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教育科学博览

模拟实验方法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王㺸(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山东青岛 266023)

摘要:模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许多不便研究的问题,通过建构模拟模型,再运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就可以解决问题。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就可以解决许多用一般探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是全国最早的课改实验区,我们在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探究教学上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本文介绍模拟实验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为广大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提供一种工具。

关键词:模拟模型、模拟实验、科学探究、探究教学

模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将它运用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可以拓展课堂探究教学的范围,从而进一步发挥探究教学的作用。

1.问题的提出

科学探究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取方法并转化为能力,进一步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最终提高科学素养。但是,在实际探究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如下困难:

(1)有的问题,由于体积、费用等方面的原因,无法直接去探究。如:不可能直接将潜水艇搬到课堂上去研究它的原理,不可能直接研究分子的运动等。

(2)科学探究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过程。但是,由于探究问题的陌生感,有的假说很难直接建立,以至于假说过程变成一种随意的猜测,缺少科学性,也不能通过这一思维发散的过程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外,有的假说也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如:理论性假说或现有条件不足等情况。

上述两点,都给实际探究教学的实施带来了诸多的困难,甚至使探究教学无法进行。所以,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1)对于一些无法直接研究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

(2)对于一些陌生或抽象的问题,如何提出科学的假说?

(3)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检验的假说,如何进行检验?

“模拟实验”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经过长期的研究我们感到,如果将模拟实验运用到探究教学中,就可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2.模拟实验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1模拟模型:

建立科学模型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科学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模型、理想模型。其中,模拟模型是运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形象、直观的替代物研究事物本身。例如:将实物缩小成沙盘,用电力线描述电场分布,用直流电动机模型进行有关实验等。

2.2模拟实验:运用模拟模型进行有关实验,从而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找到问题的原因和隐含的规律,这种方法叫做模拟实验。

2.3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客观世界中,能够直接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的内容只占少数。大多数对象需要采用间接实验方法,借助于模拟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不再重复现象。例如:人类起源、地球和太阳系起源等。

(2)微观和宇观问题。例如:原子结构,宇宙演化研究等。

(3)人体、人脑等问题。例如:建造人工颅骨模型来模拟研究头部承受外力情况。

(4)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实验。例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科学研究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有的实验研究价格十分昂贵,这些都需要借助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2.4科学史上运用模拟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典型案例:

生命怎样起源,这是科学家的一个不解之谜,因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状态事过境迁,无法直接考究。20世纪50年代初,米勒通过类比和相似,设计了一个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密封容器中,加上了氢、氧、碳、氮等元素和甲烷、水,又模拟了风、雨、雷、电等原始大气环境。经过一个星期后,在容器中发现已形成了苷氨酸、甲氨酸等氨基酸。1963年,波南佩鲁马用电子束也做了相似的实验,形成了腺嘌呤核苷。这些实验,为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迈进了一大步。

3.运用模拟实验进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通过上述可见,模拟实验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所解决的问题,恰恰类似我们在课堂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探究教学是科学研究的模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模拟实验方法运用到课堂探究教学中,解决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运用这种思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构成了三种运用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教学的操作模式,从而解决了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3.1操作模式之一———用模拟实验探究无法直接探究的问题,进行“科学发现”:

(1)操作程式:

提出问题———模拟模型———模拟实验———科学“发现”

(2)对上述程式的有关说明:

①提出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②模拟模型:由于无法直接研究,因此,利用类比相似性,建立模拟模型。

③模拟实验:运用模拟模型进行有关实验,并得到关于模型的结论。

④科学“发现”:将关于模型的结论作为研究课题的结论。

3.2操作模式之二———用模拟实验进行科学猜想,建立“科学假说”:

(1)操作程式:

提出问题———模拟模型———模拟实验———科学假说

(2)对上述程式的有关说明:

①提出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②模拟模型:由于问题抽象、陌生,因此,利用类比法建立模拟模型。

③模拟实验:运用模拟模型进行有关实验,并得到关于模型的结论。

④科学假说:将关于模型的结论作为原研究课题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际实验检验假说。

3.3操作模式之三———用模拟实验“检验假说”,得出结论规律:

(1)操作程式:

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模拟实验———得出结论

(2)对上述程式的有关说明:

①提出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②建立假说:建立该问题的假说。

③模拟实验:由于假说或推论不能直接检验,因此,运用模拟实验进行检验。

④得出结论:通过检验,得出结论或规律。

4.用模拟实验进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应用案例

4.1操作模式之一———用模拟实验进行“科学发现”的案例:

下面用探究“潜水艇工作原理”为例:

(1)提出问题: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2)模拟模型:真正的潜水艇在课堂上无法研究,引导学生运用相似类比,将一只啤酒瓶作为潜水艇的模型。

(3)模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让水进入或流出啤酒瓶,实现啤酒瓶在水槽中的下沉或上浮。

(4)科学“发现”:通过啤酒瓶模拟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它是靠水舱进水或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4.2操作模式之二———用模拟实验“建立假说”的案例:

下面以探究“液体压强规律”为例:

(1)提出问题: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

(2)模拟模型:液体压强比较抽象、不好研究,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将每滴水看做是一个苹果,建立模拟模型:研究一筐苹果中某一个苹果受到的挤压作用。

(3)模拟实验:通过用一筐苹果进行实验研究,得出:苹果受到的挤压与该苹果在筐子中所处的深度有关,还与苹果种类有关。

(4)建立假说:将苹果的研究结论对应转换到液体压强问题上,形成液体压强假说: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液体密度有关。最后,运用压强计进行实际实验检验假说,得出液体压强规律。

4.3操作模式之三———用模拟实验“检验假说”的案例:

下面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例:

(1)提出问题:压力产生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建立假说:学生运用经验方法建立假说: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并由此假说得到一些推论:过冰面时应该匍匐前进,才不易踩破冰面;盖高楼应该有宽大的地基,否则楼体易下陷。

(3)模拟实验:这两个推论无法在教室内进行检验,于是,学生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作为模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用薄纸作为冰面,用玩具小人作为人体;用沙子做地面,用砖头做楼体,用木板作为地基。通过这两个模拟实验,发现实验现象与推论是一致的。

(4)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模拟实验,检验了假说的正确。得出结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5.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教学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模拟实验方法在探究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新知识、建立科学假说和检验假说,从而使探究教学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问题上。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为了更好地发挥模拟实验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注意如下三种科学方法的辅助运用:

5.1缺点列举法:这是一种创造技法。运用它,可以让我们对研究问题、对象进行缺点列举,发现不便研究之处,由此去设计模拟模型和模拟实验。

5.2问题转换法:这是精致证伪主义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它,可以让我们在遇到不便探究的问题时,并不是放弃,而是将其转换为便于研究的模拟问题,最终通过模拟问题的解决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5.3类比法:这是建构模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的基础。通过问题和事物的相似性类比,提出并建构模拟模型,再运用模拟模型进行有关实验,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建珊.科学方法概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查有梁.教育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王㺸 .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散货港口粉尘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基础教育教学云计算平台构建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

高校二级工会干部胜任力特征初探

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价值取向———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解读《道德经》中蕴含的审美文化与思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