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编辑

例谈编辑为既定语词正义

作者:口 吴有定

口 吴有定

[摘要]文字编辑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必须从隐性层面对既定语词进行勘误和正义。文章以“铁树开花”“排忧解难”“难于”“夜以继日”“以姓氏笔画为序”等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字编辑 既定语词 勘误 正义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文字编辑而言,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为文章纠错补漏、疏通语句、内容升华,以及做规范化处理,责无旁贷。然而,仅此而已还不够,文字编辑还必须从隐性层面对既定语词进行勘误和正义。

一、 关于“铁树开花”

在汉语里,“铁树开花”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顾名思义,原本指铁树花开。然而,其中这个“铁树”当为何物?《现代汉语词典》:“苏铁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1]1297《辞海》:“比喻事情很难有希望办成。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2]《辞源》:“铁树无开花之理,以譬事不能成。《碧岩四十则四》:‘垂示休去歇去,铁树开花。’《续传灯录三一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出微疾,……逮半夜,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华,同‘花’。”[3]三种辞书都将其常用义解释为比喻事情非常难以实现,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考察“事情非常难以实现”这一比喻义,以及普遍的观点认为其中的“铁树”就是“苏铁”,笔者深感“苏铁开花”难以跟“事情非常难以实现”联系到一块。

那么,“铁树开花”中的“铁树”所指何物?《现代汉语词典》已经直呼其名;而《辞海》则避而不提,直接解释比喻义,但从这一“避而不提”我们可以悟出:要么认为这已是共识——苏铁,无须赘述(若是这样则须辨正),要么对此拿不准主意(若是这样则当细考);《辞源》虽然释词时没有明确这个“铁树”之所指,但是从其释语“铁树无开花之理,以譬事不能成”可以直接推断,此“铁树”不是苏铁——因为事实上苏铁并非“无开花之理”,除非《辞源》也误以为“苏铁无开花之理”。从“无开花之理”“譬事不能成”这一释语,我们有理由推想甚至认为“铁树开花”中的“铁树” 并非苏铁,而应是“铁铸成的树”(“铁质树”)。

从语境方面看,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上,有“铁树开花”出现的语境中,就常常有“枯枝发芽”“哑巴讲话”“马长角”“公鸡下蛋”“太阳从西边出来”等描述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的现象的词语与之相伴。从“铁树开花”与“枯枝发芽”“哑巴讲话”“马长角”等同类并举推断,这个“铁树”不应是苏铁,而是“铁铸成的树”,因为如果是苏铁,它尽管难开花,但总有开花之时,不能与“枯枝发芽”“哑巴讲话”“马长角”之类相持并论。

也许有人认为:铁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不耐寒冷。在南方,如果条件适合,可以每年都开花;如果把它移植到北方种植,由于气候低温干燥,生长会非常缓慢,开花也就变得比较稀少了。由此看来,“铁树开花”这句成语,一定是一位北方人发明的。[4]这种观点起码有三点站不住脚:第一,“开花比较稀少”不等同于“不能开花”,只有“不可能开花”的“铁树”方能进入该成语和此类语境。第二,“铁树开花”自古以来就流行于南方,请看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连《辞海》释词时都把此作为首例书证,这点足以证明其在南方流行之早。第三,由于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语言(包括词语)的形成和使用需要约定俗成,由此来看,虽然在北方有可能因苏铁开花难得一见而被北方人借以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之类,但是这种理念对铁树(苏铁)开花司空见惯的南方人而言,是有悖常识的,决不可能形成俗谚或成语。

从修辞学角度看,修辞手法有一种叫夸张,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用“铁铸成的树开花”恰好符合夸张这一手法的特点,即用“铁树开花”作比喻以夸大事情实现之难上加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从词义角度看,对“铁树开花”的释语,无论是“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现代汉语词典》),抑或是“比喻事情很难有希望办成”(《辞海》),都契合了“铁树”是“不会开花”的“铁质树”的诠释。特别是《辞源》的释语:“铁树无开花之理,以譬事不能成。”前者一语道破了此“铁树”即“铁质树”,后者恰好佐证了“铁树”是“不会开花”的。

从构词功能看,用“铁”字作为词素构成的词,很多是用来形容坚强、精锐、坚固、不可改变或坚硬不损或相关的意义,如:铁军、铁汉、铁壁、铁石、铁面、铁公鸡、铁脚板、铁饭碗,等等。“铁树”之“铁”使用的乃是不可改变之义,欲使“铁树”改变——开花——难上难、不能成。

综上之见,成语“铁树开花”中的“铁树”当是“铁铸成的树”。

二、关于“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这一成语,《现代汉语词典》给予的释语是:“páiyōu-jiěnàn 排除忧患,解除危难。”[1]967其中的“难”被解释为“危难”,相应读音“nàn”。这一解释值得商榷。首先要厘清这个“难”的形音义。“难”繁体字作“難”,形声字,右形左声,音nán,名词,本义为鸟的一种(难1);后来,其本义丢失而被借用表示不容易的“难”,形容词,音nán(难2);不知何时又被借用赋以“灾难、危难、不幸的遭遇”意义,作名词,音nàn(难3);在使用中,有时表示不容易的形容词“难”被活用,作名词,以表示其意义仍与形容词“难”的意义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困难、难处、难事、阻碍事情进行(或成功)的困难因素”等,如“千难万险”“排除万难”“避难就易”“强人所难”“勉为其难”等中的“难”,活用后“难”的读音不变,仍是nán(难4)。对于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张静先生说得好:“从意义上说,活用的词都是既保留了甲类词的意义,又临时增加了乙类词的意义……活用跟不活用时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基本相同,因而仍算一个词,不是两个词。从形式上说,活用的词主要是在句法结构(词组或句子)里表现出来的。”[5]至此,有关的“难”的音义已了如指掌。在“排忧解难”这一成语中,“解难”是个动宾结构,“难”是“解”的宾语,显然是名词,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个“难”到底是难3还是难4?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审视。

