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 LIU Xiao-ming
袁 琨 / YUAN Kun
摘 要: 风景园林的色彩语言是重要视觉要素之一,在刺激视觉感官与诱导情感联想的同时,通过景色的渲染,促进内心情感的表现,从而达到园林意境的联想。然而,色彩的表述难以国际化、准确化;自然因素作用下的自然色彩的规律难以量化;人造色彩难以量化管理等,这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色彩的优良传统难以发扬及传承。为此,在孟赛尔色立体坐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园林色彩分为动态色彩与静态色彩,对苏州九大园林进行色彩元素的采集与数据化分析,希望在梳理苏州古典园林色彩元素时为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色彩保护体系提供一套较为科学的色谱。
关 键 词:风景园林;苏州古典园林;色彩元素;采集;数据化分析;色谱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6-0046-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5-15;
修回日期: 2015-08-18
Abstract: The color language of landscape gardens is an important visual element. It stimulates the visual sense and induces emotional associations, while promoting inner emotion performance, so as to achieve association of landscaping conception.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expression of color to be internationalized and accurate, and for the natural color affect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also the artificial color to be quantified, which prevents the spreading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color. This thesis divides the color of the garden into dynamic color and static color based on the Munsell color's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 collecting and doing data analysis of the color elements in nine gardens in Suzhou, hoping to provide a more scientific chromatograph for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color of Suzhou Gardens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color element; acquisition; data analysis; chromatography
园林色彩的研究既抽象又具体,既是自然因素的呈现,又是人文因素的反映;既有动态的,又有静态的;既有视觉生理的需求,又具有心理的引导等。其中,自然因素是造成园林色彩变幻性的主要原因,如时间作用下形成不同时段的色彩基调,如季节的变化带来植物丰富的色彩变化等。因此,如何梳理园林色彩背后的自然规律?如何更科学地利用色彩原理归类调研色彩元素?采用什么样的测色工具?调研手段及科学性的方法?……是研究园林色彩的首要问题。本文尝试以孟赛尔国际色彩体系为色彩调研的基础工具,以苏州九大古典园林为调研对象,把园林色彩的元素归为动态色彩和静态色彩两大类,以园林色彩元素的固有色为研究基点,结合《苏州园林营造技艺》的工艺和现场修缮工匠的经验分享,通过计算机辅助采集数据的分析,经过2年多的调研分析,整理出一套较为科学的苏州古典园林色谱。
1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元素采集的技术路线1.1 色彩数据采集的范围及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研范围为最具“文人写意山水园”和区域景观色彩典范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具真实性及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艺圃、沧浪亭、怡园、耦园9个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色彩元素的归类法
