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圆明园杏花春馆景区筑山寻找地脉特质以合地宜,借景自然与文化资源,筑山的立意与土山功能、布局、形势、建筑布局及植物营造相得益彰,并符合自然排水及改善小气候的要求,在咫尺空间里创造了“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的山林意境。试在结合相关史料文献研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以及在对不同时期测绘图的比对研究的基础上,复原盛期(乾隆二十年,1755年)景区土山营造的模型,对其筑山理法和技术处理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外部与内部环境,深入剖析其土山营造的借景、意境与章法,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土山设计理法,并为现代园林的土山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圆明园;杏花春馆;土山理法;山水园;借景;模型研究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2-0117-07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10-31;修回日期:2015-12-25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tificial mound (TLAM) of the Spring Apricot Blossom Lodge in Yuanmingyuan looked for the quality of site context to merge into the site. Supported from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conception of TLAM design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with functions, arrangements, Xing (form) and Shi (potential), as well as correlated with the building layout and planting 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met the qualification of natural drainage and micro-climate improvement. It built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mountain forest, which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 "make artificial view according to nature and make artificial become natural" within a small scale.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eries of systematic studies 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TLAM, based on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view, the description and presentation drawing of 40 Sites of Yuanmingyuan,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f mapping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stored model which presented TLAM in 1755 A.D. Through analyzing the gard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summarized jiejing (scenery supporting from),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art of composition of TLAM design. Overall,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TLAM desig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thereby to provide a profound and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LAM in Chinese modern garde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Yuanmingyuan (Old Summer Palace); Spring Apricot Blossom Lodge; landscape artificial mound design method; mountain-and-water garden; Jiejing (scenery supporting from); model research and analysis
