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移栽概述
育苗移栽能有效缓解多茬作物接茬矛盾,较好地解决生产季节矛盾,提高土壤复种指数,可保证作物的综合效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移栽已成为继免耕法、精密播种之后的又一种植方式的重大变革,尤其是钵苗育苗技术的日渐成熟,为作物移栽机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调查,重庆市油菜生产成本逐年攀升。长期以来,油菜移栽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4,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如果推行机械移栽,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油菜种植收益。同时,机械化移栽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灾抗逆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保证作物稳产增产。
二、移摘机结构原理
本文介绍的是鸭嘴栽插式移栽机,其工作原理如下:机器工作中鸭嘴式成孔装置在土壤中形成栽植孔,通过输送装置将幼苗投入到鸭嘴式成孔装置中;鸭嘴刺入土壤中后张开,将幼苗载入形成的栽植孔,进行覆土与镇压,完成钵苗的移栽。该装置可同时完成成孔与栽植幼苗两项工作。工作部件主要由鸭嘴式成孔移栽部件、载苗部件、送苗部件、覆土镇压部件、行走部件、浇水部件、操作平台及机架等组成。成孔移栽部件主要有鸭嘴、鸭嘴支撑、复位弹簧、定位链轮、链条、张紧装置及驱动回转盘等。
该类机型一般在土壤疏松细碎的翻耕地上作业,同时配合吊蓝(杯)式送苗机构等完成栽植作业。吊杯在栽植过程中对苗提起扶持作用,直立度较好,可以进行膜上移栽,但其对幼苗苗龄和外观形状要求较高且机构较复杂,因此喂苗速度不能过高,工作速度受限制。
三、试验研究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研究检测整机的结构合理性、垄高自适应机构对栽植深度合格率、栽深变异系数、直立度合格率,以及埋苗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本移栽机适应各种类型的幼苗,对无土幼苗的适应性稍差,对钵盘幼苗适应性最好。本次试验选择带基质的10×20规格的钵盘油菜苗,苗高小于15cm(基质底端至芯叶的高度),苗龄为30-40天,两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最大苗冠直径为6-8cm。
试验田为经犁耕,晒田半月后旋耕、起垄的旱地,垄高为26-30cm,单垄长度为50m,地表湿度10.5%。
试验方法。试验测试按旱地栽植机械的国家标准进行,连续移栽200株幼苗后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和计算。
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过程中按栽植机构的使用与否判断该机构对相关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所示。
四、结论
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改进后的移栽机栽植深度合格率较好,直立度合格率达93%,埋苗率降低至3.5%。(2)该小型幼苗移栽机对含水率<20%的平整土地适应效果较好。(3)该机需要用带土钵苗。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试验,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移栽配套设施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统一标准。制钵、育苗与移栽自成体系,环节相互分离,未能实现相互匹配。其研究开发各自独立,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难以形成标准化、系列化和规格化,从而导致移栽机械的研制没有标准可循。
农机与农艺发展相脱节。移栽机械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制钵、育苗、土壤耕整再到秧苗的移栽,涉及多个环节,不同环节的农艺要求具有其特殊性,使得机械作业不能与之很好的适应。国内与移栽相配套的育苗技术和设施非常薄弱,且西南丘陵地区土壤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栽植制度与栽植模式复杂多样,加大了移栽机械与农艺要求相结合的技术难度,严重制约了旱地移栽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