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首席财务官

大额信贷评审的财务分析攻略

作者:马福熠

在小微金融领域,只要额度上超过微贷范畴,财务分析在授信决策中便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所有从业者都认可的不争事实,对小微企业大额信用贷款商业模式而言更是如此。

文/马福熠


对于银行的信贷决策来讲,由于有较为标准的抵押物作风险保障,使得信贷评审过程中的财务分析沦为辅助手段。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决策,尤其是额度较大的贷款决策,却不得不倚重系统性的财务分析。所以,财务分析在小微企业信贷评审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尤其以财务管理更为甚,其通常出于避税、逃税的目的使财务信息不完善、不健全。

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难就难在理不清楚财务状况,所以才有基于逻辑检验的IPC审贷技术,以及基于银行流水的授信技术。近年来,由于这两种审贷技术较容易掌握,以这两种审贷技术为评审工具的微贷(50万元以下)模式大行其道。本质上两种审贷技术都属于模糊授信模式,因为看不透,所以不能给予较大额度授信。而大额信用贷款模式则要求评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审慎地给予较大额度的授信支持。

大额信用贷款对财务评审的要求

小微企业大额信用贷款本质上是基于企业经营能力发放的贷款,是略带投资色彩的贷款,因为是信用贷款无抵押,所以还款保证本质上来源于未来的经营成果。因此,授信决策依赖于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判断。历史的经营能力通过净资产累积情况加以反映,当前的经营能力则通过当前的净利润水平加以反映。这样大额信用贷款的授信决策就必须要求评审人员基本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按照重要顺序来讲,要通过财务评审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的利润状况怎么样?利润规模和利润率如何?信贷资金是否帮助客户创造了增量价值进而获得合理的回报?

(2)企业的净资产有多少?历年经营利润累积表现在哪里?

(3)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如何?是否有充足和及时的还款来源作保障?

一笔信用贷款的授信决策基本上依赖于上述三个问题的系统性回答:

第一,对于净资产的评估,需要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家个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实际上是汇总了企业资产负债表和个人资产负债表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然净资产越高的企业越值得信赖;

第二,对于净利润的评估,需要了解企业近年与当期利润状况,进而预测未来的利润状况,从授信边界的角度讲,就是要判断在没有足够的净资产作保障的前提下,依赖净利润状况是否可以给予授信,这就需要了解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动态上了解企业有多少营运资本、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效率在进行周转。显然利润状况越好,或者获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值得授信;

第三,对于现金流的评估,需要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从筹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入分析在预期期限内贷款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流动性支撑。显然经营性现金流入比融资性现金流入更好,流动越快信贷越安全。

尽管一笔贷款是否授予还要考察业务营运状况和企业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财务分析的要求则至少要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现实中,系统的财务分析发挥的作用并非只在贷前决策,在贷后管理中动态监控企业的财务变动情况则更为关键。所以,在大额信用贷款商业模式的风控框架内,甚至还可以依据上述财务判断对企业进行风险评级,进而采用不同的风控措施与监控手段。

对净资产的评估

对净资产评估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企业净资产的规模与构成;目的之二是排查企业隐瞒负债以及资产抽离的风险。由于小微企业的股权单一性和家族性,小微企业的资产既包括企业资产又包括企业家个人资产,因此财务上必须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个人资产负债状况结合评价。我们要关注企业的总资产有哪些,比如有多少土地、厂房、设备、在建工程、存货、应收与应付账款银行负债与非银行负债额、个人的房产、车产以及其他大额资产及其附带的负债状况。

在综合上述信息后给出企业的净资产状况,结合大致的企业利润进行权益检验。如果历年经营利润累积与负债总和大于总资产,那么说明企业可能存在资本抽离,或者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抑或在经营中曾有过大额亏损;如果历年经营利润累积与负债总和小于总资产,则说明企业还有其他负债没有公开,这种隐瞒负债是信用贷款最忌讳的风险根源。上述信息通常不会从一张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全部答案,所以需要财务评审人员结合资产负债表与相关凭证或实物全面收集、综合分析。财务人员需要有较强的分析与推理能力才能逐渐把握企业资产全貌。

