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位于武汉市,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5508人。
据介绍,武汉理工大学现有食堂(餐厅)18个,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就餐座位约12000个,有800余名炊管人员在食堂一线为师生服务。学校食堂目前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配套,学校餐饮基本实现了“四化”——就餐环境舒适化、烹饪加工精细化、经营品种多元化、菜肴时尚特色化。
如何确保学校近6万名师生的正常伙食供应,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呢?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党委书记赵高山总结的六大机制很是到位。
一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机制。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的四级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学校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其是履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主体责任的组织协调与办事机构,挂靠在后勤集团,下设办公室,按照学校设领导机构,机关处(室)为成员单位,附属单位设监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站严格落实划区分片、建档造册、定期检查、专项整治和严肃问责等制度,实施全员监督、全时监控、全面覆盖,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和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珞南食药所做好食品安全方面的有关工作。
三是建立食品药品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由食药工作站牵头组建了校内所有食品药品经营点,包括门面出租商铺经营户的网格化电子档案,配合食药监管部门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杜绝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
四是建立单位内控三级管理机制。采取三级检查,各个食堂档口日查、饮食服务公司周查、集团总经理副总经理带队月查,月度会议上通报检查情况,实施奖惩并进行整改。
为保证食品安全,武汉理工大强化食材源头管理,实行食堂大众物资公开招投标采购制度,引进有信誉、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供货商,建立和完善《食品采购索证制度》、《食品原材料采购查验制度》、《库房验收制度》和《采购记录制度》,严禁无牌、无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物资进入食堂;建立完善的食品留样制度,将需要留样的菜品按卫生执法部门的要求每份留样至少100克,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留样记录齐全;实行食品添加剂记录台账制度;每日实行职工晨检制度,保证健康上岗。
同时,食堂管理严格实行“五常法”管理,即常归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涵盖了食堂总体环境管理的方方面面,使食堂后台管理焕然一新,从前厅到厨房、从主食到副食、从毛菜到净菜、从半成品到成品、从物品到食品、从荤食到素食,均标识明显、摆放有序、整齐划一,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为食品安全筑起了安全防线。
五是建立学校集团二级投入保障机制。学校加大改善食堂功能性的投入,如投入近200多万元,对后厨全部拆除,重新改造,改善了加工生产环境;已投入160万元翻新食堂木制新桌椅1450套,进餐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打造阳光厨房,创建一流的学生食堂;投入70多万元对所有加工场所、仓库、售卖间等关键部位进行电子监控改造,部分食堂可以通过明厨亮灶屏幕看到食堂操作间生产加工的实时场景,一方面接受大家的监督,另一方面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年投入10万元定期“灭四害”,还自筹资金在食堂安装70余台灭蝇灯,加工间环境卫生得到了保障,食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六是建立学校和政府食药监督职能部门有效的联动机制。今年6月14日,武汉理工大学组队参加了武汉市洪山区珞南首届高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尝试第一次区校合作活动,既在学校进行了普法,也对相关企业员工进行了一次培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类似的区校联动已形成常规化工作,武汉理工大经常积极配合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珞南食药所的工作,参加其组织的培训学习,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讲活动,开展联合执法,有力地提高了执法效率。
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先后荣获全国百家诚信示范单位、全国食品与营养示范校园、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食品年会普法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饮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生最喜爱的校园餐厅等众多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大力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使广大师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共同筑起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