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2018 China Auto Forum, Mr. Wang Gang, vic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gave a speech titled as “Developing in Reforming, Growing in Openness and Becoming Stronger in Innovation—New Era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energy Vehicle”.
[编者:2018中国汽车论坛-主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作了题为“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壮大——新时代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思考”的长篇主旨演讲。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作主旨发言尊敬的会长,各位朋友们,在座的许多人都是老熟人了。在今天召开 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来自各国和各方面的朋友们都会对汽车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刚才齐竹泉先生说他是汽车门外汉,我觉得他讲得很深刻,代表了社会媒体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看法,很值得我们汽车人共同思考。我们国家和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4月25日(昨天),10多年来我第一次有机会比较全面地看了一下车展,有很多感受,这几年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有3个印象:第一,中国汽车发展的质量正随着时代发展走向高端;第二,全世界汽车业发展正在承担我们(同样)的使命,即优化能源机构、应对气候变化,使汽车更适合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全社会对汽车的期望越来越大,汽车对生活的嵌入越来越深,说明了社会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汽车发展的时代。所以,针对本次论坛议题,我想从个人感觉和经验上,主要谈一谈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一步一步壮大;也即,主要讲一讲新时期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思考。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
可能是从21世纪初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这期间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汽车人的努力。到现在我还一直在回顾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汽集团时讲过的一席话:“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不能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从这些年的实践也能看到,当时习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汽车行业发展的路线图。对此,我谈2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较快。回顾2017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到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世界能源组织经常跟踪统计的20个国家)的生产总量已超过142万辆,其中中国销量约为77.7万辆(有的说是77.9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340万辆,其中:中国160多万辆,占比逾50%,为节能减排、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从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来看,纯电动公务用车占了近80%,商用车占了21.5%(18.4万辆)。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商用车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2018年1—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4万辆,由于2017年初产销量较低,所以同比增幅高达15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都达到比较高的发展速度。
二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零部件研发取得突破。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动力电池关键技术进步较快,动力电池指标稳定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260 Wh/kg,价格2元/Wh以下,有的约1.5元/ Wh。驱动电机关键部件及共性基础技术进一步突破,如IGBT、稀土永磁材料、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等取得显著进展,重量比功率超过3 300 W/kg;电机峰值效率≥97%,高效区≥80%。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超过2.0 kW/L,双极板的研发和批量化取得原始技术创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部件和集成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引人注目的还有,多个品牌的网联车逐步上市,取得了好的市场业绩。昨天(4月25日)看了一下,新上市的车基本都实现了第一步的网联,车联上了互联网;但要真正实现(进一步的)车联网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万钢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和全方位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体系的建立,包括研发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市场拓展机制相应的政策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等。这些创新态势促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12年,国家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有大概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到2020年,要达到200万辆的年产销量和500万辆的保有量。
坦率地讲,从2010年开始,从公交、出租领域开始推广电动汽车的时候,进展还是很坎坷的。一直到2014年底,我们总的运行车辆也就15万辆左右。当所有的政策全方位实施落地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5年( 销量)已达到47万辆。这告诉我们,一个产业光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全方面的推动,需要从技术建设到市场建设,一直到市场氛围的建设,媒体的支持也十分重要。
我算了算,要达到200万辆产销量,还需要汽车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算一算,2017年销售77万辆,比2015年大约翻了一番;2018年,从现在的销售势头来看,达到100万辆基本没有太大的担心,也就是说相对2016年又翻了一番。但要达到2020年的200万辆,还需要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也就是说,只有隔年翻番的速度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当时这个规划还是很有勇气的。但是我想,国家制定这个规划本身,就是全社会统一思想,而这个过程就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条件。国家有关政策明确了纯电驱动产业化战略和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全球类似声音,以及多边/ 双边合作
