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绿色中国

孟雅男:传承吆喝叫卖守住京味文化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本期焦点人物: 北京正明圣达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团长 孟雅男

心灵独白: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还是坚持

孟雅男,一个出生在北京的70后,却对老北京的叫卖情有独钟,如痴如醉。年纪轻轻的孟雅男已是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叫卖项目第三代传承人。他还组建了北京第一支专业以老北京吆喝叫卖艺术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艺术表演团体,孟雅男带领团员及徒弟为老北京吆喝叫卖的传承工作作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

当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年轻团长孟雅男时,他看起来比节目中似乎更加消瘦,比起旁人,孟雅男话也很少,完全不能想象他最初是一名相声演员,孟雅男与高晓攀等人同为中国戏曲学院相声大专班2002级的学员。可一旦说起叫卖来,孟雅男却停不下来,谈话间随口穿插的吆喝,更显得韵味十足,神采飞扬。

叫卖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孟雅男头戴一顶黑色的中式瓜皮小帽盔儿,上身一件灰色中式长褂,下身穿条灯笼裤,脚上登着老北京的老头鞋,胸前一条蓝黑色的围裙,胳膊上再配上两支袖套,肩膀上扛着老式的条凳,手拿叫卖的响器惊闺,三声响动之后孟雅男小嘴一张:“磨剪子来”,这时,那响亮浑厚的老北京吆喝叫卖声震惊全场,老北京过去走街串巷的买卖人的吆喝叫卖的场景活脱脱呈现出来。

这是孟雅男在舞台上经常扮演的角色,而他实际的身份是老北京叫卖文化艺术团的团长,叫卖艺术的第三代传人。自打2005年跟着张震元老师学叫卖吆喝开始,他的肩上就扛下了“传承叫卖”4个字。

上世纪80年代,当臧鸿、张振元、张桂兰、卢志冬等一些民间艺人将老北京叫卖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加以恢复时,孟雅男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不曾想到日后他以此为志业,为一个艺术团的存活,苦苦坚持十余载。

从相声到叫卖

孟雅男出生于北京,跟爷爷奶奶待到7岁,孟雅男跟随父亲去包头上学,6年之后才返回北京。孟雅男从小喜欢唱歌,青春期变嗓后,开始跟着磁带广播自学马三立的相声。“那时为了学习一个段子,我经常把买来的马先生的录音磁带反复听上好几遍,甚至逐字逐句地记录。为了背段子,我经常要到夜里一两点钟才睡。”经过刻苦的练习,孟雅男在读小学时,就受邀到北京电台经济台表演相声段子。中学时,他又跟同学学习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在校广播电台和戏剧表演小组得到更多锻炼机会,成为同学们口中的“三立”。职高毕业后,孟雅男被分配到北京百货大楼工作。在新东安的老北京一条街,他被老艺人表演的双簧、太平歌词还有大鼓和单弦深深吸引,产生了拜师的念头。1999年,孟雅男拜相声快板表演艺术家王学智为师,正式学习相声。在北京的一些商场又工作了几年,孟雅男在2002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相声大专班学习,两年后毕业进入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工作。当时,孟雅男一边在电视台工作,一边还和师兄弟们去一些茶座饭馆表演相声。2005年3月,孟雅男被北京《法制晚报》上一则“女叫卖大王欲收徒”的新闻所吸引,热爱民间艺术的孟雅男决定学习叫卖艺术。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很快拜“女叫卖大王”张桂兰为师。

据圈内公认的说法,张桂兰的母亲李张氏为老北京叫卖的第一代传承人。作为落魄旗人的后代,家庭贫困的李张氏早年走街串巷,以叫卖“破烂换取灯(火柴)”为生。因跟着母亲跑来跑去,张桂兰小时候还叫卖过豆纸(厕纸):“谁买豆纸,谁买豆纸,一大枚八张。”上世纪80年代,从煤气用具厂退休后,张桂兰便经常去天坛公园锻炼身体,不经意间开始练习吆喝,很快被一起锻炼的人们称为“京城女叫卖大王”。拜师之后,孟雅男每天跟着师父,在天坛公园练习叫卖。

