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食品

3.15再敲警钟 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

作者:本刊记者 张卫
每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亿万双眼睛都会聚焦于央视3.15晚会。为了调查事件真相、保护消费者权益,记者会奔赴各地,提前半年之久进行隐秘采访,所以每年3.15晚会上曝光的事件都会令我们大吃一惊。今年3.15晚会也不例外,其中曝光的饲料添加各种禁药、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潜入中国、保健食品销售乱象等又一次成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新版“瘦肉精”卷土重来

2011年,瘦肉精被曝光后,政府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添加剂使用规范,也加大了对饲料非法添加剂的整治力度。但是,今年央视3.15晚会记者的一段调查,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一些饲料企业瞒天过海地在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包括“人用西药”,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江苏远方中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造肉一号”、山东省成武旺泰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肥肽”、郑州百瑞动物药业公司的主打产品“厚祺峥重”、河南漯河宇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日长三斤”均在列。

在这些违规添加药物的饲料产品背后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是,饲料违规添加禁用西药。这种药能使饲养的动物傻吃酣睡猛长,但是抗生素在肉里边会有残留,而人吃了带抗生素的肉以后,或产生“耐药性”。

比如喹乙醇,也称喹酰胺醇,是化学合成的喹恶啉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防治猪痢疾等有极好的疗效。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部批准它作为兽药使用。而此前法国一家公司还发现喹乙醇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与瘦肉率。即:它对动物也有促进生长作用,具有饲料转化率高、畜禽生长快、用量少成本低等特点,据此开发它为第二代生长促进剂,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猪、牛、鸡等畜禽生产。有报道称,用含喹乙醇的饲料喂肉鸡,日增重可提高5%-10%,喂蛋鸡则产蛋率平均提高5%-8.5%,而喂淡水鱼其生长率更是能提高50%,因此喹乙醇一度有了“水产瘦肉精”的称号。

但研究也发现,虽然喹乙醇本身的毒性小,但是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时间长,有中度至明显蓄积毒性和一定遗传毒性,且毒性随动物种属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禽和鱼类。喹乙醇长期使用会蓄积在动物体内,诱变细胞染色体畸形,对部分鱼类有明显致畸作用,不仅能使动物中毒或死亡,而且残留在肉中还会造成耐药性,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各国对喹乙醇的使用陆续做出新规定。欧盟从1999年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喹乙醇。我国农业部批准的喹乙醇兽药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和2001年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明确规定,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长剂,仅限用于35公斤以下猪的促生长,以及防治仔猪黄痢、白痢、猪沙门氏菌感染,休药期35日;禁用于体重超过35公斤以上的猪和禽、鱼等其他种类动物。2009年,农业部又专题下文,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喹乙醇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喹乙醇使用管理,遏制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喹乙醇的状况。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次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饲料违规添加喹乙醇也并非个例,喹乙醇和其他抗菌药(如黄霉素)交替使用应对检测等等行业潜规则更是“冰山一角”。

节目播出后,上述涉事企业所在省份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当晚立刻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上述企业进行了依法查处,对涉嫌产品进行扣押封存。农业部也立即针对饲料生产和养殖环节非法使用药物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日本核辐射区麦片大范围流入中国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泄漏事故,此后围绕核污染的应对措施,备受国际舆论的关注。“福岛后遗症”的阴影一直难以散去。当年,国家质检总局就下发文件,来自日本福岛、栃木、新泻、东京都等10个都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不得进口入境。

但记者调查发现,国内相当数量的电商平台,都有销售涉嫌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食品。深圳市有棵树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号称是中国进口母婴用品最大的供应链平台,为国内众多的电商提供货源。在公司的网上商城里,记者看到了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禁止销售的卡乐比麦片。

而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当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名列禁止进口名单。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其中包括京东商城、淘宝、一号店、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中粮我买网、国美在线、苏宁易购、虹领巾等知名电商平台。

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涉嫌来自日本核辐射区的食品,卡乐比麦片只是其中一例。根据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起的“清云行动”,网上销售的日本核辐射区食品种类繁多,有大米、啤酒、饮料、膨化食品,甚至还有婴儿奶粉。那么,这些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食品,又是怎么越过层层监管,溜进国门的呢?答案是大部门通过网购。