我们近几年看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正在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2016年,有的北欧国家宣布从2030年起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挪威是第一个要停止销售,后来瑞典等其他国家也提出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计划;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印度等,也都逐步表达了要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政治意志,同时也在制定相应的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不少国家的有关宣称属于不确切新闻或假新闻,笔者注)。
比如,大众集团提出了升级2025,发布了 Roadmap E计划,从2019年开始实现全系车型的电动化。丰田是这方面的一个尖兵,提出203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其目标也相当高。其他如宝马、奔驰等,也分别推出了它们的电动化车型,这次车展上我们也看到了。
在大趋势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来就是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来就是融合在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中的,且起到了应该起到的引领作用。在多边合作方面,我们2017年召开了第8届国际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20多个国家,相当于G20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共同研讨清洁能源的转型,其中,电动汽车就是一个重要方向。共同提出倡议,到2030年,有30%的汽车应该是新能源汽车,同时也拟定了各国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在各国共同合作下,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也在推进。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EF)中的燃油车及新能源车项目,以及综合应用项目。
在双边合作上,中国和德国发起建立了中德电动车联合研究中心;中美清洁汽车联盟以及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双方进行了多年的合作,共同研发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以及轮毂驱动,形成2+2模式。
对于多边或双边合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生产中。我特别收集了一下关于2018北京车展上一些合资品牌开发生产的电动汽车的信息,比如一汽奥迪的电动A6L,一汽大众的途观以及广汽的讴歌等一系列合资品牌车型,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下一步,我们还要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开放和创新,鼓励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我们的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池材料,也逐渐融入到世界国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网络,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商。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本身就是改革的重大措施。20多年来,在技术研究和市场推广中,实施了一批多边和双边的重大科技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创造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已经进入数十个国家;同时,许多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也活跃在中国市场,得到了政府支持和公众欢迎。中国已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们要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上的重要讲话,要行动起来。最近,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了有关汽车产业的一些开放措施,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放和创新将在新一轮的国家开放中起到率先与引领作用。
总之,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共同职责,各国汽车界都责无旁贷。我们希望在合作当中坦诚相待,协同创新,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新的发展策略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人们对汽车和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汽车界正面临着巨大的和更多的挑战。
第一,传统驱动系统将面对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降耗减碳和转型发展的要求,其转型压力要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
第二,现在我们的纯电动汽车发展很快,但还存在着很多短板,还不能全部满足汽车市场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新的方向和新的策略。
第三,我们的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充分,运营服务体系还需更加完善和灵活,因此要着力创新,包括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市场运营和商业模式。
第四,在未来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现有政策需要相应调整,相应的标准法规要加快制定,以更加适用于创新发展、绿色文明和普世普惠。
第五,新能源汽车要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这就需要我们更多重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度和国际合作。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上是从21世纪初起步,那个时候我刚回国,也是带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发展的梦想;当时国家启动了重大专项,聚焦于关键技术和动力控制系统、电控、电机和电池。“十一五”时期,加强了纯电驱动的产业化战略,进入新时期后确定了推动智能化、纯电驱动的发展方向。未来,要更加追求高效率,在电池性能上提高能量密度,提高功率。
面对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新的发展策略:
一是明确电动化、智能化新方向,创新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整车产品要在综合能效(高比能量蓄能、高比功率发电、高效率驱动和能量回收、智能化控制、轻量化车身等)方面提高质量。
二是提升“三电”核心技术,加强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高性能驱动和高效率能量回馈 、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
三是要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推进区域商业化示范运营,加快产业化进程,拓展燃料电池应用领域。我们现在推广的电动汽车中,大部分还是在城市运行。城市公交车辆只占一小部分,其中远程公交需要比较大的能量。为了满足远程公交车辆的续驶里程,可以用燃料电池驱动来代替蓄电池。
