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借他山之石
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其《谈作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八》)中写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所以说模仿并不可耻。”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指的也是一种模仿的境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已经开始练习写作,但是他们的文字功底还比较薄弱,要想写出更出彩的文章,提升写作能力,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学会模仿和借鉴他人的写作,巧借他山之石。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要允许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模仿的点是多样的,比如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仿写,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结构的仿写,等等。
在讲授小学五年级上册《浙江潮》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语句:“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令人惊心动魄。”笔者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比喻手法,进行随文练笔,有的学生写道:“那头野牛越来越近,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猎人,牛蹄踏着地面,蹄声如同急骤的鼓声一般。”笔者觉得仿写得非常好。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可以从范本中吸取写作的精华,锻炼写作的能力。
二、挖掘生活之源
生活是作文之源,脱离了生活的写作就好比无根之木,不接地气,也必然缺乏感染力。纵观世界各国的伟大作家,作品中都有着生活原型,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才能引人共鸣,流传至今。因此作为老师,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一定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之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用写作表现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活泼的文章来。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是否犯过错误呢?我们是否承认过错误呢?给大家10分钟,每个人写一段自己是如何向别人承认错误的小文章,我希望大家写真实的故事。”同学们充分展开回忆,进行写作,有的写向老师承认错误,有的写向父母承认错误,还有的写向同桌承认错误,还有个学生写“向家中的小狗承认错误”,因为他不小心把小狗的房子给弄坏了。这些来自生活的鲜活的例子,为学生练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生活处处可以成文,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三、突破藩篱拘束
中国教育有一个通病就是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教学,而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很多教师在开始作文教学的时候,会给学生设置很多标准,把许多成人自以为是的“价值”和“意义”强加在他们头上,比如很多教师要求写作必须有高尚的中心思想,还有的教师要求写作必须采用总分总格式,等等。这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的写作设置了一道藩篱,约束了自由,也就约束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笔者认为,成人有成人的写作方式,孩子有孩子的写作方式。教师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有的时候不要设置太多的约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作,让学生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嘴里想说什么就写什么,确保每个孩子的文章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东施效颦》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对“东施”的评价,有的学生写道:东施不自量力,不看自身条件,就盲目效仿,结果被人耻笑。然而也有的学生写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追求美丽没有错,勇气可嘉。再比如讲授古诗《出塞》时,笔者一 开始没有讲解古诗的含义,而是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用现代文描绘古诗中的意境。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纷纷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出塞》。
四、搭建展示平台
作文之所以难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或者不感兴趣,作为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热爱作文,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尤其是要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给每个学生一个目标、一种动力。笔者曾在班级内部创办了《作文周报》,每周一期,汇集学生在随文练笔中的优秀作品,然后印成铅字,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带给家长,这种目光的聚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力。
总而言之,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并创新随文练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去写就五彩的世界。
(作者单位 福建省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