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野生生物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全新世生物灭绝或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在过去的500年间,已知受人类活动影响而灭绝或已经在野外灭绝的物种接近900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估计,至2016年,近25%的哺乳动物和42%的两栖类动物濒临灭绝。从2006年至2016年仅十年间,被列入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数量就增加了51%,达到24307种。与此相关的是生物整体数量的下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显示,从1970年至2012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整体数量下降了58%,海洋物种种群整体数量下降了36%,而淡水物种种群整体数量更是下降了81%。
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由于物种间竞争、捕食、疾病或随机的灾难性事件,物种存在自然灭绝的情况。但是在短时间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却是人为的,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类的捕猎和捕捞大大超过某些野生动物的繁殖速率。这一原因造成的生物灭绝事件伴随着人类居住空间扩张的历史。化石研究表明,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曾在史前时期造成当地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灭绝。到了近代,动物的商业捕杀更是加剧了物种灭绝的状况,最著名的例子是渡渡鸟、旅鸽和大海雀。其次,生物栖息地和栖息条件的严重破坏。人类遍布全球各地的居住点和交通网侵占和割裂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栖息地内的物种数量与其面积成正比,碎片化的栖息地将大大降低其能够承载的物种数量。第三,人类的跨区域活动为入侵物种提供便利。河鲈鱼的引入造成了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灾难性的物种灭绝事件,湖中原生的300多个鱼种几近灭绝。入侵物种也可能传播对其他物种构成致命威胁的传染病。自1980年至2006年已经有34种两栖类物种被确认灭绝,88种几近灭绝。主要原因是由蛙壶菌引起的壶菌病大规模爆发。而蛙壶菌的传播与非洲爪蟾或美洲牛蛙的跨区域运输有关。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其生存和繁荣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其中气温、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氮磷循环、水循环、粮食生产等诸多条件的稳定直接取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根本性破坏,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人类也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除了生物多样性问题之外,环境危机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持续生存。其中威胁最严重、影响范围最广的是温室气体持续上升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N2O)、氟利昂及其替代物等,这些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畜牧业、农业化肥使用、某些作物的种植、化学废弃物等。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是多方面的:首先,台风、干旱、高温、极寒等极端天气出现频率的增加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直接的危害;其次,南北极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害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第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造成海洋酸化,直接影响珊瑚礁的形成,进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可能触发全球性生态失衡;第四,气候的剧烈变化远超生物的适应能力,加剧陆生物种的灭绝;第五,改变农业生产状况,某些地区可能因为温度升高而获得更多可耕作土地和更高产量,但某些地区的农业可能受到破坏性影响,从而引发局部的粮食危机。
臭氧层空洞也是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威胁。自1975年以来,每年春天(10月左右),南极上空都会出现平流层臭氧急剧减损的状况,仿佛在极地上空形成一个空洞。臭氧层能够有效吸收阳光中的紫外辐射,阻挡其对地表生物造成伤害,因此臭氧层也被称为地表生物的“保护伞”。研究表明,造成极地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合成的氟氯碳化合物对臭氧的化学催化作用。1987年世界多国签订“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控制生产和使用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化学物质。最新数据显示,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极地臭氧层空洞出现了缩减趋势。
环境危机还表现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从环境要素来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固态粉尘。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是典型的大气污染事件。而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持续雾霾,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氮磷化合物、有毒有机化合物、悬浮颗粒物等。其中氮磷化合物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直接威胁到水体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而有毒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毒害影响,并会随着水循环在全球范围产生作用。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大型油轮和海上勘探平台的原油泄漏对局部的海洋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土壤污染则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粮食安全,其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毒有机物、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等。
环境污染是全人类必需面对的问题。然而不同人群由于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不同,面临的环境威胁也不同。环境污染正在导致严重的环境正义危机。在美国大量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点被建设在黑人和少数族裔社区,大多数核废料处理设施被建设在美洲原住民保留地。最近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迅速恶化,这当然与其延续发达国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也与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关。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向落后地区直接出口有毒有害废弃物。1988年美国费城政府将15000吨有毒灰渣运到几内亚的卡萨岛进行填埋,导致该岛上动植物大批死亡。近年来,我国广东的贵屿镇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垃圾的集中地,当地居民在没有足够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大量电子电器拆解回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还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造成的,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也加剧了这一危机。人口增长将导致激增的粮食需求,使得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紧张,而目前农业用水约占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近70%,同时,粮食生产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对耕地的需求,而大量适宜耕种的土地又被城镇化和交通建设占用。通过毁林或填湖造田等方式新开发的耕地不但利用效率低,还会侵占本已岌岌可危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矿产资源是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矿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据估计,全球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将在几十年到百余年间耗竭,其中铜、铝、锡、锌、金、银等主要矿产将在未来几年内开采完毕。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也面临着类似的耗竭性危机,目前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石油储量仅可供人类使用45~50年,天然气可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降低了水、森林、草原等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的再生能力,使得资源和能源危机雪上加霜。
(本文作者卢风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杨系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海上森林 许志干 摄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