地理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 P. Lenclos)在其著作《色彩地理学》中,按照色彩的时间性将城市景观的色彩分为恒定性色彩与非恒定性色彩[1]。基于城市色彩的研究经验、古典园林的空间尺度、园林色彩显性特点及国家语境的差异等,本文把园林色彩元素分为静态色彩和动态色彩。把随着时间、气候、光色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幻的物象色,称为动态色彩,例如天色、植物、水色和其他装饰等动态色彩构成要素;把在一定长度时间内相对恒定、不变的物体色,称为静态色彩,例如建筑、山石、铺砖等园林构成要素的色彩。
1.3 色彩数据采集的工具及方式
孟赛尔色立体坐标体系及《孟赛尔国际色卡》进行色彩数据采集依据。固有色的数据采集中色卡与调研对象距离为0;光作用下物色的数据采集中依据调研的内容设定观测的距离,通常区域景点控制在20~30m,大主题景点控制在15~20m,小主题景点控制在6~10m。
1.4 色彩数据采集的天气条件及时间要求
静态色彩固有色的数据采集多选择阴天的天气条件,时间段上选择9:00—11:00和14:00—17:00;动态色彩中的植物色彩固有色的调研,依据苏州的气候特征制定了4个阶段(春季4—5月、夏季7—8月、秋季10—11月、冬季1—2月),天色背景采集主要也是以四季的典型时间进行调研。
1.5 人员要求
在数据采集中,需要1人比对色卡、1人拍照记录、1人参与辨别色值,因此,对调研人员有具体的要求:均通过色盲、色弱的测试及检验,两眼视力状况良好。
1.6 色彩数据的量化分析
色彩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采用E x c e l程序,而色彩量化分析的展示则采用RMDI(RGB&Munsell Data Interchange)程序,生成蒙塞尔色彩数据的饼图或条状图。
2 动态色彩的采集与分析2.1 天色
天空本无色。当七彩的太阳光波进入大气层时,大约14%被吸收、43%被散射在进入大气层的途中或反射返回宇宙空间,只有43%到达地面。其中波长较长的红色、橙色等光,透射力大,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元素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2],显现成蔚蓝色。随着天气现象的差异,不同地域将形成不同程度的天色差异。当天气多云时,天空中云层较多,阳光不很充足,如以云的斑块组成天色,浅色云+浅蓝色(N9.5+2.5PB 8/6),如云层量增多时天色呈现乳白色(N9.5);当雨天时,天空的云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天色呈中灰色(N6~N7);当晴天时,天色呈现蔚蓝色(7.5PB 7/10);当阴天时,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天色呈浅银色(N8.75)或浅灰色(N7.75)等;当雪天时,天色也呈阴暗的状况,但因白雪有漫反射光的作用,天色呈中高明度的灰色(N6~N7.75)等(图1)。
根据苏州历史天气统计(2011-01-01—2014-01-01)3年天气现象的数据分析,多云482天、雨399天、晴153天、阴52天、雪18天等,其中多云、雨、阴、雪天占全年总数的86%,晴天仅占14%,图2中苏州天气现象的比例显示自然光照系数较低,光线比较柔和,天色以浅灰色为主要基调色,色号主要在N9.5到N6之间,属于典型的阴影中的城市,物色的饱和度感知更敏感。
2.2 水色
“水本无色,而色最丰”[3]。水也是无色的,但水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其上的景色,水边景物主要以山石植物为主,点缀亭台楼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依据镜面成像原理,水倒映景物的暗部较多,加上水及水底的其他介质的影响,故水色比景色暗一些。在调研的数据中,网师园东侧水色的数据最能反映水色的显色规律:晴天秋季的植物、红柱、白墙、黄石、蓝天等在水上依次为5GY 5/6、7.5R 5/10、N9.5、5YR 6/6、2.5PB 9/1,水下显示在7.5GY 2/2、10R 3/6、2.5YR 7/1、5YR 5/6、10G 6/1,可见晴天下水下色彩显色在色相上偏黄、偏绿,在明度上偏暗1~3个明度色阶,在纯度上高纯度的颜色偏低2~4个色阶;阴天冬季的植物、红柱、白墙、黄石、蓝天等在水上依次为5GY 4/4、2.5R 3/4、N9、7.5YR 5/2、N9.5,水下显示在7.5GY 3/2、5RY 3/2、5PB 6/1、5GY 4/1、N8,可见阴天水下色彩显色从色相上偏黄、偏绿,在明度上偏暗1~3个明度色阶,在偏暗1个色阶为多,在纯度上高纯度的颜色偏低2个色阶,综合上述数据,水面成色在色相上偏黄、偏绿,在明度上偏暗1~3个明度色阶,在纯度上高纯度的颜色偏低2~4个色阶。
