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嘎查里有个汉族“荣誉村民”

作者:本刊记者

□ 文/本刊记者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东苏嘎查(村)是典型的蒙古族村庄,96%的村民为蒙古族。在这个嘎查,有一位汉族“荣誉村民”。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提起这个“荣誉村民”,都会翘起大拇指:“他做人做事特别实诚,是我们的致富带头人,是我们的贴心人!”

这位“荣誉村民”,就是兴安盟科技成果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兴安盟岭南香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久仁。正是他,依靠科技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到了农牧民的心坎上。

2000年,孙久仁被盟科技局派到东苏嘎查创建大米基地,说好就干一年。当时盟里在这一带大大小小搞了十几个水稻基地,但是因为与村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群众并不欢迎。

孙久仁刚去不久,就有人把他的塑料大棚割了很多口子,40个大棚有27个被割烂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农村出来的孙久仁深知,农民最务实,你只有实心实意地为他办事,他才会接受你、认可你、信任你。

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孙久仁没有气馁,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团结带领全嘎查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业中,他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和这些朴实的农民一道改变落后面貌。他从黑龙江、吉林引进水稻品种,经过试种,卖给村民,让他们手里有好的稻种;他组建专业合作社,从生产厂家直接购进生产资料,低价卖给村民,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他发挥在科技局工作的优势,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项目资金修路,打了27眼机电井,盖了87栋育秧暖棚;他面向村民办技术培训班,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种养殖技术,带着村民出去参观,开阔眼界;他还通过各种渠道,将农民收割的水稻以较高的价格按合同收购……

孙久仁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向农牧民宣传科学种田,时间长了大伙儿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新开的地种什么、怎么种,水的问题怎么解决……遇到什么事都喜欢与他讨论,向他请教。

孙久仁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成功研制了水稻插秧覆膜机,为农户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他先后投入30多万元成功生产出6MB-1.80型水稻插秧覆膜机,在16户合作农户的试验田中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每亩增收590元左右。有机水稻覆膜插秧机的成功研发,彻底解放了劳动力,解决了有机水稻除草的技术难题,增产效果明显。2014年,在他的主导下,岭南香公司投资18万元,免费对15台久保田高速柴油插秧机进行改装,为东苏等6个少数民族村的300余户贫困户无偿插秧4300多亩。

十几年如一日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东苏嘎查的大变化:水稻亩产从800斤提高到1000斤以上;村民从孙久仁手里买进的种子、各种生产资料,价格都低于市场,而卖给孙久仁的水稻价格都高于市场。一进一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投入的是诚信,换来的是村民的认可和信任。如今,孙久仁培育出的“岭南香”有机大米已成为享誉全自治区的品牌。

民族团结是大事,却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生产发展了,生活改善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了。

2013年,村民恩和的儿子大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日本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这本是好事,可愁坏了恩和一家人。因为到日本留学需要很大的开支,虽然是公费,但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孙久仁知道后,很快送去1万元资助,并一再对恩和说,孩子这么有出息,一定要好好供他完成学业,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如果钱不够,他可以再想办法帮助。

村里的宝音图曾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二十多岁了,还没有稳定收入,更别提立业成家了。孙久仁把他招聘到科技示范园区在试验田干农活,一有空就给他讲勤劳致富、奋发图强的道理。在孙久仁的鼓励下,这个曾经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手里也有了积蓄,还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姑娘。接下来,孙久仁又张罗着为他操办婚礼。当人们问起是什么让他有如此改变时,宝音图说:“这都是孙总帮助的结果。要是没有他,我可能现在还是个不成器的人,哪能娶妻生子,过上这么幸福的好日子呢!”

(责编 吴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