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12个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其中之一是“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华晶、陈建成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用以佐证他们提出的“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融合”之路的旺盛生命力。
这两位专家立足中国扶贫开发实际,在剖析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扶贫的关键点和行动路线,从创业与脱贫融合的模式出发,将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嵌入精益创业的扶贫实践架构。
文章开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2014 年 10 月,国务院扶贫办启动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闽甘宁”培育工程试点,从甘、宁的贫困村选送有创业条件、有带动贫困户增收意愿的培养对象,到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学习培训。
这两位专家将这个过程细分为六步,认为其较好地体现了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的融合。
第一步创意,点燃创业激情。将现场学习和跟踪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让学员从“不想、不敢、不会创业”,到“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第二步开发,选准创业方向。根据学员自选创业方向,分小班学习专业课程。组织学员到对口的专业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参观,让学员有针对性地了解创业过程、启迪思路。
第三步编码,帮助制定创业计划。聘请中小企业高管任扶贫创业导师,指导学员设计创业计划书。
第四步测量,企业高管导师对学员进行实地跟踪。
第五步数据,学员接受1个月技能培训毕业后返乡开展创业实践,导师对学员进行不少于 11 个月的跟踪辅导,获得各种反馈数据。
第六步学习,激活学员本土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造血”水平。
据了解,目前学员创业成功率达 50.6%。每人带动了5-10个贫困户,最多的带动了上百户,累计带动了2000多个贫困户参与创业行动。
专家称,这些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活动,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培养出了更多的乡土人才,有利于实现精益创业促进精准扶贫的良性循环。
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贫困仍占据世界人口的很大比例。更不幸的是,生活在贫困状态的总人口数被研究证明是相对稳定的。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仍是巨大的挑战。
中国扶贫之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小康,全部脱贫是最“硬”的指标。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近年来,“创业”开始进入了专家们反贫困研究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视其为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于2016 年底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有 20 余处提到了创业。与此同时,国内外创业研究学者和创业者们,开始认识到贫困背后可能蕴含的创业机会。
在专家看来,创新创业与精准扶贫是当今中国政府顶层设计的两个重要主题,二者在许多领域出现了交叉甚至融合。社会上已形成了一些创业扶贫联盟或机构,用创业助力精准扶贫。
专家认为,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正是源于传统“漫灌式”式的粗放扶贫导致了许多低质和低效的问题,使得社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甚至出现了浪费。精准扶贫主张破除“输血式”的被动扶贫,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将创业视为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案。
“创业实践领域新兴的精益创业理念,契合了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两位专家对此形成了共识。
专家强调,应该借鉴精益创业理念,在创业过程机会开发主线的基础上,构建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融合框架,从而形成了“创意—开发—编码—测量—数据—学习”的六步模式。
精益创业精准扶贫要抓关键
经过深入研究之后,这两位专家认为,在精益创业与精准扶贫中,要抓住以下关键:
一是对金字塔底端市场的机会开发。创业扶贫首先要对金字塔底端市场边界有科学的认识,需要重视开发底端市场。
二是对贫困创业者创业精神的激发。驱动贫困者创业的重要决定作用,并非物质贫困导致的生存压力。有必要激发物质贫困者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形成创业机会的感知,强化他们进行价值转化的精神动力。
三是对扶贫融资和制度体系的优化。当前研究通常将融资定位于反贫困创业伊始重要的有形要素,将制度视为影响创业活动的前置变量。而且,二者与不同经济主体如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分别对应,从而被分立为两类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小额贷款背后潜藏无形的信任机制。小额贷款不只是获取启动资金的一种渠道,已成为带来社会变革的经济力量。创业与贫困碰撞所衍生出的公益创投和社会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及其新的管理范式,成为新型的制度规范,推动公众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演进。
四是重视国际创业扶贫研究成果的转化。虽然创业与贫困关系研究属于新兴主题且未来发展方向呈现多元态势,但当前学术研究领域积累了基于不同国家创业扶贫的典型经验和案例,证明了针对贫困者的创业活动,已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创新过程。有必要结合国际前沿研究发现,吸纳各国实践探索的科学做法,为中国创业扶贫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这两位专家还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切入,构建兼具精益思维和创业导向的精准扶贫行动路线,优化反贫困创业政策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要提升贫困创业者的机会开发水平;实现反贫困创业资源的科学整合;注重社会创业活动,激发大公司突破传统的社会责任或公益慈善活动边界;增强反贫困创业政策执行过程的情境意识,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创业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