1 研究缘起
明代计成《园冶·相地》有论:“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圆明园原址虽非“山林地”,但地处泉眼众多、水源丰富的沼泽低洼地带,古称丹陵沜,外围又有西山、玉泉山、万寿山所形成的层次丰富的借景山体资源。圆明园规划设计者整体立足于整个西郊风景区风景资源,借景外部环境,利用内部资源,通过山水营造等“人事之工”,进一步取长补短,提升地宜,达到“天然之趣”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掇石须知占天,围土必然占地”[1],筑山既占地又占天,空间面积增大,能够为更多的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生境,从而营造更多绿色的人类宜居环境。中国传统筑土为山的设计在满足生态伦理、文化审美、空间营造、改善小气候、组织排水、平衡土方、经济利用等方面的智慧,对于中国山水城市总纲下现代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杏花春馆景区是圆明园四十景中土山层次最丰富、相对高差最大、空间围合和丘壑幽深感最强的景区,孟兆祯院士认为,其“在丹陵沜中的小天地中,通过土山营造,做出了壶中大意境,堪称筑山典范, 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学习”①。
2 杏花春馆土山外部环境研究
2.1 理脉布局
圆明园外围大山水为西北亥龙入首、水归东南,与整个北干龙脉走向一致,其地势和布局与周边环境具有很强的分形同构性。在土山布局上照应龙脉的走向,山水皆以西北为首、东南为尾。土山脉络进一步衍生到园内,在顺应龙脉的基础上,又移缩华夏江山,地脉蓝本神州,构成紫碧山房一山发三干脉,干脉再发支脉、多级次支脉的山脉分形体系,并在园内形成“紫碧雄踞寓昆仑”“杏花出脉布九州”和“廓然发脉布福海”[2]的格局,分别以土山最高点控制和布局全园、九州及福海区域;通过山体脉络走势和每个层级西北乾位安排“昆仑”意象的制高点,确定了圆明园“写照咸祖昆仑,写意九州四海”之局[3]。
2.2 整体立意
整体立意巧于因借,因原址丹陵沜水土资源之“地宜”而用“九州清晏”反映王土安宁,表达皇家园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和“一池三山”的仙境。山水布局表达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外圆内方的理想化君子形象,并结合原址丹陵沜的沼泽地貌,模拟古代河湖交接、港汊纵横的“云梦泽”模式(图1)。
3.1 景区概况
杏花春馆景区位于西北乾位,四面环水,属于山体四面围合,中间为谷地的内向型园林空间,和九州清晏并列为该区最大的景区。场地南北最长处200m,东西最宽处130m,占地约2.2hm2。景区建自康熙年间,初称菜圃,后亦总称春雨轩。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取意自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以表达淳朴的田园情趣和帝王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之情。乾隆九年(1744年)成图时,矮屋疏离,环植文杏,前辟小圃,一派村野景象。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在原菜圃处挖土凿池,在东南山口处开渠与后湖相通,引入湖水形成“上”字形湖面,增建景点,成为山水相映的皇帝饮酒观雨赏杏花之处。园林景观分为周边山体和中部谷地两部分(图2)。
3.2 景区土山现状
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因山体围合深幽而躲过一劫,但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被彻底毁灭,今仅存遗迹。古建基址、河池、叠石均遗存较全,山体有挖损,整体布局尚存。1973年实测山顶遗存海拔为55.38m,现状最高点54.64m,并移至西侧,原主峰高度变为44.98m,是九州景区群内遗存最高的山体,现状与其历史原貌存在较大差异(图3)。
3.3 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现状实地踏查、史料文献查阅和比较互证的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以藏样1704、藏样028-1、藏样1203、1933年北平市政府公务局测绘图、现状测绘图、圆明园四十景图和白日新先生手绘图为主要依据,绘制盛期(乾隆二十年)土山平面图,并通过数字化建模,对照四十景图中的杏花春馆图做比较研究(图4)。按山体与建筑的比例来看,四十景图山体约为真实高度的2倍,但其布局、形势、主次、层次等关系基本都与真实符合。本文结合乾隆御诗、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9]①、圆明园内工则例②等文史资料,从诗画意境、植物文化属性、山水画理等方面,通过模型与图示分析,对杏花春馆土山设计理法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图5)。
4 杏花春馆土山设计理法
4.1 明旨借景,景以境出