四是继续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包括梯次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汽车动力电池在退役的时候,并不是顺利结束,还可以在畜能电站用上很长时间,所以它的寿命是双周期,因此要做好梯次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使它的应用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补贴→退坡→碳交易
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政治层面,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我们一直说,财政补贴是一个手段,是为了汽车产业发展,也是弥补现在经济结构中,排放没人买单的缺失。为此,就需要对低排放、零排放的汽车给予补助。但在市场层面,这个补助有一个实施过程,也有一个退坡过程。所以,退坡以后,它相应的政策措施要研究,要建立一种长期的经营机制,最后走到碳交易过程。
近些年来,我国形成了一套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2018年以来,无论是交通领域,还是在城市建设领域,都有支持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记得,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当初,是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避免大气污染,从这个角度去深入,我们不能忘记初心。近几年,我国电动汽车在各领域所走的道路不一样,最初是从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公共交通领域切入,一方面带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一方面带动全社会对电动汽车的应用。最近出现的,共享汽车也可能会满足人们在出行方面的需求,减少私人汽车方面的负担;2018年以来,共享汽车尤其受到欢迎,同时拉动了电动汽车销售。其实,中国的共享汽车也有30万辆了,用户满意率正在逐步提升。内燃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
内燃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二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激励政策
第一,在完善充电设施等方面要建好市场。我们加强有关标准研究和制定,支持有关企业转型,特别是着眼新能源汽车的转型。
第二,要加强电力价格改革。2017年我去考察了国网,一个区/市只要实施了波谷电价,电动汽车70%以上的充电都会选择在这个波谷区间,这对电力部门非常重要。另外一个就是刚才所说,车用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
我们看到,我们的一些龙头企业投入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吸收社会参与,也就是用市场的方式。包括一些龙头企业正在部署新能源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特别是新能源设施。2018年2月11日,我国成立了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和燃料电池必将提速发展。
另外一个,大家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的变化。有关企业从过去单一的提供汽车产品的销售模式,正在逐步向产品、服务、充电、运营多环节组合的新型商业模式转变。
内燃机产业:要把压力转化为升级的动力
内燃机产业面临的转型压力最大,今后的法规会更严格,无论是欧洲、日本、中国都提出了未来汽车油耗的标准;同时,排放标准更加严苛。在技术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自从实施WLTC动态测试以后,对汽车的挑战是极大的。反过来说,这样的动态测试,也为能量回收提供更大的方便。混合动力具有广泛市场,但必须适应新的形式和要求,要把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第一,内燃机技术要以提高效率、降低排放为主线,在高水平的技术、高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先进的燃烧技术等方面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第二,电动化应成为未来内燃机转型升级的方向。这次北京车展,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内燃机电动化方向的转型升级。我觉得,研发高效率机电耦合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在跨界融合中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首要目标是安全、绿色、高效、共享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崭露头角。但大家需要关心的是,自动驾驶的产业链是由什么构成的。现在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智能交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开源开放平台的方式来推动核心技术向市场发展。
我们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目标首先还是以安全、绿色、高效和共享为目标。我很少谈无人驾驶,因为我以为,驾驶汽车是人们驾驭的一种体验,是人的一种追求;所以很难说不需要人驾驶了。但我们必须看到,有研究表示,现在交通事故80%来自人为因素,很多是疲劳驾驶和一时的疏忽造成的;而自动驾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我觉得,从技术来说,电动汽车是自动驾驶最好的载体,因为电动汽车是全面电气化,它的整个控制技术都比较适用于自动化发展。所以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实施,还要构建自动驾驶平台,实现开源开放,更加注重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已经按照要求建立了一些开源开放平台,比如百度自动驾驶平台,目标就是要把汽车产业和相关的互联网以及控制部分,结合在一起,用开源的方式实现健康的生态。第二通过产学研融合,促进关键部件研发,从智能终端入手,打通自动驾驶的技术链和产业链。三是加强车路网信息化连通,也即道路的数字化将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点。也即,每一个红绿灯,每一个重要的道路信息,都应该有它发生的标志,标明路况,才能够真正保证自动驾驶万无一失。所以,加快车路网信息化标准建设,是其安全运行的基础。
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稳妥地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使之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逐步进入市场。自动驾驶汽车的目标虽很难做到,但一定会实现。回顾过去,ESP、自动巡航等都属于自动驾驶技术,而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会为企业带来变化。所以这两者是互补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阶段性的替代作用,而自动驾驶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汽车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过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开发中成长,在创新中壮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过程。进入新时代,仍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新政策,发挥创新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并肩,锐意创新,发奋图强,实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目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虽然早,但整体实力和优势依然微薄。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供给质量,致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谢大家。
(注:本文系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略有编辑和删节;结构略有调整;文题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