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生活文摘·养生杂志

养老与养生

作者:马烈光


马烈光 本刊主编、著名养生学家、博士生导师

“养老”者,奉养老人也。养老与养生都带一“养”字,二者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养老是养生的缘起之一,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养生用之于老年人,可别称为“养老”。称其为养生缘起之一,皆因中国人有尊老、敬老的文化基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而历史上很多养生家,其研究养生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奉养高堂”,故养生又有“奉亲”、“寿亲”的别称。战国时期,庄子言:“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已明确将“养亲”列入养生的目的之一。

尤其在当下,养老一词十分热门。皆因2000年以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日益扩大,老龄问题愈趋严峻。在此形势下,我国从政府到公众,都十分关注养老,政策指引,专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保障,大众受益,甚至横向借鉴国外的成功养老经验,积极实践探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养老模式,形成了养老产业。当前养老研究的热点在“多元化养老”,如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院等)养老等,即研究社会如何为老年人营造一种好的养老环境,并产生经济效益。然而,对于养老而言,“老”是对象,“养”才是重点,这里的“养”关键是养好生。那么,从养生的规律来看,养老首先要靠自己,然后才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

其一,主动改变观念。“养儿防老”是我国大众家庭观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老年人应该客观对待这一观念。在工作压力、社会压力、人口流动等社会现实影响下,儿女很难做到时时陪伴在老人身边,甚至子女身在外地,每年只能趁春节全家团圆一周的情况也不少见。另外,尚有不少老年人为子女考虑,希望给子女积攒资财,从而忽略了对自身的保养。殊不知,老人的健康快乐才是对子女最大的支持,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老年人须先改变养老观念,化子女养老为自我养老、社会养老,逐渐了解和融入现代养老体系中,为自己的健康而拼搏。

其二,学习养生知识。老年人,虽然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脑神运转变慢,但“活到老学到老”仍不失为金玉良言。且老人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学习新知,尚能延缓大脑的衰老。有一位老人,从2001年起至今,年年参加高考,虽年年落榜,仍学习不辍,至今已86岁,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可谓“老树春深更著花”。多数老年人,如果不喜新知,至少可以学习养生知识。“学海无涯乐作舟”,由于老年人懂得生命的珍贵,喜欢养生,养生的浩瀚学海会成为老人的“美丽星空”。

其三,老有所乐。养老、养生,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对于老人而言,养老行为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关键在于“乐”之一字。此诚如清代李渔所云:“养生之法,行乐为先。”也就是说,不论施行何种养生、养老方法,必须自己真正喜欢,发自本心。

总之,养老不仅是社会的事,更是个人的事。唐朝吕洞宾曾谓:“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尤其在现代社会,靠人不如靠自己,老年人只要身体尚可就应坚持学习养生、践行养生。对于老年人而言,养老一定要养生。

 

秋季食补:冬瓜,螃蟹,桂花香

养老与养生

古琴与生命:从上古伏羲说起

纯手工调理呵护脊柱健康

好就分享,这是我的商道

记得住乡愁的现代休闲田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