随观测的角度、天色的变化及水面宽窄的变化,水色也呈现不同的变化,大致可归纳为高、中、低三大基调。高调主要指水色为高明度色系,明度变化在N7~N9,主要水面开阔、水边植物浓密度或高度不够,倒影大面积的天色或白墙,如网师园、艺圃、沧浪亭北面大水域等;中调指水色为中明度的色调,明度变化在N4~N6,多为带状式水系或小水域,水边植物高度与水域宽度相近,倒影天色、植物色彩、白墙的面积比较均质的情况下,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怡园的主水域等;低调指水色为低明度的色调,明度变化在N1~N3,主要为狭长型水系或局部小水池,水面被植物的浓荫所覆盖,如环秀山庄、藕园、怡园西侧溪涧等。统计水岸以绿色植物为主的水色,大都呈现H7.5GY~5G、V2~6、C2~4等碧绿之色系。
2.3 植物色
植物色彩是园林中重要的色彩元素,四季变化丰富。据统计苏州古典园林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约70个[4],以植物品题的楹联比例约48.9%[5]。可见,植物是构成苏州古典园林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园林色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植物色彩调研在品种的选择上,主要依据《刘敦桢全集》(第八卷)中植物种类和现状树种,涉及植物约132种,其中大乔木32种、小乔木35种、灌木25种、藤本8种、水生3种、草本24种、竹类5种;在数据采集上主要针对四季叶色与花色的固有色,并深化分析观赏季节的色彩数据;在数据分析上加入透光度、肌理、造型的分析等,具体调研内容、方式及数据分析方法见图3。
2.3.1 春季植物花色与叶色彩变化规律
春季植物色彩主要以新绿为主,依次为5GY 6/8、5GY 5/8、2.5GY 6/8、2.5GY 5/8、5GY 3/4等;花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其次是黄色,最后是色彩丰富的粉色系、紫色系。
2.3.2 夏季植物花色与叶色彩变化规律
夏季绿叶素充足,以黄绿色系为主,叶色饱和度高,明度较低,依次为5GY 4/6、7.5GY 3/4、5GY 3/6、7.5GY 4/6、7.5GY 3/6、N10、2.5GY 7/8、7.5GY 4/4等;花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其次是粉2.5RP6/12和红色7.5R 5/12,最后是色彩丰富的黄色系、粉色系、紫色系。
2.3.3 秋季植物花色与叶色彩变化规律
秋季植物叶色主要呈现金碧之色,以墨绿色为主,金黄色系次之。依次为5GY 3/6、5GY 4/6、7.5GY 3/4 、5GY 4/4、5GY 3/4、7.5GY 4/4、7.5GY 3/6、7.5GY 4/6、5GY 4/8、2.5YR 4/10、2.5Y 7/10、10R 3/8等。
2.3.4 冬季植物花色与叶色彩变化规律
冬季植物约60%都落叶,常绿植物的绿色饱和度下降,呈暗黄绿色系。依次为5GY 3/4、5GY 3/6、7.5GY 3/4、7.5GY 4/4、7.5GY 2/4等,黄、红花色成了冬季里主要点缀色。
3 静态色彩的采集与分析
光的变化是影响色彩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分析静态色彩,本文暂不考虑不同天气条件对粉墙、黛瓦等各种静态色彩的影响,只测定其固有色。
3.1 粉墙
粉墙,即用白石灰涂抹外墙表面,色号为N9.5(新)、5Y 8.5/1(旧)。白色是反光系数很高的颜色,利用白墙的漫反射原理,可增加室内外的光线或光感,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从色彩搭配理论分析,白墙在灰色天色背景下,显得明亮;在亮白的天色背景下,白墙融到天色中,有扩大空间的作用;在蔚蓝色天空下,显得清新明朗,似蓝天白云的气息等。
3.2 黛瓦
黛瓦,即灰黑色系的瓦,俗名青瓦,色号为N2.5、N2.75、N3.5,当受雨润后呈黛色,或在光照下暗部呈黛色。优质的黏土与冷却水的控制是制造优质瓦的重要条件,黄土烧制色泽较稳较匀,当青瓦烧好后须用冷水冷却,何时取出是其色泽的关键,太早则浅,太晚则废,适时取出青黑发亮。黛瓦根据功能和位置的差异,在工艺及色泽上也有差异[6]。如瓦扣及滴水瓦级别较高,要求质地偏硬,色泽偏深,色号在N2~N2.75,加上精致的图案,色泽更为沉稳、精致。仰瓦和盖瓦,色号在N2.75~N4,仰瓦和盖瓦整齐排列,仰瓦在下形成很深的暗面,盖瓦在上,在光线下显得很亮,明暗清晰有序,就像女子黛色的眉毛一样一根根清晰可见。压顶瓦一般被涂成黑色N1,显得轮廓清晰。黛瓦经过风吹日晒,都会变浅,变黄,色号为N4.75、10Y 4/1(图4)。
3.3 青砖
青砖,青灰色是其新生产出来的颜色,明度主要在N 4 ~ N 6,时间长了就会发黄、发青,色相变化很丰富在Y、R Y、G、P B之间。青砖用处很广泛,如铺在椽子上的望砖,明度整体偏亮,多在N5~N7;铺在地面的方砖,明度偏暗,多在N3~N4,色号有5Y 3/1、5Y 4/1、10YR 4/1等;贴在墙上的砖细贴面,主要明度在N5~N6,由于用料比较考究,色相变化比较丰富,色号如N5.25、N5.5、N5.75、N6、5Y 5/1等;贴于山墙的垛头,明度在N4~N5;用于门楼、墙门、照壁等的水磨砖雕,雕刻的图案产生从N2~N7明度色阶;镶嵌的地穴、月洞、门窗景、栏杆、字碑等,工艺要求严格,色泽讲究均匀,明度以N5~N6为主。
