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民族文化 母语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足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夯实文化强国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广大教师肩负起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的使命与担当;培养造就今天的学生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固本铸魂工程,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传播者,更应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奠基者,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位置独特,角色重要,作用巨大。
一、文化自信与国运昌盛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时代表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理论肯定和实践力行。从本质上看,道路、理论、制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则是道路、理论、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因。因此,没有文化自信,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把自信看做一种成熟、平稳的心态,那么,不平衡、不成熟的对应心态就是自卑和自负,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对待本民族文化的心态有三种形态:文化自信、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都是文化自觉不充分和不成熟的表现,要树立文化自信,就要摆脱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的不良心态。
文化自卑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主要表现是丧失民族自信心,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就是自己灭掉自己的历史、灭掉自己的文化,走向自我消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中国历史上、主要是汉唐时期形成的“天朝”意识和“央国”情结,是对宇宙认知的一种局限,也是造成文化自负的主要根源。
1.崇文尚武成就汉唐辉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谈到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首推汉、唐。汉唐成为中国的代称,汉人或者唐人,成为外国对中国人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足以证明汉代和唐代的深远影响。汉强唐盛,是后人对这两个时代的基本评价。时至今日,汉人、汉语、汉字、汉服、汉族成为中国的标志性符号,就在于汉朝的影响。归结起来,就是汉唐盛世造就了大国威仪。
汉唐的辉煌是如何成就的,历来众说纷纭。但是,认真考察历史,我们并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汉唐保持了一种崇文尚武的传统。不论是汉高祖还是唐太宗,都是“马上得天下”的一代骄子,但是“马上”并不能治天下。汉朝享国400多年,汉人成为华夏族的代称。正如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唐的崛起,礼乐和军事都至关重要。按后世的说法,礼乐和军事就是文治武功。文治武功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在统治国家或地区时的治理表现。古文有记载:“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可见,所谓“文治”,就是以文化礼乐教化民众、教化社会、治理国家;而所谓“武功”,则是以“国威”和武力震慑天下、定国安邦。
汉朝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建议定都长安,又迁六国旧贵族后裔到关中,加强了首都长安在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面对匈奴的侵扰,采纳刘敬提出的和亲政策,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由此奠定了西汉初期和平发展的基础。天下初定后,萧何奉命改革秦政,制订九章律,并成为汉以后历代律法的蓝本。《资治通鉴》中说:“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偃武修文,只是一时之计,宋代重文,结果是导致朝廷偏安一隅。穷兵黩武,必然导致国力空虚,民生疲惫。而偃武修文,又难以抵御外侮。唯有文武并用,方可外御其侮,内安其民。汉朝建立之初,刘邦依据陆贾建议,文武并用的基本国策,为后世汉朝的强大武力打下了政策基础。据史书记载,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及《诗》《书》。刘邦讨厌儒生,于是骂陆贾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天下是你老子我在马上得的,何必请教《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汉唐的历史表明,没有典章制度的建设,国家的政治根基就无法稳固;没有强大的武力,就不足以抵御外侮。汉朝立国之初,国力衰弱,百业凋零。《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大都名城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资治通鉴》记载,即便天子出行也很难找到足够的颜色相同的马。面对北方匈奴频繁的南下侵扰,立国伊始的汉朝深以为患,却只能靠和亲政策来换得短暂的和平。
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大,文治武功罕有其匹。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宣威沙漠,远征匈奴,一方面大力扩建乐府。也正是这个时期,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统一而多民族的国家日渐强盛、并得以空前的巩固。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不仅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根基,也奠定之后正式出现“汉人”“汉民”之类专门指代华夏民族的称谓。
与汉代一样,唐代也崇文尚武,唐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其中边塞诗则处处洋溢着唐人的尚武精神。《礼记·杂记下》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汉唐盛世的出现正是弘扬崇文尚武传统的结果。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就达20多次。特别是2014年10月15日,他亲自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新局面的根本指针和重要遵循。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并延续下来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立世的根和魂。我们要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未来世界相匹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巨业。
2.清代文祸加剧民族危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持续时间长达130余年。这个时期,清王朝建立起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疆域空前扩大,因此被称之为“康乾盛世”。但这个时期,也为清王朝走向没落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康熙虽然勘定三藩,统一台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人口也重新突破1亿,乾隆五十五年更是突破3亿大关。但人口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同步,导致民众在清王朝的统治下渐渐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的忽略甚至毁弃。最为甚者就是康乾时期的大兴文字狱和对历史典籍大规模、毁灭性的焚烧。
清代的“文字狱”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十分罕见、中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行为。据历史记载,在康乾时期,因触犯文禁而被肆意屠戮的文士和流放关外(著名流放地如宁古塔)的士人竟高达成千上万,仅乾隆一朝,各种类型的“文字狱”案件就达一百余起,几乎占了整个清朝全部文字狱案件的百分之七十。著名的有孙嘉淦伪奏稿案、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石卓槐《芥圃诗钞》案、程明湮读史书批注案、魏塾读《徙戎论》批注案、祝庭诤《续三字经》案、戴移孝《碧落后人诗集》案,等等。这种种行为不仅严重制约和阻止了社会进步,更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导致明末难得形成的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科技发展景象,渐趋衰落最终彻底消亡,中国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死气沉沉的昏暗时期。