杏花春馆景区作为九州景区的发脉之源定“昆仑”,其筑山的宗旨已明确。作为以植物为特色的景点,既借景晚唐诗人杜牧《清明绝句》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以杏花、春雨、清明为立意,结合清明祭祖的文化、物候农事的季节变化和景象,创造一幅时空变化的田园生活和饮酒赏花之处,又结合地宜,借景周边的“杏花山”香山。
乾隆御诗(乾隆九年,1744年)记载③:
由山亭逦迆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
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
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
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春雨轩由于当年春雨足好,轩成因名之。其后每遇春雨,乾隆帝必“率因雨知时,乃来观其妙”。轩内悬“蕙气清荫”,楹联曰:“好是足山兼足水;自然宜画也宜诗。”后厦联曰:“生机对物观其妙;义府因心获所宁”[8]。
分析乾隆的御诗和题额,景以境出,境由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其立意,并顺藤摸瓜发现土山理法中如何立山之“象”以尽园之“意”。
4.1.1 清明祭祖怀古与筑山之形势
本景区的立意既“借景”杜牧《清明》诗意境,也藉中国传统清明文化之人文环境意境。清明具有感恩纪念和催护新生两方面的象征意义。筑山之形势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清明祭祖怀古文化。
1)主山动势朝向。满族是女真的后裔,东北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发祥地。主山山势朝揖东北方向,是朝拜、遥祭祖先之势。
2)主山高度。主山高约10m,满足登高遥祭祖先的要求,同时能够高点俯瞰九州景区。
3)主山山顶景物。山顶设城关,面向后湖留出视廊,即是登高望远之所。山海关古称榆关,是清朝的得胜门,此处设城关也有寓以胜敬祖之意。山顶矾头置翁石寓意“石翁仲”,结合苍松翠柏,隐喻与祖先灵魂相通的祭祖之地。
4.1.2 杏花文化属性与筑山之深山灵境
杏花相传在古时有多种颜色,《西京杂记》记载“花杂五色 ,云仙人所食”,《山海经》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广群芳谱》“谓其树有文彩也”[10]。相传未央宫用文杏木为梁,又相传天台山中有杏花六出而五色,故称之为仙人杏。仙人喜遁入深山,而杏花原是来自山区的花木,故景区在“昆仑”之意上,进一步结合仙人杏的文化属性筑山。圆明园平台堆山,山体绝对高度都不高,但却通过总体统筹布局和分区灵活变化,达到了自然幽深之趣。具体到杏花春馆景区的土山,就打造了变化丰富,具有深远感、气韵生动的深山灵境。
本区是以植物景观意境为特色的景点,植物与筑山相辅相成。杏花春馆景区植物主要以成片栽植的油松、侧柏等常绿树为背景林,外围土山群植文杏、枫揪,结合杨、柳、榆、槐、椿等北京乡土树种,使土山景色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11],除了主题植物文杏之外,还点缀桃、碧桃、玉兰、迎春、连翘等春花植物营造春花烂漫的景观效果。
杏花是农历二月的花神,是早春的报春花,有所谓“南梅北杏”之说。“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就是以梅衬托杏。诗中的“寒梅”在冬季的北方需小气候,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营造也是“观梅于处处”,不过由于气候条件所限,多为盆梅。而杏为阳性北方土生树种,适应性强,深根性,性耐寒不耐热,喜光,耐旱不耐涝,抗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古时的西山,杏花满山遍野,所以香山也曾称杏花山,其名有源于杏花花香之说。《帝京景物略》称:“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而杏花天,十里一红白,游人鼻无他馥,经蕊红飞白之旬”,可见花香之浓郁[10]。据明人王衡记载古时香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之第一胜处也”。故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也有源于万顷杏花酷似积雪的说法。《古今香山》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残冬,一冬无雪一天,乾隆等人到西山静宜园打猎散心。出西直门经青龙桥时,望见香山东麓的沟沟梁梁山洼一片洁白,似积雪覆盖。龙心大悦,赶来细看,原来是十万杏树勃勃生机,漫山遍野的杏花沁人心脾。乾隆帝触景生情,赋诗一首:“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干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12]”通过雪的诗意与杏花通感比喻,达到了借景“臆绝灵奇”的境界。
杏花与土山相伴而生,既是杏花植物物候习性在北京的合地宜之春景,也是对西山的借景与山脉延续。杏花春馆以人造土山种植漫山杏花,土山坐北朝南,通过围合空间设计,形成西北围合阻挡冬季西北风,东南留出气口让夏季后湖东南风进入藏风聚气、负阴抱阳、“蕙气清荫”的小环境,并且将耐寒的杏花种植在外围山坡和苑内空间,土山围合的中部小气候环境种植更多丰富的植物种类。土山与植物、建筑结合形成意境丰富的景点。