3.4 灰饰
苏州民居建筑的另一特色是该简约之处绝不繁复,该丰富之处绝不疏笔,如在视觉焦点、重要的节点、视觉转折处,以及起色彩的过渡作用等的地方,增加一些灰泥雕塑艺术,行话称为“堆塑”[7]。素面不施彩釉,主要灰浆涂刷,灰色系的,明度在N3~N8。灰浆用途很广,凡砌墙,筑脊,粉刷等均须使用之,建筑屋脊、发戗多采用灰浆涂刷。脊头的堆塑,一般采用浅色灰泥浆,明度在N7~N8;龙腰的灰泥堆塑,明度在N6~N8;飞檐由灰泥做造型,刷灰浆,染墨汁,墨汁被灰泥或瓦片吸收后,呈深灰色,明度多在N3~N6;歇山花大都是潜浮雕的形式,刷灰浆,明度多在N7~N8。
3.5 朱黑漆
木构架为主的苏州园林建筑,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对木材表面进行防腐及油漆等处理,主要有暗红色(过去称朱黑色)漆及黑光漆2种。针对79处景点的油漆进行测色,如图5所示,其中 10R 2/6出现18次,10R 2/5出现16次,10R 2/4出现12次,10R 2/2出现9次,2.5YR 2/4出现6次等。基于上面的数据,根据建筑构造的差异所产生的施漆工艺的不同结合历史文献的查阅和传统技师的采访等数据的分析,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种,用于建筑的柱子、梁、枋、椽等处,多采用“披麻捉灰”的工艺,色号多为10R 2/2、10R 2/4、2.5YR 2/4等;第二种用于门窗、挂落,由于这些材料构造复杂、多变,对工艺的要求较高,则采用“满披面漆,两铺广漆”,色彩比柱子鲜亮一些,色号多为10R 2/6、10R 2/4、5YR 3/4等;第三种是栏杆,色彩较为鲜艳在10R 2/6~10R 3/6,在古籍文献中以“朱栏”得名,如文震亨《长物志》中“亭、榭、廊、亭、可用朱栏及鹅颈承坐……顶用柿顶,朱饰;中用荷叶宝瓶,绿饰……”,虽然“朱栏”已不存在,但拙政园小飞虹栏杆的色漆鲜亮(10R 3/6),在阳光的照射下,似“朱色”的鲜艳、明丽,与周边的碧水和绿化交相呼应,充满生机盎然的景色。
3.6 本色揩漆
揩漆(又名擦漆)是天然漆涂刷工艺中的一种传统的操作方法,揩漆的工序多、工时长、操作较为复杂,但成活后,质量比刷涂的质量高,漆膜薄而均匀,木纹清晰,光泽柔和,表面光滑细腻,制品具有古朴、典雅精致的特点。耦园“织帘老屋”的门窗就采用此工艺,展现了材质的天然美丽,色号为7.5YR 5/8~5YR 5/10,从明代园林绘画的建筑色彩分析,大部分的建筑色彩多采用生漆装饰建筑门窗,显得古朴、自然而亲切。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名贵家具,也都是揩漆工艺,常见的有老红木10R 2/4(5YR 2/4、2.5YR 2/4)、花梨木5YR 4/6、鸡翅木7.5R 1/1(2.5YR 1/1)、楠木7.5YR 3/6、黄杨木7.5YR 5/6、银杏木5YR 3/4、榉木5YR 4/6。红木和花梨木的色泽及纹理揩漆后,色彩沉稳而亮丽,暗红中透着金光,或深褐色中透着红润感,给人温暖与稳重之感,加上雕刻的图案增加家具色彩的明度变化,带来高贵、雅致的视觉审美,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欢。
3.7 彩饰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中彩饰的景观元素很多,如匾额、楹联、太师壁、窗格、玻璃、灯饰等,它们大多处于人的主要视域中,起重要的色彩点缀作用。其中匾额、楹联在园林元素比例较大,主要分清水制作及油彩制作,清水制作多采用擦漆工艺,显木本色,字体常用填绿、撒煤、彩玻璃砂等工艺;油彩制作色彩组合多白底黑字、褐底绿字或白字、绿底黑字、黑底绿字等。常用的颜色有石青色(5G 5/4)、白色(N9.5)、石绿色(7.5G 5/4)、红橙色(2.5YR 3/8、2.5YR 4/8)为主,字多黑色(N1),见图6。
3.8 石材本色
苏州石种丰富,色泽秀雅,皆可为园林选用。比较典型有3种,第一,苏州花岗岩,又名金山石,为中高明度、中纯度的橙色。是粗结晶体的花岗石,属于火成岩,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没有彩色条纹的,多数为彩色斑点,岩质坚硬密实,色彩斑斓,光泽明丽,成色很好,好打理,是上好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的台基、台阶、栏杆、桥梁、庭院铺地等。色泽主要有浅灰、浅黄色、浅橙色、黑点等,老的金山石色彩红润、色差变化丰富,色号主要有10YR 8/1、10YR 7/2、10YR 6/2等。第二,太湖石,产于苏州洞庭山的水边,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鲜见白色、青黑色。分水、旱2种。灰色系偏点橙色或蓝紫色,主要明度在N4~N6,白色系明度在N8~N9色的太湖石,常被当成“饱云”,饱云即白云弥漫,古人认为云乃触石而生,借以突出了假山的高峻,高到与浮云齐[8]……第三,苏州黄石,主要产在尧峰山、横山、上方山等地,为中生代红、黄色砂、泥岩层岩石的一种统称,材质较硬,各面轮廓分明并显露锋芒,色彩非常丰富,主要以橙色系为主,较深的以5YR 4/4为主,中明度以5YR 5/4为主,高明度的以2.5YR 6/6为主,在夕阳西照下,色彩炫目。
