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时有生活情境
为了确保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加饱满的热情,教师需要把数学理论知识教学目标放到仿真的生活场景里面去,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下引申出目标知识内容,达到理想的激趣效果。比如,当我们讲解概率知识,教师即可以采取此项策略。第一步,教师提出下述问题:在一个不透明糖果袋子内,装着10枚红色糖果,还有10枚绿色糖果,现在如果你随便摸出一枚糖果,它有多大概率是红颜色的?有多大概率是绿颜色的?因为还没有对概率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所以学生的认知并不准确。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给出最准确的答案,只是用这种仿真情境的引导办法,带领学生投入到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中来,让学生乐于接受简单事件的启发。第二步,出于增添趣味性的考虑,教师完全可以把简易道具拿到课堂上来,同学生进行现场实验,让大家亲自体验摸糖果活动的氛围。第三步,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让更有难度的导入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我们即将召开全校运动会,根据我们班历年以来的比赛成绩,能否推测出今年比赛时我们班百米赛跑的获胜概率呢?当然,这一问题是并没有准确答案的,其目的只是让学生对于概率产生兴趣,并进入到正式学习环境中去。
二、讲解时有理性思考
在正式进入到数学课堂主体教学环节以后,教师需要把理性精神贯通于课堂之内,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为高效的思考,此时,若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无益于教学效果优化目标落实的,因此应当使理性思考与兴趣培养相结合,比如,在教学概率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即让任务和相关多媒体场景相结合,如下述问题:下面所列出的一些事件,哪种属于必然事件?A:王女士买了一份综合中奖率为20%的福利彩票,她一定能够中奖;B:李华平时成绩非常好,他的数学考试一定可以得满分;C:任意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它正面向上落下的可能性为50%;D:两枚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不小于2。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基本了解概率必然性的原理,之后教师运用组内游戏引导的策略,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体验中进一步思考概率出现的原因。活动组织细节是:使学生分组做一元硬币的反复抛掷,并准确记录抛掷结果,统计后得出结论。因为该实验活动与基本极限思想相通,因此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解释与渗透。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养成同样非常必要。像教师提出具有理性思考功能的有趣问题:当你打开家里原电视,最初5分钟看到广告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推论出答案,再由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部分知识之后给予更科学的统计,并完善自己的答案。
三、验证时有理论参照
不管是最初富于生活情趣的导入设计,还是主体环节的思考带动,都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教师需要把学生的兴趣与动力维持下去,且确保其同理论研究相统一。举例来讲,教师利用不同组合策略,让学生对概率发生频次进行验证,可以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做出更为准确的分析。此时,兴趣便需要同教材与理论发生紧密联系,而非随意的猜想。像与不透明糖果袋子内装糖果类似的问题:摸奖活动中,密封袋子里有3个红球与3个黑球,参与者随机从里面摸一个球出来,那么它是红色球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样的问题,便需要学生进一步深入到理论研究境界中去,对其进行深入验证,使学生了解到,若是基于理论分析,则红球与黑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二者概率都是0.5,而依靠多数反复实验,会产生与之相同的推断。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依靠“P(A)=m/n”这一公式,对验证结果再次估算。总而言之,这种从兴趣出发,最后将兴趣引导走向理论研究的做法,是值得在教学课堂上加以提倡的。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依然未能注意到教学过程与学生心理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只是片面地强调结果的达成,这是不正确的一种教学思维习惯,其未能关注到学生应以主动学习姿态投身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了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借助良好的学法指导方案,带动学生主动意识的提升,实现学生的教学中的自我思维意识觉醒。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石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