具体来看,跨境电商一般都采取保税备货模式和直邮模式并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在保税备货模式下,海外进口产品在进入国内保税仓时,需提供原产地证书、产品相关的检验检疫证书,并需要在海关和国检进行备案;而通过海外直邮和拼邮的模式,不用按照一般贸易进口的监督原则,可按照个人物品自用的原则选择邮寄,无需向海关提供任何报关单和材料证书。

一位曾就职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业内人士透露,部分跨境电商为迎合消费者对爆款产品的需求,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从海外运往国内,减少通关手续加快入关速度,因此往往采取直邮或者其他方式,让产品不必通过海关系统检查。这让很多商品在没有通过检验检疫的状态下就流入国内并到达中国消费者手中。而这就牵出了跨境电商在通关时提供的资质文件不同所导致的检验检疫漏洞问题。

被曝光的有棵树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公司并没有从卡乐比官方渠道进口卡乐比麦片,而是从日本一些超市和贸易商手中购买卡乐比水果麦片,并称“在通关时也享有个人物品自用原则……操作上与个人从日本带回卡乐比麦片的流程差不多,不需要向海关提供原产地证明”。

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境电商分析师称,按照个人物品自用的原则,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偷税漏税;另一方面就像旅行归国后携带物品一样,通关时并不需要提供产品的检验检疫报告,也不需要提供原产地证明。在当前行业过渡期政策执行过程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性质定义为“个人物品”,跨境电商无需受制于一般贸易的监管。

更令人气愤的是,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在遇到质量纠纷时,并不会主动为消费者退换产品。原因在于,召回产品流程繁琐、耗时非常长、召回成本高。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把关食品源头,加大抽查、检验力度。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安全检查不应该仅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力度有限,执法成本也高,而商家很容易掌握这些部门的检查频率和周期,降低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被处罚的频率。

保健品“会销”坑坏老年人

保健品的乱象问题一直存在,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可以乱到这个地步。今年的3.15晚会就聚焦在了保健品的“会销”问题上。晚会报道称:在吉林敦化市的会议现场,武汉乐百龄一款甘舒堂乐粉的食品一次向40多名老年人销售5万多元;甘肃兰州的一个会议现场,湖北国创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一款银杏软胶囊的保健食品一次向50多名老年人销售了14万元的产品;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销售23万元。

而这些每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利润高达60倍。现场邀请的来自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重量级专家,也不过是几年前在辽宁丹东卖保健品的一个店主。在央视记者的暗访中,这位讲师透露,找老师讲费用高,为了出场费就自己讲,“看视频学习完了,就上台讲,我现在开始说,到明天都不带重复句,我是经过上千场会议练出来的。你今天让卖坟我就卖坟去,也一样卖,我们主要讲的是模式。”

可气的是,销售保健品的人专门把目标对准缺乏陪伴和关爱的老年人,通过发掘潜在老人客户的“收单”,获取老人信任的“做客情”,淘汰没有购买欲望老人的“洗单”等步骤,一步步将老年人们拖进深渊,让老人们成为“会销”的直接目标。很多老年人被诱骗携带大量现金来到会场消费,在会销的蛊惑下,一些没有购买能力的老人甚至不惜向银行贷款。

对于保健品的会销问题,早在3.15晚会之前,就已经有诸多媒体进行过多次的披露和报道,此前,《四川日报》也曝光了会销的运作流程:基本分为前期宣传、举行讲座、出产品、客户后期维护(家访)等阶段,目标人群为中老年人,尤其以经济独立、空巢老人为主。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告诉记者,国内保健品主要的经营是直销模式,但直销模式有一定的门槛,即需要取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许可牌照方可经营,于是,会销模式就成为目前中小保健品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

中国代理商联合会主席樊小军认为,保健品本身并不是刚需产品,需要对消费者和受众人群传达产品的信息,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换言之,广告宣传实质上是保健品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以保健品行业巨头汤臣倍健为例,为了保证其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影响力,会下重金冠名综艺节目等,但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如此强大的资金和财力来背书,只能通过业务员在街头走访宣传,从而形成了会销这一特殊的营销模式。

