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法律与生活

不能让无良“蹭”热点的人躺在家里数钱

作者:文/长安君
观点

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截图2018年5月6日,空姐李某某惨遭顺风车司机杀害案件让公众震惊的同时,有人却吃起了蘸着人血的馒头。

5月11日,知名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表了《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此文中,人性被淹没在色情想象中,看不到对逝者的尊重,看不到对凶手的谴责,看不到对公平正义快点儿到来的期待,看到的只是文字后面那洋洋自得的眼神盯着又一个10万+。

众怒如疾风骤雨:网友怒吼,“他们用文字,又杀了她一次!”“‘二更食堂’不仅吃着人血馒头,而且吃相难看,让观者作呕。”

“二更食堂”道歉,文章下线,网信部门约谈负责人,账号关停……

尘埃落定,愤怒终会归于理性,斥责终将被反思替代。当自媒体和它所承载的信息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就如同远古的农耕社会接触到游牧民族,带来别处的风土人情、异域的高山深谷、不一样的人间冷暖,世界不再是足下的一方土地,人生不再是白驹过隙。我们对自媒体追热点有天然的期待,这是新闻规律决定的。而自媒体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商业运营为它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流量,成为那个让无数自媒体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有热点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市场和盈利。于是,热点事件成自媒体趋之若鹜的东西。

有评论说,“二更食堂”的这篇文章有违基本的生命伦理。自媒体既然带有“媒体”二字,就应当遵守媒体伦理,追求文字的社会价值。这话很对,媒体伦理的自律是一种共识,是媒体在跌跌撞撞的发展中由自己总结出来的,关系着生死存亡———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业的发展在美国如火如荼。在追逐新闻价值过程中,出现了一股“黄色新闻”浪潮。这个黄色新闻并不是指色情新闻,而是指渲染和编造有关色情、自杀、灾祸、暴力、犯罪等刺激性内容的报道。然而好景不长,时任美国总统麦金莱遇刺身亡,人们当场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了一份《纽约新闻报》,而这张报纸上恰恰刊载着鼓吹刺杀总统的文章。这份报纸因此身败名裂,最终破产关门。

从此,媒体伦理成为媒体自己戴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仅追求“新闻价值”只有死路一条,更应该追求的是“新闻的价值”。显而易见,伦理道德挡不住一些人“no zuo no die”的脚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手的时候。这时候,还有制度的底线,这个底线保护着读者用户的道德需求,也呵护着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耳朵都能磨出茧的老生常谈。在“二更食堂”被网信部门约谈、要求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的节点上,更能看出制度约束的作用———在无所不包的网上,就如同现实社会一样,自由与秩序并存,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则是自由的保障。任何一个社会里,行为与言论都是有边界的自由。唯有如此,方能让逝者的背影在网络世界中不受玷污,让道德和良心有个温暖的归宿。(摘编自长安剑微信公众号)

法言

汉斯·凯尔森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汉斯·凯尔森(奥地利法学家)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

 

气枪案轻刑化:个案推动法治的范例

空姐遇害案:网约车安全之殇

保护未成年人,为他们创设清朗的网络环境

不能让无良“蹭”热点的人躺在家里数钱

雷同的刑事辩护词:两位律师诉争著作权

致命冲突 “悄然”而至的弑师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