静态的分析通常只是基础分析,动态的分析才能得出更有力的结论,所以结合资产负债生成时间解读资产的累积情况极为重要,它往往可以解释企业大额资产运用与资金缺口的产生,使综合结论更有说服力。例如,如果发现企业近期有大额负债增加,而企业资产的购置时点与负债时点不匹配,说明负债资金并未用于相关资产的投资,那么资金很可能被挪作他用,并且不愿意被公开具体用途,或负债资金被用于偿还其他隐瞒的负债了。

净资产对授信的正相关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加以修正的。首先,净资产规模大小是相对于负债规模而言,这是从相对的角度评估净资产的风险保障作用。例如权益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很可能已经达到负债边界,这时净资产虽然达到一定额度,但高额负债仍是授信决策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其次,还要看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以此作为衡量负债是否达到边界的标准。通常随着负债率增加,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逐渐减弱。此外,还要对净资产进行流动性修正,显然净资产表现为应收、库存性质的流动资产比沉淀在厂房和设备中的固定资产具有更好的债权保障作用,尤其在净资产形态主要表现为在押土地、厂房的残值时,其流动变现性较差,因此净资产的保证作用是要打较大折扣的。当然,在净资产具有信贷支撑的条件下,授信通常可以放松对净利润的要求,但这通常是需要企业具有较好流动性作为辅助条件。通俗地讲,对于有一定经营历史的企业,如果历史经营成果清晰可见,即使短期内赢利状况不是很理想,只要企业流动性有保障,亦可以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

对净利润的评估

对净利润评估的目的是了解企业近期与当期的经营成果。按照评估顺序,首先是营业收入验证,其次是成本、税费验证,最后得出企业大致的经营利润。小微企业的业务按照是否开具发票划分为开票收入和非票收入,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验证,非票业务则需要结合相关业务单据和银行对账单加以核实验证。小微企业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因此在短时间内结合经验数据可以得出企业大致成本,这里通常需要评审人员了解企业成本结构,依据主材采购量进行推算,而至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则需财务评审人员结合损益表与原始单据查验核实。验证上述数据之后,财务人员大致可以掌握企业的实际利润状况。此外,对小微企业利润的验证还要考虑到小微企业不进账的隐性收入,比如加工行业的废料收入、商贸行业厂家的政策支持等,这样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利润水平。上述思维是正向的分析思维,我们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通过考察企业近期大额支出具体流向逆向验证企业经营利润,例如企业购置土地、厂房、关键设备或个人房产等等,都可以部分反映企业利润的情况。

具体授信决策中净利润评估结论通常作为企业的准入门槛。净利润水平可以分为净利润绝对规模和净利润的相对比率两层含义,两层含义相结合才能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原则上,我们希望对那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授信,即我们希望信贷最终能够带来双赢结果,所以评审人员要大致测算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且比较净资产收益率和贷款利息高低,进而期望得出收益可以覆盖成本并有可观剩余的结论。盈利能力是判断一个小微企业是否能够成为长期合作客户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授信前提是可以允许企业短期内经营状况不佳,不能容忍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下滑,所以企业经营是否持续下滑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重点监控的风险点。

当期净利润通常还可以作为考量企业信用贷款总体授信量的一个参考指标。当信用贷款总量超过企业当年净利润时,意味着企业资金计划已经处于寅吃卯粮的状态,对小微企业而言这已经是通常意义上的信贷边界了。因为小贷公司主营业务通常都是短期流动性贷款,企业一旦开始寅吃卯粮,意味着短期流动性危机的产生,尤其是对于净资产较小的企业,如果利润状况恶化,短期流动性危机意味着整体性经营危机已经为期不远了。

更为谨慎的授信依据——净营运资本

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几乎全部是一年内的短期贷款,所以对小微企业来讲营运资本减去所有负债就是财务意义上的净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因此净营运资本成为对短期流动性贷款最佳的风险缓释标的。企业净营运资本较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净营运资本较小甚至小于零则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如果没有筹资性资金流入,必将面临短期流动性危机。实践中应以信用贷款总额不超过净营运资本1/3或1/2为宜。

