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广西,就从这里开始”。简短而又明晰的10个字,是一位痴迷广西壮、瑶、苗、侗族等民族文化并倾尽全力发扬光大的女士由衷的祈愿,30年坚守民族文化瑰宝,她身体力行。对她来说,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
她是贺卡,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走进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的广西传统工艺展示馆(亦是金壮锦公司的总部基地),扑面而来的是壮族三大主要文化元素——壮锦、铜鼓、绣球。“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小巧玲珑的绣球如漫天繁星般悬挂于展示馆中间;一幅幅壮锦色彩斑斓、图案生动,其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感染力非凡;一面面大小各异的铜鼓精致、厚重,绝响越千年……在这里,50%的工艺品都是由金壮锦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50%为广西地理标志传统产品,凝结着广西各民族的工艺精华。
但凡认识贺卡的人都会说,“为了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她是可以命都不要的!”贺卡的姐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贺卡还是文化站的普通工作人员,经常下乡。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农村只有老人们才会穿民族服饰,年轻人几乎都不穿。贺卡忧心忡忡,工作的同时总是有意识地去搜集各种类型的民族服饰。
有一次,贺卡无意间听说在一个比较偏远的乡村有一套精美的民族服饰,她就一路追踪过去,终于得以见到那套保存完好的服饰。但女主人并不愿意出售,贺卡整整求了三天,女主人被缠得实在没办法了,便激她:“我们喝酒,如果你喝得过我,我就卖给你!”个子瘦瘦小小的贺卡二话不说,一杯接着一杯,终于打动女主人,如愿以偿。事后她整整昏睡了三天!
就这样,贺卡和她的同仁们,走遍广西12个民族自治县和58个民族乡,走遍无数个少数民族村落,搜集整整十大箱、500套珍贵的民族服饰和400幅传统民间织锦。2004年,贺卡终于成立自己的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展览为一体,结合工艺培训与技术扶贫等公益形式,将广西的民族工艺精品,如壮锦桑蚕丝系列服饰、绣球、刺绣国画等远播海内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罕见而宝贵的民族工艺,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贺卡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希望采用“一会一屋一村子”发展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运营模式,实现对民族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内生保护。
“一会”,就是在2011年由金壮锦公司发起成立的“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织绣会),其依托于广西自治区博物馆,致力于广西民族文化事业的挖掘、传承和发展。
“一屋”,就是锦屋。2015年初,织绣会与自治区博物馆、金壮锦企业一起建立广西多民族织锦馆——锦屋,主要收集民族民间织绣服饰、百年失传织绣品。目前,锦屋已收藏服饰1000多件、织绣500多件,其他藏品100多件、猪笼织机30台等,总价值约8000万元。锦屋同时还承担了教学培训任务并具有织绣工人生产车间功能,所收藏的30台织机既是教学设备又是生产工具。
“一村子”,就是走遍广西每个民族村落,寻访老艺人,立足民族村开展就地织绣培训,培训一个村子建立一个生产基地。目前金壮锦企业已完成18个县村培训计划,建立18个民族生产基地,即宾阳、忻城、东兰、三江同乐乡、田东作登乡、靖西旧州(旧州就有13个刺绣基地,以做绣球为主)等。现已寻访到民间老艺人5名,培训织绣女约500人。
把村子变成基地,把妇女变成绣女,农忙时耕作,农闲时织绣。金壮锦通过持续不断地在老少边山穷地区选拔少数民族织绣人才进行帮扶培养,让农村妇女圆了一梦——“不离家创业,家门口增收”。
革命老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乡曾经是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乡,高山石围、缺地干旱,靠山获食、靠天吃饭。织绣会以织绣扶贫的方式,与地方政府一起组织当地妇女开展刺绣培训,每期一班、半年一期,利用农村妇女农闲时,开展家庭作业刺绣。织绣会结合广西民族刺绣历史,与当地专家一起重新挖掘并复原广西经典名绣——桂绣。目前,作登乡已培养绣女30人,其中高级工艺师1名、中级工艺师1名,由金壮锦企业以“给料·给样·给单·买货”的形式接手后续市场工作。这批绣女都已成为金壮锦织绣板块的技术骨干。通过3年实践,作登乡也已成为金壮锦企业的生产基地。2013年4月,桂绣的第一批产品问世,绣女们每月工资从500元增加到1000元左右。2015年,桂绣荣列国家特色产品重点项目。
江南水街 :还原老邕城的民族记忆
在南宁,有条著名的街道——江南水街。
“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壮风壮韵”。颇具乡风乡情的民俗牌坊、侗鼓楼、风雨桥、壮乡迎客门在这里重现,安详而静谧的江南古韵风情在这里氤氲开来,小桥流水可泛舟、瀑布水车缓缓流,皎洁月色下的亭台楼阁、水景戏台洗去白天的喧嚣。一条水街,还原了一个老邕城的古朴情调。
2016年春节期间,江南水街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新春展示活动正在这里盛大举行。广西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除了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外,最为吸引眼球的还要数活态展演。扬美沙糕、侗族刺绣、宾阳油纸伞等广西民族特色传统制作技艺让人大开眼界,壮族采茶戏、南宁傩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原汁原味,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轮番上阵,为市民们送上“非遗大餐”。
稻米做成的各类小吃,是南宁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江西镇扬美村作为平话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南宁重要的旅游景点,而并称“扬美三宝”的扬美沙糕、扬美梅菜和扬美豆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享誉两广地区,进入了非遗名录。
