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出版业面临两种转型: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市场化转型。文章主要探讨在这两种转型背景下,作为重要的出版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目前的培养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应做的应对与改变。
[关键词]数字化 市场化 高校出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一、 出版转型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人才的新要求
数字技术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让中国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一方面,在数字技术冲击下,传统出版业发展模式式微,出版社纷纷向数字出版转型;另一方面,经营性出版社于2010年年底全部完成转企,出版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出版企业工作重心,出版社需要完成从事业单位到现代企业的转变。
随着我国出版业数字化和市场化转型,[1]出版产业成为出版市场的主要部分,出版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出版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出版产品的适销对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出版产品不是简单依靠技术标准生产,而是靠“编辑眼光”,而“编辑眼光”属于天然的人力资本,抢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成为出版企业制胜的关键。
出版业转型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已不是新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多种观点。但由于市场化和数字化这两大转型压力在近几年才成为我国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其中某一转型提出了对编辑人才的要求。如肖燕、李琪(2006)认为出版业急需人才,特别是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李立(2012)认为如果说以往的编辑只懂“编辑六艺”就可以掌握基本功,那么今天的新型编辑,必须具有适应多媒体融合的能力;柳斌杰(2005)、魏玉山(2008)较早提出新时期出版业同时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和数字出版人才。
此后,学者们又在“大出版”“大编辑”视野下对高校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模式进行了探讨。现代的复合型人才标准要求编辑在具备传统编辑基本功的基础上有市场观察的敏锐度,沟通、协调、管理能力,数字化操作能力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些要求对管理者与一般编辑都适用,见图1。
二、 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与不足
(一) 现有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自1983年武汉大学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创办图书发行学专业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开始专业化。1984年开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批高校相继设立编辑学专业[2],以专业设置时间为依据,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模式大体有两种:
1. 老牌高校扩充原有课程设置。老牌高校以传统的编辑出版教学计划为主体,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技术类、管理类和经济类等课程,不断以行业变化来修改自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也有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时间较长,又新设置了数字出版专业,如北京印刷学院同时开设编辑出版学和数字出版两个专业。
2. 新设立专业多突出数字出版教学。新近设立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则突出数字出版,多以新媒体方向或数字出版方向为名称招生,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内蒙古大学编辑出版(数字出版方向)等,教学计划以传统编辑出版课程为依托,突出数字编辑和数字技术等相关课程。
上述分类仅以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设立时间长短为参考标准,由于每个学校的历史、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不同,具体的教学模式还有差别。
(二) 培养与需求的滞后
伴随出版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所处环境变化,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相对于现实人才需求而言逐渐出现了滞后,笔者在查阅资料和观察统计的基础上,将这种滞后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滞后:院系强调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出版单位倾向于类别化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专业或方向的高校有100余所,但对其归属却有不同:40%开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内(课程设置中以新闻采编类课程为主,并加修市场调研与营销课程),30%开设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是其主要课程,再辅修培养文字编辑技能),个别高校将该专业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3]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单一性,让学生打下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但是笔者对近两年各出版单位招聘信息的分析发现,编辑职位在专业要求上基本没有“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的限定,而是按照出版社编辑室分类招聘对口专业学生,如文学类编辑要求中文专业,历史类编辑要求历史专业等,这就使得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出版单位的“专业性”需求形成了差距。
2. 层次滞后:人才培养以本科为主,单位招聘却倾向于硕士毕业生
截至2014年年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各大出版社正式招聘信息中只有发行和图书营销等为数不多的岗位要求本科生学历,编辑岗位则基本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只有一些民营书商在人才招聘时对学历和专业降低要求,本科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才有机会从事编辑工作。100多所相关高校中,拥有出版硕士生授予点的高校只有14所,拥有博士授予点的则更少,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于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3. 课程滞后:学校长于理论,单位侧重实践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主要课程集中在编辑出版理论(87%)、出版史(83%)、书报刊编辑业务(83%)及新媒体编辑业务(83%)等方面,接下来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编辑出版实训(75%)、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74%)、文史知识(70%)、书刊设计(57%)、书刊发行(45%)、信息管理(26%)、印刷理论与实务(20%)。[3]这种以概论为主的课程设置,与出版业界的市场化、数字化背景中强调实践有一定的偏差,毕业生上手速度和动手能力与单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如研究者在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2009—2012届112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作者发现“毕业生对专业建设不足的选择分布情况”排在前两位的是:教师指导实践能力较弱(71%)、教学实践课时少(68%)。[4]
4. 方向滞后:高校教育多面向传统出版,市场更需要懂新媒体的人才
大多数高校受传统出版行业框架影响,基本仍以图书出版人才培养为依据设置课程,对新媒体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但是新媒体类相关职位反而接收了更多毕业生。[3]这就要求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进一步树立面向新媒体,培养熟悉技术和市场的人才的培养理念。