清代的“文字狱”是我国历史文化上的一种浩劫、一场文祸,不仅对当时、更对此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文字狱频兴,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
3.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国家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自觉的时代表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都是文化自觉不足的表现。文化自负必然导致妄自尊大和盲目乐观,而文化自卑是对外来文化的一味赞许和盲目追随。归结起来,文化自负只关注传统文化的存量而忽视创造性转化,文化自卑则因忽视文化存量而丧失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而寄希望于把外来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对外来文化囫囵吞枣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洋买办”,为别国在中国进行文化扩张推波助澜。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树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就必须摆脱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的不良心态。
中国是一个文明、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样也滋养了世界文明、润泽着世界其他民族,是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所共有的精神养料。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文化资源只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国。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强、甚至显得弱小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措施不力。
因此,我们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确立文化和文化资源转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刻挖掘,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潜在动力和和巨大潜力。
《易经》中“人文化成”的观点,是汉语中关于文化含义的最早记载,也是历代政治家经国济世的基本策略。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传续、生生不息、力量渐增的根本动力,主要来源于我中华先民所创造的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化成”智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之魂,文化的力量是所有文明成果中最持久、最强大、最有创造性、也是最具颠覆性的。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助力和源泉,同时也将伴随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今天,对致力于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的中国来讲,理应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面旗帜,充分发挥“人文化成”智慧的创造力,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并使其成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文化遵循。
当然,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项为国家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铸魂工程,是一个需要十数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和接续奋斗的系统工程,自然应该从教育、从基础发力。
二、母语的价值属性与化育功能
母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体语言,也称为第一语言。它是一个人自牙牙学语就开始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语言。毫无疑问,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语言文字在我国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发音,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母语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但也都伴随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进程。在我们国家的汉语言体系中,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这里所说的“道”,既包含了文明的发源、也涵盖着各类文明成果。可见一个国家的主题语言即母语承载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史。法国作家都德也说过:“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在母语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充分。母语既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或者说文明的载体,它对于涵养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怀、发扬民族传统,有无可替代的、强烈的凝聚力。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精神和情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续的浩瀚典籍中,处处体现着这种个性、精神和情怀。
中小学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有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中小学教育理应承担起光复和振兴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一种语言,是世界的共同财富。在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其声调的韵律美、字体结构的形象美以及音形意体无处不在的文化美,滋养了中华民族的躯体和灵魂。
阅读是吸收母语乳汁的最好方式,是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立足课堂,让每一个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孩子在母语课堂上,发现母语的真、母语的善、母语的美。让母语润泽师生的精神成长,让母语渗进学生的灵魂与血脉,为学生奠定一生的“精神底色”,是中小学教育、尤其是母语教育的基本目标。
1.母语的价值属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人的文化修养,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知识能力并重、教文育人兼顾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特征,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侧重思想性、时代性、丰富性、可接受性,强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特别是古诗文经典篇目,通常是完整的、未经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优秀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华文化的DNA存活在汉语的字词句篇中,这也体现出母语的强大功能和价值属性。当然,这里的“中国特色”体现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全过程。
经典课文的功能,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所承载的文学、文化内涵。如果说“以文载道”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传统,那么“以文化人”就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无论“以文载道”,还是“以文化人”,都是语文教育的特质,既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文化自觉,灵活施教,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甚至于接受方式等,在学生有所感受、体验、反思的基础上,作适宜的引导,使其获得文学、文化素养方面真正的提升,在头脑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2.文化属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曾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应该是“文化”一词在汉语言文化典籍中第一次出现,这里的“文化”是指以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其意涵已与当今“文化”所指十分接近。但要追述文化的含义,先秦典籍《易经》早已有之。《易经·贲卦》之《彖传》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以“人文”而“化成天下”,即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以教化天下苍生。此处“文”与“化”虽未连结成词,但已有当今“文化”所指之意。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如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千百年来,富含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和思想光辉的名言警句,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特质。