3.9 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主要是利用不规则的湖石、石板、卵石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碎缸片等废料,进行巧妙拼组,构成各式图案的铺地,远看为很素雅的灰色系,近看往往会因为色彩的巧妙搭配,而彰显精致、雅丽。针对常见19种样式进行色彩归类,可划分为暖色系、暖灰色系、冷灰色系和冷色系,暖色系主要由黄石、花岗岩碎石和缸片铺饰,青灰乱石点缀,青砖沟边、分界,常见于建筑与园林交接处,面积较小,如八角灯景式、万字式、破六方式等;暖灰色系其冷暖材质比例在4:6~3:7,并以错开或相间的形式存在,形成生动而和谐的地面装饰,常见于花园中的庭院,如冰纹式、十字海棠式、金钱海棠式等;冷灰色系主要以冷灰色的材料为主点缀暖色,常见于山石间、花径大约,如八角景式、攒六方式、万字海棠花式等;冷色系主要以青石、青砖为主,常见于天井、廊道、山石间等,如间方式、青石碎拼、青条砖各式拼等(图7)。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色彩元素进行采集与分析,静态色彩主要包括建筑及造园元素中相对恒定的固有色,根据面积或占有比例抽取其典型色谱(图8);动态色彩主要包括天色、水色和植物色彩等最具典型的色谱(图9)。从这2组色谱可看到苏州园林中的植物色彩鲜艳、丰富,主要以青绿色系及黄绿色系为主,点缀白、粉、红、黄花色及黄、褐、红等色叶;而人造色彩及自然材料多低纯度的高明度或低明度的颜色,如白、深灰(黑)、中灰、赭红色系等。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分析,苏州园林中包含了白、黑、青、红四大正色,只是固有色的纯度不是太高,如黑为深灰色,红为暗红色、青为青绿色,吻合了中国人心中的宇宙图式与色彩观。
文艺复兴的大画家达·芬奇概括了光与色的美学关系:“不同颜色的美,由不同的途径增加。黑色在阴影中最美,白色在亮光中最美。青、绿、棕(棕色系也包含暗红色系)在中等阴影里最美,黄和红在亮光中最美,金色在反射光中最美,碧绿在中间影中最美。[9]”苏州从光照系数上分析属于阴影中的城市,园林中的青绿之色与暗红色构成了美丽的色彩组合;在多云或阴雨天中,黛瓦显得格外精神;在晴天中白墙显得格外清新等。可见,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色彩吻合了视觉的美学。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
[1]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5.
[2] 吴玲仪.天文气象与地质地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281.
[3] 陈丛周.说园[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43.
[4] 徐爱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6.
[5]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99.
[6] 祝纪楠.《营造法原》诠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205.
[7] 施文球.姑苏宅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50.
[8] 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41-170.
[9] 戴勉,编译.芬奇论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21.
(编辑/王一兰)
作者简介:
刘毅娟/1979年生/女/福建漳州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景观色彩与大地景观艺术(北京 100083)
刘晓明/1962年生/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古典园林/本刊编委(北京 100083)
袁 琨/1982年生/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材质与肌理(北京 100083)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
图1 苏州多云、雨、晴、阴、雪等天气现象的天色
图2 苏州天气现象的饼状图
图3 植物色彩数据的调研方式、内容及数据分析方法
图4 黛瓦的色样采集
图5 暗红色油漆的色样采集方式
图6 匾额、楹联的色样采集
图7 花街铺地的色彩构成分析
图8 苏州古典园林静态色彩的色谱
图9 苏州古典园林动态色彩的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