深山、杏花、春雨、农事,表达人对风调雨顺的向往,营造出全园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生机”景象。
4.1.4 杏花春雨的意境与筑山之胸有丘壑
清明前后杏花盛开,花开一般会伴随春雨,所谓“杏花消息雨声中”。“一犁春雨”表达一夜雨水有一犁深,犹言了好雨、透雨[8]。杏花不耐涝,而“春雨贵如油”,故场地的排水、汇水和雨水收集灌溉就很重要,乾隆二十年改造后的山水格局比较乾隆九年更加有利于自然排水和收集灌溉。山脊和山谷的丘壑变化,使地面降水以山谷为汇水线,结合谷线开辟山路自然排水,地面径流再顺势导入园内“上”字形湖面,收集作为景观和灌溉之用(图6)。
4.1.5 因借地宜与筑山之挖池堆山
原址“丹陵沜”,“沜”是零星的沼泽地,“陵”是突起来的土台,可见原地形不是平衍地,而是有高低土层,本景区就是利用原来的积土层,挖低填高,挖池堆山。
4.2 独立端严,次相辅弼
杏花春馆土山山体底盘面积共计10 810m2,周长1 256m,湖面面积1 520m2,主峰相对高差约10m。
土山布局主次分明,从园之功能和意境出发,并结合用地特征来确定宾主之位。北部主山占据景区2/5的面积,起到控制全园和围合空间的作用,并满足登高俯瞰九州景区“禹贡九州”版图的高处观景功能和表达“昆仑”之意境,山势高耸,独立端严,由主峰、次峰、配峰组成。两侧辅翼侧岭与艮岳模式相似,山形分左右肢成人字型抱合,起到围合东西两侧空间的作用。东山与西山均延伸到南端,潜脉地下,留下谷道,继而隆起,构成景区占地1/5的南山。南山为东西向,与北山遥相呼应,成为景区与坦坦荡荡景区的屏障,形成宾主分明、远近相宜、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山高与中部场地进深比例为1:8,形成群山环绕、围合感强的盆地。中部偏东是“上”字形湖面,与东山山水相依,从山涧流向后湖。
主山独立端严,但并不是处于全园正中位置,而是偏向东隅,并有朝东北奔趋的动势;客山岗阜相连,次相辅弼,层次深远,并向主山奔趋拱伏。主山底盘深厚,西侧以深凹大壑过渡,与高耸的主峰阴阳相生。主山被客山前呼后拥,整个山系“岗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形成脉络连贯的山脉,而并非各自孤立的土丘。正如清代笠重光《画筌》所说“主山正者客山低,主山侧者客山远。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峰互盘,祖峰乃厚。土石交覆,以增其高;支陇勾连,以成其阔……近阜下以承上,有尊卑相顾之情;远山低以为高,有主客异形之象”。其位置经营也正符合荆浩《笔法记》“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的画理[13],构成建筑负阴抱阳、坐北朝南之所。主山主峰和次峰之间亦有交错动势,主峰朝西倾揖,次峰朝东倾揖,两峰之间组成一谷,山势动感十足(图7~9)。
4.3 三远变化,步移景异
写意自然风格的土山筑造以天然山水为蓝本,受占地面积和空间所限,借鉴画理的“三远”论,以求在咫尺之间,表现千里之致。通过“三远”的“仰山颠,窥山后,望远山”的视线流动转换,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步移景异的效果。
4.3.1 高远
圆明园原址平均海拔43~44m,杏花春馆地面标高44.60m,主峰55.38m,在绝对高度上具有约10m的高度,而相对高度上,有周围低矮的配峰,特别是西侧的深谷对比,高差很大,凸显出主山的高耸感。不同体量和高度的主、次、配三峰之间处理得当的关系,使观者无论从何种角度观赏都能突出主峰的高耸。而主山南边约占全园2/5面积的盆地,以低矮的6~8m高建筑群组和水池来放空主山前部空间,且建筑布局采取不放在主峰轴线上,而是放置在主山主峰和配峰客脊之间的谷地的方式,与北山形成空间虚实、收放和高低对比,突出主峰的独立端严。并采取了“因近求高”的设计手法,西侧上山的游览路线从谷口转过前山,进入开朗的山壑,设“绿云酣亭”贴近东侧主峰,通过限制视线方向和视距,视距(18m)在山高(10m)的2倍之内,使游人仰视观景,主观上达到山势巍峨高耸的高远效果。同时主峰南面坡度达到1:1.2,接近40°,自然土坡已很难稳定,结合山石加固,达到了陡峭挺拔的效果(图9)。
4.3.2 平远
“平远”通过不同层次的峰、峦、岗、阜等山体单元,以脉络贯通的形式来体现。分析模型可以看出,杏花春馆山势在大的主脉走势下,走向与山之主脉成一定夹角,主脉派生支脉,支脉再衍生下一级的支脉,整体山势一气呵成而又绵延不绝。东西两侧土山和南侧土山高度都在2~5m,起伏舒缓,潜脉地下,留下谷道,继而隆起,气势贯通,具有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脉络规律。
4.3.3 深远
筑山之“深远”,主要指山的层次多,内容丰富。杏花春馆土山设计在“深远”上处理的尤为精彩,将立意的“深山”“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在2hm2的空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南北进深200m的空间实际距离不远,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却很遥远。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把土山当成自然的巷子,空间曲折有致,山脚的轮廓、大小、收放随之变化,同时结合自然排水和汇水,模仿自然界中山体之间的沟、谷、壑、堑的山体排水通道和冲积腹地,形成了由近到远,山麓交错出现,有近、中、远变化的土山景深度。也正是由于其幽深,“山重水复疑无路”,该景区在英法联军第一次烧毁时幸免于难。具体分析如下。