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为培育和涵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第一资源。不论是人学思想还是人文精神,没有哪个学科像语文这样无处不在。语文教材中既有强调明“人伦”、讲“中和”,求“致和”,蕴含着协调人际关系、讲究心态平衡的深刻思想,也富含天人合一、爱国主义、君子文化、礼仪文化、尚贤文化、忠孝文化以及人道主义等丰富的人文精神。作文教学中则坚持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强调人的自我修为、自我提升,注重人的道德自律与自觉。在语文教材和学生作文中,随处都有苏武啮雪苦节的坚守、玄奘舍身求法的果决。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这些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语文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汇集、传承、演化、激荡,构成了语文教育实践中独特的文化景观。
3.母语的化育功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语教育。没有了文化传承和理解,母语教材就成了一些没有生气的、静态的字词句堆积,母语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语文的育人功能就无从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文化传承和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并未得到实际的、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中文化传承和理解的目标并没有有效落实。一则因为,近代以来文化自觉的缺失,文化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导致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大多被冠以封建主义文化受到批判。二则因为,对语文育人功能认识的不足及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片面教育观的影响,语文在国民教育学科体系中表面地位重要,但实际处境尴尬。在应试教育大潮中,语文学科因为难以在考分上大幅度拉开差距,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也备受质疑。三则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与理科化教学一样的标准化、程序化教学模式,语法分析代替了形象感染,抽象社会学的说教代替了人文崇高美的鉴赏,零敲碎打代替了艺术整体的把握,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代替了心灵世界的感悟,文章本质属性固有的灵动韵致和母语的教化功能几乎扼杀殆尽。这种现象目前虽有较大改观,但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忧。
实际上,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所在。说到底,母语教育主要应该体现人文属性,强调的是人的心灵滋养。“授业”“解惑”的目的在于“传道”,语文教育中要传的“道”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道”离开了传承,就会形成文化的断层,让人丧失民族自豪感,丧失创造创新的基础和动力。2006年3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记者说:“要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执着地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必须了解中国人对古代文明的那种自豪感,这是激励现代人去振兴民族的历史动力。”“中国的发展变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推动的。”
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和理解”的基本指向就是要让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固民族复兴之本,铸民族精神之魂。
4.母语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教化,教化的实现主要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主要的途径就是语文教育。但是,近代以来,语文教育道路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全盘西化”思潮一度甚嚣尘上,语文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被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失地”、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中“失声”、文化传承在教育争鸣中“失语”的现象十分突出。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语文教育历来有着优秀的传统,也从来不乏远见卓识之人。光绪29年(1903)11月,晚清最为重视教育的大臣张之洞奉旨参与重订学堂章程时,在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的同时,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作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和洋务派代表人物的张之洞,之所以强调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不是基于文学兴趣和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出于一个在朝重臣的历史责任而提出的,他是看到西学大潮来势十分凶猛,担心吸收转化方式不当而导致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失落。张之洞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的这个立场曾备受洋务派的批评,但是今天看来颇具预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母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确立本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立场,它是一个民族固本铸魂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在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上的优势,首先体现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这个国家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和能够培养一代什么样的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和生死存亡。
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课程改革着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在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的关怀下,2017年9月新学期,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部编本”统一的语文教材,结束了“一纲多本”的混乱局面。新语文教材将汉语拼音从第一单元调至第二单元,增加了不少“童谣”和古诗词内容;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意识。这是教材编写和使用的一次重大变革,目的就是要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同时强化与时俱进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培养有中国优秀文化根基的世界公民。
此外,语文教育还有一种优势,就是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代教育重视对圣贤人格的培养,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传统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圣贤文化。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并注重通过传统的伦理道德化育人心,从而促使人心向善、耻于作恶、走向和谐。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汲取的有益经验和教育智慧。
三、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使命担当
