 张启翔.论中国花文化结构及其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S1):44-46.
[18] 张骁鸣,保继刚.旅游发展与乡村变迁:“起点-动力”假说[J].旅游学刊,2009(6):19-24.
[19] 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4):6-10.
作者简介:
徐媛媛/1988年生/女/江苏扬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国家公园管理(上海 200240)
周之澄/1988年生/男/江苏江阴人/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文化景观遗产(上海 200240)
周武忠/1963年生/男/江苏江阴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上海 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