师父在教孟雅男的时候,往往给他讲些老北京的故事及民间传说。由于有扎实的相声基础,孟雅男学得很快。但两周之后,他开始觉得那些叫卖吆喝枯燥无味,渐渐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但之后的事情改变了他,也让他从此与叫卖结下不解之缘。

一次练习中,孟雅男提议为师父录制叫卖CD,为师父留存珍贵记录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以后听录音就行,不用再每天跟着学。就这样,向父母借了1万元钱,孟雅男带着师父走进了录音棚,一个下午便录制了82段老北京吆喝叫卖。为了省钱,孟雅男利用在电视台学习的知识,每晚夜深人静之际,将老师的吆喝音频导入软件,逐字逐句地听,听破音找毛病,并加入各种叫卖响器的配音,做录音的后期处理。

整整两个月,每天从晚上10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孟雅男在深夜一遍遍听着师父的叫卖声。那些韵味悠扬的声音,渐渐进入他的内心,在寂静无声的深夜,配合着当啷作响的响器,老北京的一幅幅画面不自觉地浮现出来,令他心驰神往。听录音的过程,让他对叫卖有了更深的理解。两个月之后,功力大涨的孟雅男,已可以随心大声吆喝,他辞掉北京电视台的工作,决心自此全心传承吆喝叫卖。

坚守艺术团

跟师父学了一段时间,孟雅男和师父商量,拉上师父的一些老朋友,一起组建艺术团,将老北京的叫卖吆喝搬上舞台。前期的筹备异常艰难,没有服装,大家凑钱买布,由几位老人轮流缝制。没有道具,一起出材料自己制作。而排练的场地,起初更多时候则在张桂兰老人的家中,或者小区的地下车库和天坛公园。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排练,2005年10月2日,首场叫卖艺术专场演出《老北京文化演绎》,在东城区第一文化馆的风尚剧场上演。为丰富演出内容,孟雅男邀请当年戏曲学院的同学,在演出上半部分表演京韵大鼓、快板、相声等传统曲艺,下半场则为张桂兰、张振元、赵荣祥等著名叫卖艺人带领20多人表演的《老北京风俗画》。大幕拉开,各式商贩伴随浓浓的京味儿背景乐,或吆喝或敲打手中响器从舞台两侧走出来,在一幅动态的旧京商贩买卖图中,宛如置身碧水蓝天、鸽哨悠悠的老北京胡同街巷之中。

除了资金与训练场地,艺术团最初的困难还在于叫卖艺人互相瞧不上眼的旧江湖习气。当时的北京,除了张桂兰,另有“京城叫卖真人”之称的张振元与号称“京城叫卖大王”的臧鸿,山头林立,互不服气。张振元本是二商局的国家干部,幼年跟随父亲学过箍桶手艺,由于对叫卖情有独钟,退休后仔细琢磨叫卖,主持中式婚礼,逐渐闯出名堂。臧鸿自幼贫苦,谙熟叫卖吆喝,后来还给电影《伤逝》《开国大典》《四世同堂》等几十部影视剧配音,更因1993年在南来顺小吃店开业时,为胡絜青即席吆喝一段“高庄的柿子”,而获得“京城叫卖大王”的封号。张桂兰与张振元素来不睦,为了演出成功,孟雅男冒着得罪师父的风险,专程前往张振元家中拜访,最终撮合几人一起来团演出。

