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预习,激活学生认知延伸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和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学生都忽视这一环节,认为没有必要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对导学案和课文中的许多内容产生了疑问,就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拓展。
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导学提纲中要求学生自己查阅作者吴敬梓,并且介绍吴敬梓。学生通过课前在书中或是网上查阅,了解了许多吴敬梓的相关内容,上课伊始,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学生回答非常积极,有的学生从吴敬梓的出身、经历谈起,他们谈到了正是由于家族的影响,吴敬梓少时热衷于科举,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傲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父母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敬梓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变得放浪形骸,不到十年就将遗产挥霍一空。经历了这样的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也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得非常全面,更有甚者,回家自主阅读《儒林外史》。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自主阅读了课文,还从多方面对文本展开了了解,从课内知识延伸到了课外的知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课堂补充,助力学生知识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讲授文本知识,还应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到文本外,从文中情感、主题、主要人物等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结合自身产生情感的共鸣。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执教《范进中举》的最后阶段,为加深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印象,我给学生补充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实行以后,中国的男孩从认字开始就把科考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漫长的考试年月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窘迫,在唐朝就有“五十少进士”之说,很多的知识分子对科举的投入是终身性的。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落第》、《再落第》和《登科后》。通过诗人孟郊两次考试落第后终于中了进士的经历,感受寒门学子考中前后的心情变化。在拓展中让学生明白科举制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成为寒门学士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为了能成功进阶上层社会,一些文人穷其一生都在积极求取功名,一旦成功,那种成功后的喜悦往往溢于言表。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有时,我还会在课堂中拓展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使得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在拓展环节,给学生补充了《邹忌说琴谏齐王》。通过拓展,学生认识到邹忌是一个有着善于思考、勇于进谏、忠于职守、足智多谋的贤才。邹忌能懂得说服齐威王做到调整五音,富国强兵,但他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缺乏容忍人的度量,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随后又补充了《成侯邹忌为齐相》,使得学生对邹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练习推荐,拓展学生思维延伸
初中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练习性的作业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有效反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文本相关内容巧妙布置练笔作业。有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续写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好小猎狗咬人事件的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了将军的哥哥,你想他会说些什么。续写结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时拓展的作业以课本内容为学习的媒介,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引导学生感受大师个性独特的文心、文气,领略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激发学生阅读相关名著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程,课内外阅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过程,二者是有机的统一、密不可分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把握文本延伸的时机和尺度。只有掌握好文本延伸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三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