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共同构成我国教育体制的三大部分,其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育体制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在我国初中教学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对初中教学依然有着严重影响。我国目前的初中德育是以思想品德学科为主进行展开的,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起珍爱生命、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爱国奉献和知法守法的基本道德素养。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所占比重依然不大,而其他学科的教学仍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试能力为主,这就导致初中学生的德育过于形式化,教师教学重视力度不够,没能达到德育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智力重视明显高于对道德水平的重视。
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程“笑迎新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由于课程的分值比重不大,所以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掠过,对内容学习不够深刻,对于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到初中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二、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通过情境教学,加强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不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以及良好素养的培育。不同于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德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真挚的交流,在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德育时及时地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地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案例: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认识新自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和“自我新期待”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的情感语境,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道德素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道德素质。
2.扩大德育教育的学科渗透范围。在我国当前初中德育中,思想品德是主要的教育学科,但该学科的分值比重不大,没有语数英的基础性地位。为提高初中德育教育水平,培育学生的核心道德素养,我们应当适当地扩大德育教育的学科范围,在语文、历史、英语和地理等学科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些科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育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道德素质基础。
教学案例:在初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加大对语文和历史等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如,在语文课文《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强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良好的规范意识。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新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对“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学习,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秦汉时期灿烂的文化历史,通过视频短片的放映,更加了解丝绸之路和我国的疆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的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道德素养,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