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尼泊尔遭遇了8级强震,大半年过去了,首都加德满都的中心杜巴广场,看起来仍然像地震现场,碎石碎砖散落一地,整面整面倾斜的墙,用长木棍支住,让取景框看起来都不太可靠。在加德满都的大街上开车走走,很难想象这是一国之都,道路之残破,房屋之凌乱,到处尘土飞扬,每天都不得不用围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就连市中心的总统府,被震坏的墙体也只是用白色的塑料薄膜裹覆着,俨然一个大施工现场。而天灾对于这个国家来说,目前看起来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去年由于政治纠纷,尼泊尔与一直以来的老大哥印度交恶,一怒之下,印度干脆断掉了对尼泊尔的油气供应,导致尼泊尔全国汽油严重紧张,油价已经涨到12块人民币一升,却仍然无油可加。城市里到处可见等着加油排起的汽车长龙,让糟糕的路况雪上加霜。而经常停电的老问题仍然严重—在加德满都,总感觉这个国家从震后到现在还完全未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也不知道这种糟糕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然而游客世界的尼泊尔却早已先于整个国家系统早早地恢复了,旅行者只要稍做功课,就可以完美地规避掉所有不便:选择住在外国人聚集的地方,用飞机代替长途巴士,寻找有英文菜单的餐厅……在游客世界的尼泊尔,仍像地震之前一样安全、便利。
旅行是否是一种新殖民?当每天清晨,我在尼泊尔的酒店里吃着新鲜供应的面包咖啡,面带微笑的本地服务生则一再称呼我为Madam的时候,我也有了类似的疑惑。而在尼泊尔的旅行,就是这样不断交错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里:你每天看到的,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标准线下的贫苦与无序,但只要回到酒店,背后的一切也都与你无关。每天,旅行者们就在两个被强行拼贴在一起的世界夹缝里自得其乐,感受着隐隐的心安的刺激,并将此称为旅行的意义。在尼泊尔,没有人会想起要“像当地人一样旅行”。原来,我们想做的当地人,在旅行中一样有标准。那个标准与尺度是什么?尼泊尔以上?还是印度之下?或许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但标准即代表着判断,标准即代表了偏见。所以,当现代社会的旅行早已变成一种消费行为时,它也与我们的任何其他奢侈消费没有不同。
在尼泊尔,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经历两天辛苦的徒步后,抬头突然望到8172米的Dhaulagiri雪峰。在真实中处处低到尘埃里的尼泊尔,高耸的雪山才是游客眼中的尼泊尔之魂,而我也一样,深深陶醉于与8000米雪山的初次对视。雪山仿若触手可及,而我则将目光聚焦在那白色褶皱的阴影中,想象着在那空气稀薄处,或许这会儿正有人在慢慢靠近自己生命的顶峰。而我们当下的旅行,又何尝不是一次次冲顶的过程?也不过是在不停寻找人世间的稀薄处,让自己头脑缺氧,看见一幅幅华丽画面,以此来抵抗真实生活中那无可间断与无法逃避的连续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