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重构教材包含“调整”“增删”“丰富”教材等形式,即从学生发展着眼,把重复交叉的教材内容进行归并、删减,同时增加小学生必须知晓与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学习的目标指向变得更为清晰,修正教材原有的板块组合与内容安排,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让整合后的教材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科学,贴近学生与教师的意愿。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对教材整合重构,拓展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基于同题的整合
同题的文本整合可以是同单元的课文组合,也可以是其他单元的文本整合,还可以是不同册教材或课外阅读篇目的组合。
1.同一主题的整合。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送别”为主题。整合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柳永的《雨霖铃》等送别诗词、名句,让学生阅读、欣赏、积累,从中体会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提高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同一题材的整合。将写小动物《燕子》《翠鸟》《珍珠鸟》《松鼠》等课文进行统整对比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表达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3.同一类题目的整合。将同类题目的文章进行组合教学,如诗词《梅花魂》《卜算子·咏梅》(陆游、毛泽东)、《梅花》(王安石),让学生涵咏品味“梅”的意象与高洁的品性。
二、基于同表达的整合
加强同质文本之间的关联,温故知新,避免无效学习的产生。如习作教学“学写游记”,教师可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整合,从四年级《颐和园》入手,将学过的《观潮》《长城》以及课外的《海上日出》《罗马速写》组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分析、比较,了解结构、布局谋篇、详略上的大同小异,明白游记文章的不同特点。
《颐和园》一处一处地写,游踪明晰,移步换景;《长城》一层一层地写,略有游踪,先叙后议;《观潮》 一时一时地写,定点观察,情景变化;
《海上日出》一次一次地写 暗示游踪,专写一景;《罗马速写》一类一类地写 全无游踪,分类描述。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会从宏观的角度回望文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比较分析,从而迁移到自己的习作表达中。
此外,还可以从文章结构布局、情感抒发、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整合。
三、基于语文要素训练的整合
如教学六年级《月光曲》一课,可以围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这一语文要素进行设计教学板块:课内阅读——认识“联想和想象”、“1+X”拓展阅读《看戏》《观舞记》——体会“联想和想象”、聆听二胡名曲《赛马》实践操练——运用“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多文本的学习中,经历从不会到会的习得表达的过程。
四、基于跨学科课程的整合
跨学科的课程整合,通过提取和筛选信息、推论、比较、整合、分析、判断、创造等,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教学方式重构的统一,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生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
例如,芬兰国家教育体系注重创造一个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环境,学科教学重点放在“跨学科学习”上,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度,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其重点促进“横贯能力”向传统学科教学的渗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和学习力,这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其效果令全球瞩目。
清华大学附小“1+X跨学科整合”、北京亦庄学校“全课程”等学校都对此进行积极探索,卓有成效。如以老舍的《草原》为教学起点,拓展学习《夏日草原》《敕勒歌》《草原即景》《扎兰屯》等, 围绕草原的景色、美食、民族等分享论据,撰写研究报告,结合观察到的生活情境,进行拓展,使课程沿着主题,从教材走向大阅读,从阅读走向生活;走进音乐则是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创编“草原舞蹈”,进行“大美草原、大美新疆”曲艺快板创作;美术(陶艺)学科则从《锡伯族的西迁节》入手,创作《草原盛会》的画面,进行陶艺制作,设计各民族服饰进行表演,让学生探究和表达 “草原”的风土人情、体会表达“草原”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大美草原”开发的主题探究课程系统,让学生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中,体验整合的乐趣;让学生在语文、音乐、美术、陶艺各学科领域之间,体会跨学科学习的乐趣;在搜集信息、探究问题、展示过程、反馈结果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启迪思维、生成智慧、塑造人格,体味探究,促进表达。将学科课程的学习成果自然转化为学校大型活动,实现“文化内生”。
总之,整合重构教材,可以改变单文本教学散沙化、随意化、低效化的弊端,使教学行为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学”,让教学内容、方式、过程产生关联,在整合中阅读理解、习得运用语言。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