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徽菜餐饮品牌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披云”的涅槃重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十多年前它曾经是年年亏损的一个园林招待所,十年后它涅槃重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徽菜餐饮品牌。2015年是餐饮业业内普遍认为的寒冬,中林集团旗下的歙县披云山庄有限公司持续盈利,推出十年的徽府菜实现逆市传奇,不可不谓国有企业在服务行业的榜样。为探究这耀眼光环背后的秘密,本刊专访了披云山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方东进先生。
文/朱永彤 摄/陈果
生活简单 事业专注
以店为家,对餐饮事业高度专注和热情,是方先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他笑称“我没有买房的爱好,因为酒店就是我家”。在方东进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专注纯粹的,这也深刻影响着披云的企业文化。
心无旁骛,坚持做餐饮业。1997年到2004年,披云山庄已经逐步成为黄山市小有名气的综合性三星级酒店,但却年年亏损严重。2005年2月,方东进接手披云山庄,做出了将经营重点由客房转向餐饮的决定,以“吃”带动“住”,着力打造特色酒店。与很多成功的餐饮人一样,方东进对事业的专注很快将披云山庄扭亏为盈,他首先研发包装推出“太白鱼头”,通过有力的宣传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重新树立了“披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说一道名菜救活一家店,那么一桌宴席则让披云走的更远更广,方东进对企业品牌的发展归纳为一个重点“可持续性”,餐饮业就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变。从一道名菜到徽府菜的打造,从徽州知府宴到百变徽宴,“披云”一直没有墨守成规过。不光是菜肴的创新,餐饮的现场管理也是如此,透明开放式厨房;选取徽州当地优质食材;菜肴器皿体现徽州特色文化等,每一步的决策方东进都走在同行的前面。
倾心非遗 拓展品牌
作为披云山庄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东进先生刚刚入选了100名“中国餐饮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但他的另一个身份更引人注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披云徽府菜代表性传承人。
方东进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徽州人,他形容十一年前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的感受:“感觉每一块瓦片都是巨大的财富”。对徽文化萌生热情的他认为系统地了解当地文化是最好的营销方式,“早上6点起床就开始看县志”,知识储备达到了当地人都佩服的程度。
在方东进看来,文化能够给品牌带来生命力,这也是他不遗余力的将徽州文化注入“披云”的关键,也是披云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秘笈。“当时没有徽府菜的概念”,方东进顺应歙县政府打造徽州府的要求,果断决定推出徽府菜,经过几番努力,为徽府菜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披云走品牌文化路线,成功扩大了影响力,在众多徽菜餐饮品牌中站稳脚跟,这条“非遗”之路走得超前、走得巧妙,他坦言“再晚几年这些都不可能了”
文化最具包容性,挖掘提炼无形资产、公共资源为企业所用,敢想、敢用、会用,一道“鱼头滚豆腐”以徽州砚台和古城墙为底座,结合李白游歙县典故推出“太白鱼头”,找准了文化与商业的结合点,将家常土菜变为兼具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菜肴并不难。不追求盲目扩张,而是把徽文化的大概念细分,探索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定位的子品牌,正是这种对文化力量的信心,让披云徽府菜成为徽菜的代表,成为家喻户晓的徽菜品牌。
生态信仰 披云文化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个性性格,有人称之为企业文化,方东进把它叫作企业的生态信仰。“生态”在政治上是个热词,而将“生态”用于餐饮企业管理,从价值观的高度加以引导,方东进又做到了先人一步。
好的企业家、领导人总是善于归纳和总结,上次跟方先生见面,他聊到了“五学生意经”:菜肴概念要学保健行业,菜肴包装与营销要学房地产行业,菜肴创新要学电子行业,客户管理要学中国移动,企业文化要学外事部门,顿时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次用“生态信仰”问题来注解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和谐循环关系又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大到战略合作伙伴,小到基层员工,企业内部、外围建立公平、公正、人性化的良好生态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披云”做到了。在5天的接触过程中,披云团队缜密高效的执行力、团结富有活力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披云自上而下推崇的重信用、讲公平、人性化的企业生态理念是分不开的。
从2006年开始至今,披云每年至少开展1次爱心捐助活动,并设立了“爱心基金”,用以助学贫困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受捐人数多达180人。热心公益,打造企业与社会的良好生态,披云获得了让环卫工人主动向问路游客推荐的社会美誉度。
信仰就是坚定,可以吸收别家企业有个性的东西,但不能影响自己的主流文化,不违背良心、不违背市场需要、不给社会添麻烦,很朴素的道理能坚守的企业家却不多,而能坚持做到的企业家不愁发展不好企业。
提到国企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转型”一词,转型的关键节点往往尤为引人注目。然而在方东进眼里,“披云一路走来,不管哪个时期都是转型之路”,披云在他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理念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转型。
方东进从徽州的瓦片中发掘了财富,而他与他的团队正身体力行,将“披云”打造成国企服务行业大厦中最亮眼的一片瓦,以最优的形式回报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