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教育艺术

小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苏春阳
【提要】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从注重个体的知识认知和了解技术技巧的概念转化为更注重综合、情境和内隐的社会性。本文通过社会性的真实调查和对音乐教学的具体研究,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深入剖析,找出其问题的根本,并且通过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方式、体制上的障碍和束缚等方面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和策略,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教育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音乐素养 内涵 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内涵的不断丰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王国维所言“完全之人物”,也是世界各国教育体制在适应时代变化下的新要求。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公民的音乐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素养,并且也成为了我国推动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一、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内涵

小学生音乐素养是指,小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反应、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学生要学会积极的感性沟通、有正确的审美和持续的音乐参与,并且在生活中,能够成为有共同感觉力和人文精神的社会公民。

第一,“接受相应学段的音乐学习”,在这个概念中所指的音乐知识不仅包括学校课堂知识,还包含了学校外、社会和家庭的音乐知识输入,其强调的是课内课外能够共同发展。

第二,“逐步形成”指的是小学生在阶段性、过程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的音乐反应能力和表现能力,主要特点为音乐素养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其中,根据音乐听觉感性体验、分析判断等形成一定的基础,并且根据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分为两种,形成一种“一体两翼、能力驱动、协调共进”的音乐素养框架。

第三,“能够做到”主要是指小学生的音乐行为的养成,包括感性沟通,审美判断,等等。在这里,可持续的音乐参与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活动中,更多的还包括了音乐欣赏、评价和交流,这些都包含音乐审美经验的功能性,而且体现的也是音乐艺术感性价值和美学制造等方面的特点。

二、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过多的音乐知识和器具知识,学生会有过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如果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都是新知识,需要逐一掌握,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己什么都不懂的心里暗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挫,信心受到一定打击,严重时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很多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都不会注意这点。

2.轰赶式教学导致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第一,学生在学习音乐素养知识时,缺乏主动性,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主动实践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轰赶式教育下,学生对音乐不会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这自然导致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第二,学生没有很强的表演兴趣,其表演也缺乏勇气,自然影响其学习表演的积极主动性。

3.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特点不明确。一般来说,我国很多音乐教育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传统,主要是提倡专才教育,主要特点为繁琐的哲学和过细的分工。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课程设置上,过度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上,过于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把握。

三、提升师生音乐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1.遵循音乐培养规律,着力开发学生音乐潜能。传统教学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模式仍然以唱歌教学、传授音乐知识教学作为主要模式,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主导地位和被动学习地位的关系。课堂学习气氛并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音乐课堂整体效果不佳。为了让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就应该主要做到两点。第一,对教学观念进行一定转变。第二,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让素质教育真正地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对于新形势下,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应该要积极提高音乐学习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受益。

音乐教学有着丰富的内容,教师的责任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方面的音乐体验,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会稳步前进。这对教师也有一定要求。第一,提高专业水平素养,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第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把握课堂,为学生更好地传递知识。第三,树立属于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富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才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一定提升。

2.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能够引领学生自主积极学习和思考。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传统模式教育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对方法的使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加多种教学新元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被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教师可将教学方式改成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教学《小树快长高》时,可先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再将学生分为几组,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歌词的内容进行表达。再比如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时,我的具体做法为:第一,问学生几个关于旅游的问题;其次让学生准备外出旅游使用的用具。通过我在旁边演奏、学生模拟野外活动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课堂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营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教学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丰富的“琴语”来作为导入语。比如,运用“13 5i |i-||”表示“起立”;用“i 5 3 1|1||”表示“请坐”,也可以导入身体语言作为提示语,比如在演唱过程中,用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张开手臂表示“欢快”。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将语言、音乐和舞蹈三种相结合,设计出简单的“问好歌”“鼓励歌”。这些方式都能够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增强。

音乐是一门源源流长的艺术,它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学好音乐,让学生开启属于自己的音乐人生。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石红英)

 

音乐课堂体验式学习与实践的几点思考

幼儿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科学疏导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中自制体育器材的应用

突破单词积累难关,把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理念的渐趋成熟

用名篇架设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课的桥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