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存在人职匹配的问题。作为一个兼职岗位,高校二级工会干部更呼唤从业者自身原发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作为高校工会系统最贴近教职工的一个环节,这个岗位承载了太多教职工的期望与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二级工会干部区别于普通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动机、职业价值观、个人风格气质、兴趣爱好、人际导向等因素都将对从业者的绩效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引入胜任力研究范式,系统探讨“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一岗位”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关键词:人职匹配,高校二级工会干部 胜任力 探讨
研究背景:“人”的因素对中国高校二级工会工作影响较大
高校基层工会兼职工会干部是由广大教职工推选出来的教职工代表,他们承担着高校“大家”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地”,也承担着各个小家自身建设的各项工作。可以说,基层兼职工会干部是广大会员眼中工会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善恶曲直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在广大教职工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基层工会兼职工会干部在各单位也承担着教学、科研、管理、生产任务,在日常工作的频繁接触中,受到各种工作利益的裹挟,受到人与人各种刻板印象的影响,更易让广大教职工对工会干部产生不公评价,客观上增加了工作难度。
基层工会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工会干部的义务奉献,更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响应,“有人气”或“没人气”主要取决于工作内容是否符合教职工需求,同时也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和人格魅力。因此,在高校工会领域有这样一种业界默契,那就是一定要选出群众关系好、威信高、德行正、口碑佳、乐奉献、肯吃亏的人,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业务话语权,能够争取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尽管基层工会工作受到校工会、基层单位党政领导风格、基层单位教职工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工会干部也是众多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的一环。综上,笔者认为,高校基层工会工作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成败在人!
研究现状:聚焦高校二级工会干部的研究泛泛之谈居多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实践经验让广大教职工对于心目中合适的工会干部有着一定刻板印象和认知,但是,通过实证研究手段对基层工会干部核心胜任特质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高校工会工作者提升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综合能力的政论性研究多,理论性研究少;
2、关注“怎样才能做好工会工作”的研究多,关注“什么样的人适合工会工作”的研究少;
3、从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角度看待基层工会工作者的研究乏善可陈。
其实,每一项职业都需要构筑一套系统的价值体系、甄选标准、胜任特质等对其进行支撑,尽管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项主业以外的兼职工作。但正因为他是兼职工作,我们更应该通过科学化的梳理,构建具有实操意义的甄选工具,选出真正适合这项工作的人。
研究成果:高校二级工会干部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在《美国大辞典》中的解释指出“胜任力包括技能、知识和态度;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式;内驱力、社会动机自我意识等具体组合。本研究采用了这一经典架构,将高校二级工会干部胜任力特征可定为“动机人格”、“能力素质”和“知识储备”三个维度。
前人的相关研究也不乏值得借鉴的观点,如陈聪诚等(2004)指出,从高校工会干部高尚人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无疑是高校职工的最直接的榜样。一位可信、可敬、可亲的高校工会干部在教职工中会形成一种“人格场”,从而使他们观察工会干部时会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产生“放大效应”谢攀峰(2012)认为,高校工会干部必须着力提高政策的解读能力、法律的运用能力、平等协商的能力、矛盾的调解能力和信息的整合能力等五种能力[2];方楚勤(2010)提到高校工会干部应具备基于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公正品行、奉献精神、细致作风和阳光心态等[3]。这些观点经过梳理和分析可以很好的丰富本模型建构中。
为了深化建模工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面向广大教职工及专家进行了最广泛的意见征询。研究借鉴了大五人格、四大气质类型、职业价值观、能力素质等成熟的测量工具进行了理想模式反测,并就知识储备进行了开放式问题设置,形成了“二级工会干部胜任力调查问卷”,面向180位高校工会会员发放,并运用SPSS190进行了频率等指数统计。
在综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构建了20项高校二级工会干部的胜任力特征(见表1):
表1高校二级工会干部胜任特征
[1]王荣德,论面向21世纪教师人格的基本特征〔J〕,福建高教研究,1998(1):27-28.
[2]谢攀峰,劳动关系矛盾凸现期高校工会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方楚勤,略论高校工会干部的政治品格和思想素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