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机遇,争项目,抓建设,建亮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碧江区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总投资8亿元的广英石材机械加工及重型机械贸易城项目破土动工,卡琪服装、中美广毅科技相继建成投产,海螺盘江水泥项目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生产……近年来,碧江区加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催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乘数效应。
碧江经济开发区还围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中心、食品、药品、用品“一心三品”主导产业,聚集产业,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百丽鞋业、农夫山泉、加拿大威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入,西南硅业烙铁、中国五化集团子公司金瑞科、威顿化工等企业先后技改成功。开发区采取园中园模式集聚产业,先后引进智慧产业园、中小企业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万丰国际城等中小企业园100多家入园企业,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为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是头号民生工程。碧江区围绕全面小康目标,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变“输血”为“造血”,向贫困发起攻坚大决战。
漾头镇九龙村骂龙溪组地处九龙洞景区核心区域,长期以来,除少部分村民靠为游客牵马上山的微薄收入贴补家用,多数村民经济不宽裕,住的是破旧低矮的木房,交通不便。随着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计划等民生工程落户该村,破旧低矮的木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白墙黛瓦的侗家民居,环村水泥道路取代了以往坑坑洼洼的泥路,旅游公路的修建更是改变了以往过河靠摆渡的历史,路灯、停车场、公厕、卫生室、码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做梦都没想到,我们村会变得这么漂亮!”村支书滕代清感慨地说。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村容村貌美丽。碧江区根据每户的具体情况,制订了精准脱贫致富计划,依托九龙洞国家级景区的资源优势,整合多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村民们有的开餐馆,有的搞种植业。村民卢志选种植了10亩葡萄,他告诉记者:“以前种稻谷,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发展经果林一亩地能赚从前10亩地的钱。”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旅游业的日渐火爆,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九龙村扶贫开发只是碧江区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该区实施9个市级农村集中建房示范点共1313户,累计完成投资5.06亿元,实现1.24万人精准脱贫。
与此同时,碧江区不断加大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和大病补助标准,提高社会生活保障水平。全区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640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95元。
碧江区积极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走上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碧江区坚持走生态立区战略,本着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绿化等项目。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治理等工程,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力度。
碧江区大力打造以“梦幻锦江”为核心的旅游品牌,成功申报锦江国家水利风景区、大明边城国家4A级景区等旅游项目,实施中南门古城、川主宫、飞山宫等古建筑群保护与利用工程。建成全市首家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客运站,并修建九龙洞景区旅游环线公路。同时,整合资金打造九龙村、甘溪坪、路腊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使文化旅游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碧江区规划建设占地416.75公顷的碧江国家湿地公园,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7000余万元将其建设成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场所。
“开门能见山,出门能观水”。如今的碧江,已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文明村镇及全省园林城市、全省文明城市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殊荣收入囊中,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碧江的“新名片”。(责编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