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梦想———制造机器人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用这句歌词形容高桥智隆非常恰当。五岁时,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机器人———用肥皂盒做的小机器人。虽然机器人不会动,但对一个五岁孩子来说算得上力作。他深受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影响。在读了漫画书后,他发现书里不仅有阿童木,还有很多充满魅力的机器人以及各种制造机器人的场景。年少的他暗下决心:“原来机器人是人造出来的,我以后也要从事这样的职业。”
当然,高桥智隆并非只对机器人感兴趣。年少时,他对科技、机械感兴趣;长大一点儿后,又对很多事物产生兴趣。他爱上遥控车、喜欢钓鱼,有一段时间还迷上滑雪,还喜欢改造汽车等。大学毕业时,他发觉自己想成为工程师,想回到自己对机械等产生兴趣的出发点———制造机器人。这是一直伴随他成长的梦想。
京都大学毕业后,高桥智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其实,早在大学期间,他就申请了一些专利,发售一些利用自己的专利做出的机器人。同很多创业者一样,他觉得要想实现梦想,必须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才行。于是,他建立了制造机器人的公司RoboGarage。
2005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RoboCup在日本大阪举行。此前,大阪大学的石黑浩教授邀请高桥智隆加盟项目小组。他们与其他四家公司联手,共同开发仿人形机器人参加比赛。他们开发的机器人先于2004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大赛中获胜;2005年,在大阪大赛中获胜;2006年在德国,之后在美国,2008年在中国苏州———他们取得五连冠的惊人成绩。
高桥智隆说,他把所有的经验都运用到了机器人制作中,无论是外观设计、试行启动机器人时碰上的问题、人对机器人表现的反应,还是通过制造机器人结交的同行,如石黑浩教授……对他来说,这些都是莫大的财富。
在一步步优化机器人制作的过程中,高桥智隆发现很多对人类来说稀松平常的事情,对机器人来说却非常困难。例如步行,就是一大难题。人类即使在凹凸不平的路上也能照走不误,不会摔倒,碰上障碍物可绕过去;而这些动作要让机器人来做,着实不易。人类很自然就能完成的一个简单动作,也需要赋予一定的工作原理才能让机器人得以实现。越是人类无意识状态下的动作,对机器人来说越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高桥智隆表示,既然确定要做交流型的仿人形机器人,首先在外观上要亲切,其次是动作上尽量与人靠拢。与人类相比,一旦机器人有什么不自然的动作,就会失去亲近感。所以,机器人的步行姿势甚至爬起来的姿势,都要自然。本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一般机器人大多是屈膝步行时,高桥智隆的机器人则是先伸直膝盖,再屈膝前进。这与人类的步行姿势很接近。
对于“仿人形”,高桥智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将人类的基本外观与人类的交流过程进行简化,最终让机器人承担交流作用。交流未必需要外表上像人,但一定要够可爱,看上去值得信赖。
至今,高桥制作了很多款小型机器人,而且越来越小,有陪宇航员飞上太空的,也有可以放在口袋里的。高桥智隆希望机器人通过与人交流,收集人的行动和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再给人以建议。他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担当枢纽作用的机器实质上是智能手机,但其功能和作用很受局限。
高桥智隆的下一个目标是造出能取代智能手机的小型仿人形机器人。他认为,机器人应该服务所有人。
宠溺的眼神就像父亲凝视女儿
在高桥智隆看来,机器人是一个新兴领域,不容易进行分工。
汽车诞生之初,便是一个人在自家空地上手工制作出来的,机器人也同样。现在,制作汽车需要的技术、工序都已经很清楚。所以,可以分工,而分工是摸索后形成的。制造机器人处于最初阶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需要一个能理解所有工序的人,运用其经验、技术,在外部的支持下独立完成。
虽然高桥智隆和很多家企业合作,但如果民主地听取众人意见的话,可能最后做不出一个好的机器人。于是,他宁可选择一个人做判断,在一个统一的产品概念下,独立完成制作全过程。
高桥会托着腮,耐心而温柔地跟他的机器人对话,宠溺的眼神就像是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顿时,你会理解这位宁可选择单兵作战的教授对于他的机器人有着怎样的执念。正因这一执念,他会对与之有关的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外观、构造、价格、包装设计等,他都要一一过问。这或许是追求梦想之人筑梦途中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高桥智隆说:“我之所以会走上制作机器人的道路,是因为小时候玩过拼插玩具,有过各种手工制作的经历。这些经历有必然的部分,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让我对机器人产生兴趣,也让我掌握了机器人的制作技巧。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孩子们没有必要都成为机器人专家,但机器人是孩子们容易感兴趣的领域。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五岁时与机器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高桥智隆将制作机器人变成自己最爱的事业,用想象力和激情搭建一个机器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他,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有温柔对待机器人的孩子、老人、男人、女人,还有他从五岁至今从未改变过的梦想。
Robi法眼看AI
高桥智隆与他的机器人Robi
高桥智隆制作的最著名的一款机器人是Robi。它身高34厘米,重1千克,能听会说8种语言。
他讲述了Robi的制作过程:“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制作一个像‘铁臂阿童木’一样的机器人,并且可以作为商品让大家买到。先是画草图,同时思考机器人零部件的形状、外形设计等。至于如何制作零部件,我一般切削塑料或金属,或先做出个木头模型,再用木头模型将塑料成型为零部件。这样,将我做的所有零部件和马达、电池等组装起来,再输入程序,进行动作测试。一个小机器人成型后,我再与相关公司合作。他们再将我手工做的机器人拆开分解、扫描零部件,获取数据后做成铸造金属模具,将其制作成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制作过程,都由高桥智隆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