系统的专业教育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但从上述滞后现象来看,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加之有些高校办学条件不成熟、学科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造成毕业生不能适应行业需求,导致高校专业培养处于尴尬境地。
三、 出版转型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出版转型,传统上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不是过时而是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要求。面对这种新情况,高校的专业教育该如何发展?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编辑理念、复合型人才等提法都很正确而且很有道理,但是高校如何培养出业界真正需要的人才,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 改变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基本还是针对传统出版业运行而设立的,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求高校在具体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能与时俱进,还要求在培养理念上做出深刻调整,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紧紧跟随行业变化,在具体教学模式上做出及时调整,不能墨守成规,止步观望。
(二) 调整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比例
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增加数字出版类课程和经营管理类课程。如果数字出版课程部分高校开设有困难,那么经营管理类课程则必须开设,出版企业对编辑的要求是“全程策划”,所以学生在校期间需要不断培养市场意识和用户意识。实践教学需要落到实处,有实验基础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实验设施优势;实验设施不足的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联合企业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此外,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很重要,以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为基础,用优秀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建立专业认知,提高专业素养。
一般的本科教学,实习时间只有3~6个月,并且与出版社缺少密切的联系与实质性合作。未来应适当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并加大实习考核的力度。以实践项目、作品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实习质量。
(三) 优化师资结构
编辑出版专业的师资薄弱是多数高校的软肋,专业教师通常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一是教师多缺乏业界的经历和技能;二是因为考核中科研占较大比重,导致教师缺少实践的精力,聘任的业界教师往往经验丰富但投入教学的时间有限。基于此,高校应该主动联合企业办学,充分发挥业界教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并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如此,既可以近距离了解行业需求,按需培养;又可以通过业界经验丰富的编辑人员、管理人员及市场人员的协助共同培养业界所需人才。
(四) 选择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每个高校的历史和资源不同,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但以下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一是“宽口径”的“2+2”人才培养模式[5],即本科4年由2年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2年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构成。前2年多开设文史哲通识课程,后2年在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后大量加入专业课。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已运用这一培养模式,并拓宽了出版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
二是“厚基础”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出版实践能力。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专业2年制课时中,第一学年为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为编辑、写作、出版设计的实习;英国爱丁堡纳比尔大学出版专业学生第一年主要学习出版理论知识,第二年到该校出版社实习,编辑1~2本图书和2期学术杂志。[5]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更强。
因此各高校如何结合自身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实现特色化办学,培养能与业界需求有效对接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结语
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有不足,但也不能一味苛求。即使高校按照学者业界呼吁的通过实践办学、校企办学、开门办学的模式运行,本科生就业时依然面临着招聘的学历障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仔细研究出版业动态,深耕细作,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但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学界与业界、知识与经验,专业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等层面的矛盾,是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应该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往往得益于先进的培养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端正的学习态度等。高校提供的是基础性的培养方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眼光,但是成才更需要学生的日常积累和对于实践的关注与尝试。
注释:
[1] 有人认为我国出版业还面临着国际化转型,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国际化战略只是个别有国际市场出版企业的战略安排,不是整个中国出版行业必须走的发展路径,而数字化和市场化却是中国出版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2] 牛卫红.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当前困境及对策. 神州,2012(10).
[3] 开拓资源,创新模式,促进编辑人才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调查报告.中国编辑,2011(3).
[4] 杨明,陈少志,于巍.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2014(9).
[5] 韩玉堂.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之我见——基于市场经济视角.经济师,2014(7).
参考文献:
[1] 林书兵,陈藩庚.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 现代出版,2014(2).
[2] 施勇勤.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为例. 中国编辑,2010(6).
[3] 肖东发,李武.基于“大出版”视角培养出版人才——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案例分析. 中国出版,2009(9).
[4] 李苓,黄娴.“大编辑”视野下的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关于编辑出版本科设置的基本条件. 出版发行研究,2009(8).
[5] 滕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编辑学刊,2006(5).
[6] 李建伟.全球化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四个导向. 编辑之友,2006(1).
[7] 田胜立.编辑出版学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 中国编辑,2006(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