《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 《学记》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大意是:善于歌唱的人,能感动人心而使听者跟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启发人心使得学习者遵从他的意愿来学习;这样的人,言辞简约而通达,含蓄而精微,少用譬喻而使人明白,这可以说是善于使学生跟随其志向来进行学习。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这种境界。但要使人心跟随,不能仅靠善于启发和言辞简约通达,还要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的感染力量。因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充溢着人文情怀、充满了文化魅力的文化人。这既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角色内涵,也是作为民族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的文化标识。
1.语文教师应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播者。语文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语文教师的备课活动实际上就是文化探究活动。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并形成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因为如此,语文教师的生活,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活。语文课程是直击心灵的课程,语文教学是塑造灵魂的教学。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这是母语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来概括语文教育的内容,虽然不是很确切,但是说出了语文教育必须包含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行为本质上都可以视为文化行为,甚至可说是一种文化创造行为。语文教师的备课,离不开对文本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解读,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研习文化经典,并借助自身经验围绕文化经典进行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究文化内涵、获得文化滋养的过程。
具体到识字教学,依然离不开汉字结构、形体蕴含的文化信息。以词汇积累为例,每个词语,其实也是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一种概括。可以说,汉语中每个汉字、每个词语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一些词汇则直接就是某些特定民俗文化的概括,依据信息传播中某些词汇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传播者的文化认知,了解其文化习俗。比如“社饭”这个词,就是湘黔地区的一种民俗,至今仍然保留。再如“火把节”(农历六月廿四日),就是彝族的一种文化习俗。与此同时,汉语每个句子的结构也都有着严格的表达方式,这种约定俗成,就是民族文化的深刻印记。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备课就是学习文化经典,教学就是阐释传播文化。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韩愈说的“师者”主要就是语文教师,而语文教师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也都应该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内涵。可见,语文教师的双肩所担当的是民族大任、是时代重托。
2.新时代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那么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就是这片精神沃土的守护者,语文教师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守土有责,就是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文化碰撞中保持定力,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探望师生时曾谈到:“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总书记的话并非临时起意泛泛而谈,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远见卓识。
守土负责,就是要切实贯彻习总书记的要求,肩负起引路人的角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引路人”,既是对教师新时期工作职责的定位,也是新时代语文教师角色的应有之义,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教师职业和角色的高度重视,是对教师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
守土尽责,就是要切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推己及人,以自信塑造自信,以自信激发自信,不断增强师生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共同夯实文化强国的根基。
习总书记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总书记的讲话点明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也为教师增强文化素养指出了方向。就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种形式的知识:一是价值之知,如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道家的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佛教的慈悲、普渡、因缘果报,等等。二是事实之知,如中国历史和科学著作中关于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三是形式之知,如汉字、汉语以及通过汉字、汉语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艺术形式、民俗习惯等等。可见,单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而言,不仅要储备传统文化的“形式之知”,更要通晓“价值之知”和“事实之知”,而这也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准备。至于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亮起来、强起来,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次历练、一次洗礼。
3.语文教师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文化自信源自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意味着对所推崇文化的深刻认知和充分认同。语文教师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人,是中华文化和典籍的传承者、解读者、传播者。语文教师的文化自信心态,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学校乃至整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确立。10多年前,对汉语重要性的认知一度跌到了低谷,网络上一篇《汉语写给英语的一份投降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下,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语文教育正在迎来近代以来最好的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各种各样的“国学班”在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终于走出了“向英语投降”的尴尬处境,“汉语热”不断升温,语文和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正在被整个中华民族逐步认识和认同。
语文教育迎来了好时代,语文教师面临难得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时代背景和时代课题,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时刻保有新时代“文化人”所应具备的文化感染力,把自己定位为、并努力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会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一个界定,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列举了十五个方面的思想和理念,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习总书记列举的思想和理念,主要来自中国古典文化典籍,阐释这些思想和理念,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深入学习领会,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挖掘和阐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语文教师作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必须在认清我国文化优势的同时,直面我们在文化发展中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紧扣时代脉搏和时代要求加以继承和创新,自觉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民族重托与时代责任,为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教育艺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