净营运资本是一种更为谨慎的授信决策依据,通常不应应用在高资情境中,不应应用在经济形势上行区间。所以实践中将净营运资本定义为偏于谨慎的修正指标更为合理。在常规的净资产和净利润评估较为纠结难以给出明确结论的情境下,应用净营运资本进行最终的授信决策,未尝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此外,对于不能全面考察的企业或者初次合作的企业,也适用净营运资本作为决策依据。

值得强调的是,对净营运资本的评估与验证是建立在流动性匹配度前提上的。如果企业的库存中有历史形成的呆滞库存,要通过有效的库龄分析加以剔除;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中有长期不能回收的坏账,要通过审慎的账龄分析加以剔除;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中也要剔除长期挂账的金额,尤其是关联公司或者股东借款,不应计算在负债之内;其他应付款中属于借款性质的要归集到负债总额中。总之要回归净营运资本流动属性上验证其确切数额,进而制定科学的授信决策。

对资金流动性的评估

对企业流动性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可靠的还款来源,通常的做法是从银行对账单分析开始,结合企业业务与融资发生的时点,进行大额资金流动查验分析。对银行对账单的查验即是验证营业收入、发现隐瞒负债的常规手段,又是评估企业资金流动性强弱、确定还款来源的主要依据。首先,小微企业几乎没有投资性现金流入,多数只有投资性现金流出,所以从评估流动性和确定还款来源的目的出发无需更多关注投资性现金流入,但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将授信期内必须支出的投资资金纳入到流动性分析中;其次,结合企业的业务计划、进度与上下游结算规律分析经营性现金流,尤其是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再次,结合企业短期的融资计划、进度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授信放款规律分析筹资性现金流,尤其是筹资性净现金流入。最后将三种现金流综合评估,明确信贷的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偏于谨慎的授信要做到:第一还款来源相对充足,第二还款来源有保障。

对债权人来讲,流动性是安全性的前兆属性。反映在授信企业身上就表现为:企业流动性紧张、恶化是带有预兆性的现象,应该给予及时关注和针对性措施调整,在安全性得到保障前提下讨论流动性。对高资情境企业流动性的信贷意义较弱,但对低资情境企业流动性则具有较强的风险前兆警示意义。过于强调流动性会降低收益性,弱化流动性约束会危及到安全性,所以评估人员应该结合具体的案例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同样将流动性评估作为授信决策的一个修正指标,在合适的情境下加以应用。此外企业流动性评估受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流动性分析作为授信决策的修正性指标,其衡量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总体流动性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



财务评价与业务评价的有机结合

财务和业务从来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财务评估过程中要有机地结合业务实际状况进行查验。结合资产实物查验负债;结合销售、交货工作进展查验应收账款;结合采购和销售查验库存;结合主材采购推算成本与营业收入;结合客户与渠道评价流动性。财务评价与业务评价既是高效评审的技术要求,也是综合授信决策的整体性要求。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小微企业因为企业家与企业之不可分割性尤为如此,因此即便是单一维度的财务分析,若要结论确凿,必须结合业务与企业家等其他主要线索综合分析。

因此,小微企业信贷决策中的财务分析是以净资产和净利润评估为切入点,依据“两净判断”建构企业经营情境,结合企业成长规律分析企业经营现状,继而将财务分析、业务分析与企业家分析有机结合,综合判断企业经营能力。结合案例具体情况,利用企业流动性分析和净营运资本分析两个修正性工具,制定最终的授信决策。小微企业大额信贷模式是小微金融领域的创新模式,评审与风控技术居于创新的核心地位,小贷公司只有不断结合实践,不断深化、完善、优化相关的风控技术,才能确保经营的持续性。

(作者系沈阳融诚科技小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站还是靠边站,平台还是收银台?

大额信贷评审的财务分析攻略

Avaya发力中小微通信

华勤互联:移动社保管家

慧信金安:电商金融之道

行业社会责任及监管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