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一天,不知道从哪开始发酵的消息说经济学者马光远在广东《财经郎眼》节目现场侮辱河北人,于是他的微博、微信及其他通讯平台立马挤爆了,被大量河北的网友骂得狗血淋头,骂人的话语简直难以入目。导致马光远也无比愤怒,天天在微博上晒各种骂人的网友,并严肃指出将对一些人采取法律诉讼。
但事实上,马光远根本没有参加过这个节目,当期节目说河北是北京雾霾的主因之一的嘉宾是另一个经济学者王福重。但由于该节目工作人员失误,当时出现在字幕上的名字是马光远,因此他光荣躺枪,估计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谩骂。其实,我也非常想求一求马光远先生那些天的心理阴影面积。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两个故事虽然风格演绎完全迥异,但反映出的却是同一个本质:民智。
以“我和微信的2015”来说,只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往上反推,就不难发现这种谣言根本没有道理:页面是腾讯官方的,且并没有要求输入任何信息。就算是假的,大部分人的微信密码与支付密码也不一样。另外,支付宝和微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的两个生态系统,怎么可能会发生点击微信的链接,支付宝的钱被盗了的现象呢?况且,如果不同微信的官方页面,怎么可能调用到腾讯的大数据,分析出每一个人使用微信的点滴印记?因为第三方页面是必须提醒用户是否同意授权。退一万步说,如果知识面稍微宽一点,还应该知道,所有密码尤其是银行卡密码的加密技术都是很复杂的,安全性也很高,没这么容易一点击就被破解。
马光远的事件就更简单,稍微百度一下这个人就知道是不是。但同样,人们的第一选择是盲从,根本不去核实,或者更深入地思考一下事实的真实与否。这种现象无法不让人忧思: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但几十年过去,在精神层面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人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仍然还处于未开启的状态,这多少都让人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民智未开,企智似乎也是如此。纵观近几年连锁企业的转型过程,呈现出的大部分都是和上述两个故事中的情况差不多:跟风、盲从,而缺乏独立创新的意识、能力与精神——大卖场兴起时,全行业不计后果开大卖场;购物中心热时,举国商业都在挺进购物中心;电商潮起时,一窝蜂地参与电商;O2O概念满天飞时,所有企业一夜之间似乎都在争相跨入O2O的战壕;现在,小业态又开始在一些优秀企业的全新升级后满血复活,于是乎大家似乎就看到了转型的希望,跃跃欲试。而所有的这些发展历程下来,很少有企业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能力,是否符合自身的战略定位,是否符合当地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除了缺乏这些基本的意识与分析,大部分企业根本都没有思考过自己如何去实现创新,而是一味跟风,人云亦云,始终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只看到表面优秀企业的转型成效,却根本不知道别人究竟是为什么取得成功。
因此,在转型的征途中,连锁企业不妨也停下来一会儿,等一等自己的心智,或许比莽撞地抄起家伙就向前冲要好,当心智真正开启,企业的未来前景也就真正可期了。
本期杂志大家收到的时候应该是春节了。在此恭祝大家佳节团圆,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