“来来来,尝一尝食而不腻、香甜可口的扬美沙糕吧!”传承人小杨热情地吆喝这道采用优质糯米粉、白糖及绿豆粉、芝麻等辅料制作的祖传特色小吃,浓郁的米香味弥漫整个街区。“看着小杨师傅做起来很轻松,自己上手才发现不容易,我的力道不行,装模又很笨,稍微差一点都成不了型。原来传统手工美食的技术含量这么高。”上手体验制作过程的市民们纷纷感叹。他们还颇有兴致地在自己制作的沙糕上印下了手印,买回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家人分享。
坐落于南宁市江南区的江南水街,由江南水街民俗街区以及花市、文化市场组成,总占地面积79亩,于2015年元旦正式开业,目前进驻经营商户680家。江南水街不仅是一个具有广西民俗风情的特色商街,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民俗街区,壮、瑶、苗、侗、维吾尔等不同民族的商家在这里投资兴业,少数民族经营户占80%以上。
无论“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亦或是平常的日子里,江南水街都举行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发掘并引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筹建数年间,江南水街已开展20余次“发掘民俗文化之旅”采风活动,考察三江县、东兰县、金秀县、兴安县、武鸣县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间艺术,并引导这些民间艺术在江南水街进行常态化的展示展演,帮助侗族大歌、瑶族民间绝技、壮族铜鼓和山歌文化、长塘镇香火龙文化等成功落户街区。由此,江南水街不仅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也是活态保护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基地。
为让广大少数民族经营户进得来、留得下、能致富,江南水街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提供多项优惠政策,构建一个低门槛的创业平台。2013年5月江南水街开设“风情夜市”,以免租方式接受贫困家庭进场摆摊,帮助贫困家庭增收。2015年8月22日,江南水街在风情夜市基础上建设的“金花市场”正式开业,首创南宁市特色的“周末圩日”,极大地拓宽了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就业渠道。
武鸣庆乐小学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对于少数民族特色经营户如新疆维吾尔帕米尔餐厅、广西壮族姆乜民俗酒店等,江南水街投资方、管理方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多次深入少数民族经营户中,主动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经营情况,并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如施行租金减免、免租期延长、装修补贴等扶持政策,让他们在这里放心、安心的投资经营,实现创业梦。
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武鸣被誉为“中国壮乡”。
“壮乡武鸣的人民热情好客,男女老少都到村前喜迎贵客,你看村前树上的喜鹊也乐得喳喳叫,就连山那边的八鸽也唱着歌来了……”这是庆乐小学的学生人人都会唱的壮乡迎客歌。又是一年“三月三”,他们正在欢迎参加太平镇壮族文化传承节的八方宾客。106桌壮家宴飘香四溢,宾客们乡亲们迫不及待品尝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和粽子、糍粑、甜酒、灌血肠、糯米卷……那是幸福吉祥的味道;孩子们跳起朴实粗犷的武鸣师公舞,顶起竹杠,玩起一个个濒临失传的民间体育竞技游戏……
2015年9月,武鸣灵水的香山河畔办起月歌圩,悦耳的山歌此起彼伏,绵延1公里长的歌圩每隔一段就有民间山歌爱好者自发一展歌艺。正午的太阳正烈,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一群身穿壮族传统服饰、用壮话演唱流行歌曲《喜欢你》的小学生,喝彩声不绝于耳。原来这是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的孩子们走上街头,在壮族山歌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演绎。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复制,而是具有时代感的新创,壮族祖辈的山歌在这里常唱常新。
庆乐小学制作的壮语校歌《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情满五色糯米饭》还分别荣获第九、十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艺术类金、银奖。
创建于1950年的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是设在壮族聚居区的村级完全小学,是广西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三月三歌圩”壮族山歌传承基地,98%以上的学生都是壮族。
围绕“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壮乡新人”的办学目标,学校聘请县文化馆老馆长、广西合唱协会理事黄天恒及本地民间艺人到校指导山歌创作与教学,学生每日课前唱山歌,每年举办班级山歌擂台赛。在黄天恒的指导下,庆乐小学成立“勒庆乐”艺术团,短短几年时间里,艺术团把壮乡山歌文化推向世界文化大舞台。2012年“勒庆乐”艺术团成员罗樱华代表中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与来自美国、日本等21个国家的少年儿童同台竞技,罗樱华演唱黄天恒创作的壮族山歌《杯杯那酒甜》,赢得全场观众持久的掌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借助社会力量,把“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请进课堂。
2012年,在“五老”建议下,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把家里闲置的生产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捐赠给学校,筹建起壮民俗文化陈列室,成为当地壮族农耕文化的教育基地,以可触可感的实物为载体,让师生、家长们感受到壮族古老稻作文化的魅力。
八桂文化,历久弥新。追寻民族文化之根,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久远神奇与绚丽多姿,更感受到澎湃的振兴传统文化的自觉力量!(责编 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