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创新推进上海城市民族工作

作者:沈丽

□ 本刊记者 沈丽


花蓓(左二)走访“老达志愿服务中心”

2014年11月,作为上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女代表的花蓓(回族),履新上海市民宗委主任。

近几年来,上海城市民族工作不断创新改革,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基层民族工作“三社联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结合社会优势资源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等,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引下,党中央要求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花蓓表示,城市民族工作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服务好、引导好本地及来沪各民族同胞安居乐业,才能圆各族群众一个美好和谐的“上海梦”。

记者:花主任好,感谢您接受《中国民族》杂志的采访。今年伊始,上海市民宗委力求创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提升至“八进”,凸显创建活动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中一项,就是创建“进企业”。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花蓓:一直以来,上海市民宗委都在探索如何把城市发展与民族工作相互嵌入,并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引导城市民族工作领域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发挥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对各民族群众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上海市民宗委在今年1月初召开会议确定2016年的工作重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八进”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企业”开展效果良好,上海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成为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新亮点之一。其中,上海纺织博物馆独树一帜,是首批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该馆在办展理念上立足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在布展方面精心策划,并积极投身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上世纪,纺织业曾是上海的“母亲工业”和“支柱产业”。上海纺织博物馆特意选址原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毛泽东同志曾于1956年视察该厂)。早在博物馆筹建期间,便开始筹划专门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专题馆。2013年6月起,博物馆与北京民族文化宫等机构合作,展出了包括苗族、彝族、瑶族、畲族、侗族、哈尼族、白族等7个西南和华东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去年12月初,博物馆集中展示了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服饰。

博物馆还计划用10年时间系统、完整地展示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力求让上海各族群众和海外游客,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样式、文化符号及民族特质,展现出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底蕴,并藉此传播中华民族和谐共存、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自2013年以来,博物馆已经累计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其中有60%以上是青少年。另外,各区县、街道的少数民族联合会、市伊斯兰教协会等社团组织经常来此参观。博物馆以独特的纺织文化资源为依托,尽其所能地承担起传播民族团结的社会职责。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据我所知,这几年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越来越多。比如,荣获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的上海耶里夏丽实业有限公司,发挥企业优势为来沪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在我看来,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选择了合适的切入点,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架起了社会各界与少数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

记者:在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模式和社区环境的过程中,上海也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对此,您的感受也很深刻吧?

花蓓:在我们基层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三社”联动机制是一大创新。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社区少数民族联合组织作用,组建民族工作社工和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了“社区、社工、社团”的“三社”联动机制。在民族工作领域实现政社合作、政社互动、政社促进,推动少数民族引导工作的社会化。2010年,静安区在这方面摸索出了新路子,走在全市前列。他们的做法是:通过区民宗办的积极争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了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达庆熙志愿者工作服务中心。这是上海首个以少数民族个人命名的社会组织,旨在为社区及来沪流动少数民族提供沟通联系的渠道,开展资源共享、事务共商、社区共融的组团式服务,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如今,达庆熙“老达”这一称呼在静安区几乎无人不知。

老达和我一样是回族。2003年,他从南京退休回沪,在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居住不久,就成了街道的少数民族联络组长。这些年来,他热心为来沪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子女入园、入学等难题,参与调解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2010年,老达不幸罹患脑梗中风,留下了后遗症。我去他的志愿服务中心调研,看见他一条腿脚不便利,走路晃晃悠悠的,却依然不分寒暑为解决来沪少数民族群众的切实需求奔走忙碌,令我十分敬佩。老达对少数民族同胞、对基层民族工作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老达对我说:“社会组织是什么?就是荷叶上的一滴露珠。我老达就是一滴露珠,只有汇入黄浦江,才能奔流向大海,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音乐学院杨学进(右一)教授的声乐课

我认为老达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模式值得借鉴、推广。首先,石门二路街道探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模式,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其次,从“人、财、物”三方面对中心进行保障。经费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扶持;办公场地上,为中心提供一套约40平方米的专用办公室;人员上,配备一名专职社工;管理模式上,突出志愿者自治组织形式。另外,街道还着眼于深入挖掘社区民族工作的内涵,以打造四个“家”即就业指导之家、法律咨询之家、民族文化之家和志愿服务之家为抓手,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社区。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治理模式,是时代赋予城市民族工作的新使命。老达的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做法,为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增添了光彩和活力。

记者: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领域中,民族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这方面上海有哪些特色?

花蓓:我赞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提法。如果说,上海的民族教育收获了一些成绩,那么要归功于几十年来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这里,我想举上海音乐学院的例子来说明上海市积极探索民族教育的历程和成果。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高等院校,早在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便探索开办民族音乐培训班。至今,上音为全国40个民族地区培养的800多名优秀艺术人才,已成为各高等艺术院校及各地艺术团体的中坚力量。上音现有来自9个少数民族的教职员工30人,来自19个少数民族的学生190余名。据我了解,著名彝族女高音歌唱家杨学进教授多年来坚持“一对一”教学,培育出多位少数民族优秀学子,并带领他们登上声乐殿堂。音乐戏剧系的吴京科老师亲自到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突破传统招生模式,不拘一格招收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作曲系则针对系内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偏高的特点,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会议,举办“民族·友谊”主题活动,强化艺术实践的引导作用,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

上海市民宗委也多次组织到上音观摩、调研,见证了学院在民族教育理论、实践方面的多项创新。如2014年,学院与浦东新区高东镇商会签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建协议书,通过高东镇商会这一平台每年专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将民族文化注入社区,让广大民众能享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

60年来,上音培养了一大批音乐教育领域少数民族中坚力量。如曾任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被誉为“我国民乐歌坛上一颗明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曾任广西歌舞团团长的苗族歌手阿旺,曾任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工团团长的壮族歌手石寿坚,曾任内蒙古艺术学校校长的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及原西藏音乐家协会主席格桑达吉等。

上音只是上海19所承担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之一。学院所在的徐汇区高校众多,自2008年至今,徐汇区民族联合会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等8所高校签约结对共建,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此外,自1985年起,上海开始承担“智力援藏”、“智力援疆”任务,目前已经开办包括内地西藏初中班、西藏高中班、新疆高中班、西藏中职班、新疆中职班、青海果洛中职班在内的六类民族班,共举办160个班级,学生规模达到6600人。上海的各级院校不仅承担了上海乃至全国民族文化宣传和民族文化建设的重任,还为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谢谢您与读者分享上海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经验和感受。

花蓓:也感谢贵刊对上海城市民族工作的关注。(责编 梁黎)

 

乌尤黛

桂风壮韵 心手相传

创新推进上海城市民族工作

红寺堡

海南,打通“最后一公里”

贡觉寨子里的美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