2006年,在孟雅男的联系下,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得以进驻东城区第二文化馆,自此有了固定的训练场地。在张振元的鼓动下,京城一大批耍中幡、拉洋片、变戏法、唱京韵大鼓、唱单弦、唱北京琴书的民间艺人纷纷响应,成员一度达到80多人,臧鸿也在此时闻讯赶来。势力大增的艺术团,自此开始每年在龙潭春节庙会演出。而在文化馆的支持下,老北京叫卖艺术团也成为北京市优秀文艺表演品牌团队,而叫卖艺术也获批北京市第二批“非遗”项目。

然而,苦恼随之而来。由于外出演出的费用极低,一般只有每人每天100元的劳务费,更多的时候则为义演,艺术团的运作陷入困难。而几年来不断往里贴钱的孟雅男,面临养家的生存压力。2008年9月,孟雅男宣布退出艺术团,退团当晚,他接到张振元的电话。老人问他:你还想做叫卖吗?孟雅男回答:“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您等我信,工作找好后联系。”不久,孟雅男在一家影视公司找到一份编务的工作,同时他开始免费培训叫卖学员,并在年底与张振元再度联手,负责艺术团的排练与演出。

张振元、臧鸿、赵荣祥、武绪增、杨长河等老叫卖艺人,不但成为艺术团的核心骨干,也成为孟雅男学习叫卖的老师。赵荣祥告诉他:“雅男,你不能跟一个人死学,那就学死了。所有这些老师的吆喝,哪段好听你一定都要记住。”自此,孟雅男每听到好听的吆喝段子,都会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并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回去再翻阅可靠的资料加以验证,演出时只演记录在册的老段子。

2010、2012年,张振元、臧鸿两位老艺人先后离世,留给孟雅男更多的是温暖的回忆。他记得,张振元在病情恶化前,下楼反复摩挲叫卖响器,去世后又将所有老物件留给自己。而直到臧鸿去世,他才知道老人为什么演出时从不喝水,原来他很早便得了膀胱癌。老艺人的离去让他神伤,但也给了他力量:“一看到那些东西,就想到他们,这也是我这些年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老北京的市声

在今年燕赵文化节上,76岁的赵玉喜是众多吆喝者中年岁最长的一位。坐在木凳上,他一面吆喝,一面晃动着手中的惊闺,一脸快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多数团员的生存状态,有演出的时候凑在一起排练,没演出的时候则各忙各的。

除了表演叫卖,孟雅男还以老艺人的生活为原型,编排了《老北京那人那事》《什刹海轶事》《北新桥的故事》等多出话剧,去年还编创排演了大兴本土首部话剧《大兴忆事》,并出版了自己历经13年编注的关于叫卖的书籍。

孟雅男随口而发的吆喝段子,则正如京味作家萧乾在《吆喝》中所写,叫卖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地回响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一大早,先是叫卖大米粥、油炸果(鬼),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接着是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的展销。晚上“馄饨喂——开锅!”则是给夜行人准备的夜宵。当然,还有唱话匣子、打灵卦的叫卖。而单听叫卖,住在深宅大院中的人也能知道季节的变换。春天一到,卖的是大小金鱼、蛤蟆骨朵(蝌蚪);夏天刚到,西瓜和雪花落就上市了;秋天吆喝的则是海棠和柿子;一到冬天,冰糖葫芦和烤白薯便上场了。

孟雅男仔细研究每位叫卖老艺人的特点,融会贯通之后自成一路,每遇到懂行的人指出他的某段吆喝是受了谁的影响,他都特别高兴。张桂兰的吆喝声音绵长,富有韵味,最擅长的吆喝是酸梅汤和水萝卜:“又解渴来,又败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弄碗儿尝,酸梅汤来,不一味儿”,“又不糠来又不辣,五捆儿萝卜一边大,直不直来自个瞧,五捆萝卜卖一毛儿”。张振元的吆喝则带着乐,像讲笑话,代表作是吆喝西瓜:“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咧,沙口甜来,两个大来,吃来呗,闹块尝。”臧鸿的特点是大嗓门,穿透力强,赵荣祥的高音则特别高,杨长河会学日本人说话,上了年纪的武绪增走路喘气,吆喝出来带着自然的断口。