“会销本身并没有触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大量企业和经销商通过会销的手段对中老年人销售低劣、虚假的产品,并要求老人大手笔、大批量购买产品,这就已经脱离了保健品行业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洗脑、欺骗等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润。这已经完全脱离行业的本质要求,保健品也变成了实施诈骗手段的一层外衣。”周邦勇说。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会销作为中小保健品公司的产品宣传方式并无大碍,但由于会销的相关封闭性和隐蔽性,使得近年来通过会销而发生的诈骗屡见不鲜。“我们提倡企业不在会销场所售卖产品,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前提下,以正确的导向宣传产品。”周邦勇说。

通过3.15晚会的曝光,也引出保健品行业一直以来就存在的三大乱象和问题——虚假宣传、劣质产品、下大单。樊小军说,由于保健品的特质,决定了在短时间内行业很难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

周邦勇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关于保健品虚假、夸大宣传的司法案例不在少数,消费者自身对保健品理解不透彻,将保健品与药品混淆,从而引发纠纷。但更多的是企业有意地夸大自身的功效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保健品没有也不可能有治病的功效,只能起到缓解和辅助的作用,如果在临床上某种保健品确实有治疗的功效,完全可以申请成为准药物。在行业内,伪劣产品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次充优、虚标价格等问题。周邦勇告诉记者:“由于部分企业通过会销方式销售,渠道相对封闭,有关部门很难监管,使得这一现象在行业内是较为严重的问题。”

下大单这一现象的受害人群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业务员往往以层层诱惑,拉近目标人群的距离感,以多买多折扣和一些物质奖励,诱惑和鼓动老人大量购买产品,最终使这些老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半岛都市报》报道称,当地曾发生过一位花甲老人购买约6万元的保健产品,因事后悔恨而自杀的事件,可怕的是这种案例并不在少数。

上述业内人士针对目前行业的乱象分析认为,保健品行业必须做到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再加上配套的优质售后服务和咨询,才能正常和稳定的发展。一旦脱离了以产品为核心的概念,只会陷入虚假宣传、劣质产品、下大单等问题漩涡之中。

对于保健食品的乱象,政府相关部门也已认识到严重性,食药监总局在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中就规定,以讲座、会议方式宣传食品的都是属于食品宣传欺诈。

监管不能放松 食品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很多问题,紧接着就是监管部门的严查,但3.15一过,很多不良商家感觉暂时渡过“危险期”,便又开始“重操旧业”,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所幸,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层面重视的大问题。不管是“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还是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提出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都在切实规范和保护着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安全权益,并且已经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的样品,合格率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对1300余家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抽样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9%和98.1%,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我们应该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有信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曾表示,2016年我国新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30项,涉及食品安全指标近2万项,新增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490项,食品抽样检验的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49%。食药监总局每周也会公开食品抽检的结果,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同时,要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遏制不法分子的投机心理。

与此同时,防“微”才能杜“渐”。目前,我国食品的追溯体系还没有辐射到终端和一些规模较小、现代化管理程度不够的小企业。如果中小微企业也能实现完整的追溯体系,老百姓就可以知道,手中的食物是由哪家企业、饭店提供,由谁来制作等。通过科技+监管的手段,就能使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追责到人,得到有效监管。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问题上,企业诚信生产经营、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是前提;政府部门公信履责、严格执法是保证;主流媒体权威传播和严守社会责任是关键,只有三方协力,才能推进国家食品安全战略,重振国人食品安全信心。

 

3.15再敲警钟 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

学习经验 传播典型——新华网、《中国食品》杂志带队“舌尖上的安全——中国好食品”摄制组走进湖北进出口食品企业

酵母行业龙头企业——宜昌安琪股份有限公司

举杯中国 品味世界——2017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成功举办

寻找好水是我毕生的追求——访发现高锶水第一人、承德润泽富锶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诗淇

天赋+严谨揭开畜牧大国瑞士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