其次,在主要观赏视线上,设置了多个形式不同的山麓和山腰,坡度急缓变化丰富,配合山石布置并结合背景高林虚实掩映,创造似有深境的自然真山韵味。
第三是景区的游览路线组织,也进一步加强了“深远”的艺术效果。景区入口包括东南山口(谷)、西南山谷(口)、南山山洞和北山后坡蹬道,皆不能一览无余,而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或穿谷或盘山进入景区。山体组合功能明确,建筑北侧设挡土墙及植物遮挡,进入主山的入口包括主山西侧谷口、主山东侧1个及北侧2个蹬道(图10)。西南侧山路从山脚谷口进入,绕过遮挡视线的环障山麓,曲折起伏,到豁然开朗的幽谷和藏于谷端的绿云酣亭,分道扬镳,一条往东转而到山腰,顺着山坡,达到主山山顶。一条经过谷壑舒缓的平岗往东北,与后山西侧蹬道衔接,沿着主峰与北边客山之间的山谷攀援而上主山;后山东侧蹬道则越过北边客山,在山谷与西侧蹬道汇合;前山东侧蹬道从山脚由急入缓,到达主山。精心的游览路线的安排和视点的选择,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的视线流动转换过程,使得山形面面观,山景步步移,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境界。
最后是借景西山,既丰富了东南州岛西眺西山峰峦前的山水层次,也在本景区设置了观西山的建筑翠微堂,清高宗御制诗描述“开著近西窗远望,西山也见翠微深”,一个“深”字突出了深远意境。东边的山涧引入湖水,设“涧壑余清”景点,一个“清”字也将清气深远的空间意境表达出来。
中国筑山追求“有真为假、做假成真”,从“以真山为准”发展到“以真山为师”,逐渐转为偏向写意的概括手法,即总体概括、精要提炼和局部夸张的理法,形成了将写实与写意筑山相结合的自然主义风格创作方式,即生态自然得趣合天、传承文化景面文心、以艺驭术以形媚道、土石结合经济适用的筑山形式,它是适合中国地宜的园林重要形式,其设计理法需要继承和发展。然而在现代公园设计中,普遍存在地形塑造单纯追求形式化艺术化,或地形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层次、文化特色和艺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圆明园杏花春馆土山营造寻找地脉特质以合地宜,借景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筑山的立意与土山功能、布局、形势、建筑布局、植物营造相得益彰,并符合自然排水及改善小气候的要求,在咫尺空间里创造了“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的山林意境,其设计理法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并发扬。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致谢:本文在模型制作和写作期间得到孟兆祯院士、杨赉丽教授的悉心指导,并请教了吴祥艳副教授、孟凡老师,还得到赵茜、李鹏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 (明)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 杨振铎. 圆明园的山水:感悟圆明园山水遗存[J]//《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62-86.
[3] 齐羚.术艺结合以形媚道:圆明园土山理法与中国传统园林的生态智慧[J].中国园林,2015(2):110-114.
[4] 孟兆祯.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 (清)沈源,唐岱.圆明园四十景图咏[M].北京: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7.
[6] 郭黛姮.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7] 郭黛姮,贺艳.数字再现圆明园[M].上海:中西书局,2012.
[8] 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圆明园(第二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M].1983:74-155.
[9] (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10] (清)汪灏,等.广群芳谱[M].上海:上海书店,1985.
[11] 吴祥艳,等.圆明园植物景观复原图说[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
[12] 王宋文.古今香山[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3]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编辑/刘欣雅)
作者简介:
齐羚/1979年生/女/安徽池州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本刊特约编辑(北京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