从语境角度看,“排忧解难”一词经常出现在一些称赞某某在平时帮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或难题(诸如修路架桥、扶贫助困、为孤寡老人或留守儿童解决临时之需等)之类的语境里,这些后顾之忧或难题,确实是急需解决,刻不容缓,但是它不是什么危难、不幸的遭遇,更不是灾难,因此,一般情况下,“排忧解难”中的“难”当是难4,而不是难3。

从词义和逻辑层面看,较之“困难、难处、难事”,“危难”“灾难”程度更深更重得多,次数也相对较少。一个值得媒体赞扬的人理当是经常性地、一点一滴地、持之以恒地去帮群众排除忧患、解决困难的,而不是等到群众遭遇“危难”“灾难”之时,才偶尔前往排解,道理在于“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再说灾难的排解一般是非人力可为的,如天灾就是人力无法抗逆的,从这点看,“排忧解难”中的“难”也当是难4,视为难3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从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上看,并列结构的成语,其中有一类只要第一字与第三字(或第二字与第四字)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则第二字与第四字(或第一字与第三字)词性也相同,词义(所指)也相近或程度相仿,如:精雕细刻、争分夺秒、敲锣打鼓、甜言蜜语、龙争虎斗、千锤百炼、心甘情愿、字斟句酌等。这类成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三字或二四字,甚至一三、二四字可以两两相连重组为双音节词。如精细、雕刻、谨慎、争夺、分秒、敲打、锣鼓、甜蜜、言语、龙虎、争斗、千百、锤炼、心情、甘愿、字句、斟酌,等等。“排忧解难”就属于这一类,“排”和“解”可以组成“排解”;“忧”和“难”虽然乍看意义不同,但是所指程度相仿(不算深重),分别指一般性的忧虑和困难;进一步分析,“忧”属于精神层面,而“难”则属于客观层面,“忧”实为某些客观困难所致,由此而推,“排忧”与“解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异名同实。从这点看,“排忧解难”的“难”也当是难4。

从成语的源流层面上看,“排忧解难”虽然可以溯源远至《战国策·赵策》,但是,其中的“难”并不能等同于《战国策·赵策》“排患释难解纷乱”及由此演化而成的“排难解纷”中的“难”而解为“危难”(难3)。理由有二:第一,从结构上看,“排忧解难”并非一字不差地照搬照套“排患释难解纷乱”(或“排难解纷”)而来,真正本源于后者的只是“排……解……”这一结构,“难”由原来的组合“释难”重组为“解难”,在此只是形同而义异的再组合而已。第二,“排患释难解纷乱”的“难”指的不仅是“危难”“灾难”,而且不是一般危难、灾难,而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国难”。当然,如果有某位人物确实在万一之际,为人化解某场危难、灾难,理所当然,“排忧解难”的“难”就当是难3了。

不过,在一般语境下,“排忧解难”的“难”还是作为难4较合情理,较切语意。

三、 关于“难于”

“难于”在文言文里是“比……更难” 的意思,其中的介词“于”置于形容词谓语“难”之后,作用是介引比较对象,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更)”[6],如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以”在文言文里一般是用在介词“以”的宾语宽泛无所指而省略的句子里,构成“难以……”的句式,“难以”是“很难用(凭借、借助)什么来……”的意思,可以根据文意译为“很难……”或者“不容易……”。如《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人民背叛,亲信离散,很难成功)。可见,“难以”和“难于”是意义和用法迥然不同的两个词,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难以→难于→不容易、不易于”[1]933的解释失当,应当予以勘正。

四、 关于“夜以继日”

“夜以继日”语出《孟子·离娄下》,这个成语后却被异化为“日以继夜”,《现代汉语词典》也认为:“夜以继日,日夜不停。也说日以继夜。”[1]1521,1099
其实,“夜以继日”原意是“白天想不好,夜里继续想”,即由于问题未能解决,而白天已过,只能连夜晚的时间都用上,换言之,就是用夜晚时间来延续白天时间——以夜继日。其中的“夜以”是“以夜”的倒装。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夜以继日”契合白天劳作、夜晚休息的作息习惯;反之,“日以继夜”——用白天时间来延续夜晚时间,等于用该劳作的时间去延续休息时间,既不合常理,更有悖于作者用词的旨意。因此,正确的用法只能是“夜以继日”,不应认可“也说日以继夜”之说。

五、 关于“以姓氏笔画为序”

“以姓氏笔画为序”这个句子,它是一个通常与××名单表形影不离的固定句式,一般置于名单标题后或底下对名单排序作个说明,绝大多数人对它不但非常熟悉,而且还会经常使用,殊不知,这是一个病句,其语病就落在“姓氏”上。关于“姓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专指姓。”[1]1461既然“姓氏”是“专指姓”,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名单除了按主次尊卑或行政级别或音序排序之外,其他的一般都按这样的原则:异姓的则按姓氏的笔画多少和先后,同姓的则按“名字”了。既然“名”也和“姓”一样作为排序的依据之一,就理当将“以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氏”改为“姓名”了。

通过以上案例辨析,相关语词的本真水落石出,语言也随之得以澄清和净化。文字编辑为既定语词勘误、正义责无旁贷,功不可没。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064.

[3]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合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1750.

[4]铁树开花是什么意思?[EB/OL].[2014-11-25].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463524.htm l?fr=qrl&index=0.

[5]张静.新编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15.

[6]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737.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