从刚开始接触老北京叫卖到现在,孟雅男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14年。14年来,孟雅男一直执着的在叫卖声里,寻找着老北京的市井风情和文化韵味。他说虽然2007年老北京叫卖已经被列入了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叫卖的传承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很多人都觉得,不就弄点服装吗?带一个瓜皮帽,搭一个白手巾,围上围裙,再喊一两嗓子,这就是叫卖了,其实不是那样的,叫卖它是有规律的,它也是有范本的,它不是说你瞎喊就可以得。你要弄叫卖,必须把它的声音真正的研究透了。研究透了之后,你再开始。

其实如果不是经常听,不少老北京的叫卖声,确实很难听得明白。而要把老北京叫卖学会、学好,学得像,就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而孟雅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叫卖艺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办免费的叫卖培训班。并首创了拼音教学法。

虽然我们不能断定孟雅男的拼音教学法是不是学习叫卖最好的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孟雅男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他很用心。在孟雅男看来,走进生活是叫卖最好的传承方式,而年轻一代又是最佳的传承对象。这几年他总计收了收了10个徒弟,其中最小的只有5岁。他说有这么小的孩子喜欢学老北京叫卖,他觉得很欣慰。用孟雅男的话说就是,你教了,他用心学了就是在很好的传承。这样慢慢慢慢,现在我的这些年轻一代的小徒弟们,都还吆喝得不错。你只要你用心教,包括这些来团里学的这些学员也一样。只要学,他都能学会。有年轻血液的,新鲜血液吸收进来了。老百姓就说这门艺术没断。有一个书法家,其实就是一个老先生给团里写了一幅字,叫,祖宗香火不断,叫卖艺术不绝,就是说这个东西后继有人了,很好。

在过去的14年中,孟雅男在这份几乎完全没有经济回报的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的付出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不过从几年年前起,孟雅男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又找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只在业余的时间继续传承叫卖。高亢的吆喝声,婉转的叫卖调,这已经是北京城里很少能听到的声音。但这声音仍然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着孟雅男,带他回到有关老北京的记忆里。每当晚上夜深人静了,孟雅男打开电脑,老北京的音乐一起,然后他跟着节奏小声吆喝着,很美的,很美的⋯⋯

现如今,北京正明圣达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在团长孟雅男的带领下已经走过了整整14年的时光,老北京吆喝叫卖传承的这杆大旗也就自然的落在了孟雅男的肩上。但继续努力研究和学习老北京吆喝叫卖的知识、继续宏扬和传承老北京吆喝叫卖艺术,还是孟雅男的不断追求。而今,200多段的老北京吆喝叫卖唱段,孟雅男已烂熟于心。他不仅能说出每段吆喝叫卖文字背后的故事,同时能在心里做出谱来。但实际上,他并不识五线谱,只能像这样“鲜菱 (ling) 角 (jiao) 哎—哎——哎(哎爱咳哎)(ai ai hai ai) 老(lao) 菱角”,标注音近字、音节来,让所有的老北京吆喝叫卖段子从此标准起来。

晚上,在家中听着孟雅男录制的叫卖声,那种感觉,正像他在2008年创刊的《老北京叫卖特刊》卷首语中所写的:“于繁华深处,聆听这座古老城池的心跳。”孟雅男参加第三届燕赵文化节叫卖演出

孟雅男慰问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并给学校捐赠了自己的CD。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孟雅男,青年相声演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叫卖项目第三代传承人,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北京市语言文字协会会员,自建北京第一支专业以老北京吆喝叫卖艺术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艺术表演团体,带领团员及徒弟为老北京吆喝叫卖的传承工作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森林旅游念好绿水青山的生意经

40年拼搏绿染大地

那一年,我十九(外一篇)

孟雅男:传承吆喝叫卖守住京味文化

吉林雾凇:珍贵的自然遗产

2017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揭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