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为《中国油画五百年》的书评。概括介绍了在明清、民国二卷中收录的海外学者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论文,指出这些研究在开拓新视野、提出新问题上给我们提供的有益启示。本书文献的选取范围十分广阔,既甄选了欧美早期汉学家的经典文献,同时引介了近年来海外学者的新锐成果;虽为编年体,但每一年重点突出的专题都是对学术热点的集中呈现。
[关键词]《中国油画五百年》 文化融合 美术史 海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湖南美术出版社于2015年春推出大型美术文献丛书《中国油画五百年》(1542—2010)。从标题上看,在突破“中国油画百年史”的既有观念上比本书的前身——同样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中国油画文献》更进一步,实际上,对于早期中国油画研究的文献梳理正是本书的核心学术价值之一。“五百年”并不着意于推进中国油画的存在上限,而是将油画在中国从引入、根植到发展、壮大视为一个持续数世纪的缓慢接受和本土化的过程。如果说起源于欧洲的油画传入中国在长时段大背景下看是近代西风东渐的表现之一,那么,海外学术界对中国本土油画的关注则体现出在全球艺术史风潮下中国艺术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
虽然从20世纪初西方汉学家就开始关注中国艺术,但他们的眼光更多聚焦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上。英国学者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于1959年出版的《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是英语世界第一部系统介绍当时正在发生的中国现代艺术的专著,这应该和他在中国期间与艺术家广泛交往的经历,特别是他和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先驱庞薰琹之间的友谊有关。本书出版时,苏立文的西方同行们批评他为一个不值得严肃对待的课题浪费时间,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不过是西方美术的次生物。《中国油画五百年》收录了他的两篇文章——《中国与欧洲的美术(1600—1800)》和《明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艺术的反应》,均节译自他于1973年出版的另一重要著作《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此书被国内研究早期油画领域的学者引用颇多。苏立文通过详尽梳理一系列史实,勾勒出明清两朝与西方接触之后中国艺术所出现的异动和变迁。他力图揭示东西方存在不同艺术形态与彼此的深刻误解,以及东西方艺术家为了化解这些误解、促进艺术交融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因发现敦煌藏经洞而为人熟知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也是较早关注西方在华传教士的汉学家之一。《利玛窦时代传入中国的欧洲油画与版刻》原刊于1921年《通报》二十卷,成为后世明清中西交流史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伯希和认为,人们熟悉康乾时期的西方画家,但对于中国传教团创始人利玛窦初入中华的西方艺术却所知甚少。他根据另一美国汉学家劳费尔(Berthold Laufer)的《中国的基督教艺术》中的图像资料和法国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的拉丁译本,展示早期西方传教士试图借助西洋艺术品的魅力消除中国人对西方宗教的畏惧和抵触,指出《程式墨苑》收录基督教版刻与利玛窦等人在中国的影响不无关系。日本版画史家小野忠重的《利玛窦与明末版画》评述了包括伯希和在内,诸位学者围绕《程式墨苑》中的宗教版画所展开的研究。他还对《宝相图》的图像来源、主题和制作者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西方讲究明暗和透视的画法确实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外美术交流史上公认的一位关键人物,郎世宁的到来促进了清代宫廷“海西画派”的成熟与发展。法国巴黎艺术博物馆的伯德莱(Michel Beurdeley)是研究入华耶稣会士画家的专家。1971年,他出版了《宫廷耶稣会士画家郎世宁》,该书至今仍为关于郎世宁个案研究最系统全面的专著。1997年,伯德莱出版了《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画家》,在此前郎世宁研究的基础之上扩大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18世纪康雍乾及其后时期充任御用画家的西方传教士之生平与艺术。《中国油画五百年》选取了本书的中译本《清宫洋画家》中的几篇文章,包括《郎世宁的青年时代、加入耶稣会和入华旅行》《诞生于调色板与画笔之间的王致诚》《清朝统治末年宫中的几位前耶稣会士》。郎世宁是最早尝试融合中西绘画的探索者,法国学者毕梅雪(Michele Pirazzoli)和意大利学者马可·马西罗(Marco Musillo)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他积极的评价。毕梅雪的《郎世宁与中国十八世纪帝王肖像画的复兴》,强调了郎世宁在清廷供职期间对中国帝王肖像画复兴所起的重要作用,揭示了郎世宁独特画风的形成缘由。本文通过大量图像对比,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郎世宁画风在宫廷绘画中消长的历程,以及对于同时代中国文人肖像画的影响。马可·马西罗的《重估郎世宁的使命——意大利绘画风格融入清朝作品》,认为郎世宁的绘画作品是不同文化区域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艺术认知交流过程的典型例证。他从画家、资助者、观者三个不同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清代中期在皇帝的资助下,郎世宁成功地将欧洲绘画方法和技巧融入清朝,并使其符合资助者的品位以及清代的绘画模式。
进入20世纪,中国对西方艺术从被动接纳转为主动学习,以李叔同、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留学生先后赴日留欧,学成归来后他们大多投身于新兴的美术教育事业。日本学者鹤田武良在《中国油画的滥觞》中强调,20世纪以后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新式美术教育间存在携进的关系。他甚至认为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是早期中国油画与20世纪中国油画的“分水岭”,同时构成了20世纪中国油画的重要特征。鹤田武良是日本最早涉猎中国近代绘画研究的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就陆续在日本、中国、欧美等地展开调查搜集。他整理汇编了一系列美术资料和美术年表等,并随之进行细致的分类与考证工作,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刘晓路与鹤田武良、吉田千鹤子合作,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教育资料编撰室内的原东京美术学校学生名簿等文书资料编辑成册。《中国油画五百年》收录了刘晓路在吉田千鹤子的基础上,修订并翻译的《东京美术学校中国留学生名簿》,并配有当时学校规定的油画系学生毕业自画像。
作为中国美术留学生最早踏足的异国之一,日本保有丰富的早期中国油画家活动与交往的记录可供发掘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学陆伟荣的《关于李叔同在日本的经历》,全面展现李叔同在日期间的艺术活动,涉及与黑田清辉的关系,日本报纸《国民新闻》对其的报道,与槐南、石健、鸣鹤等日本汉学家的往来,参加白马会展的经过以及演剧活动,是迄今为止有关李叔同早年艺术活动的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他的《师从中川纪元学习美术的中国人——有关画家关紫兰的活动》,对关紫兰的师承、留日经历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陈抱一、有岛生马、中川纪元在关紫兰画风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东家友子的《刘海粟与石井柏亭——以〈日本新美术的新印象〉与〈沪上日志〉为中心》以石井柏亭与刘海粟的邂逅为线索,将两人在华旅行和赴日考察的旅行见闻录对照阅读,细致微观地呈现了民国时期两位艺术家身处异国的观感以及中日两国社会、艺术界的情况。
安雅兰(Julia Andrews)是美国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学者,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绘画与政治:1949—1979》曾获美国列文森图书奖,《中国油画五百年》选取了她关于常玉、丘堤、刘海粟等中国现代艺术先驱者们颇有创见的文章。《裸体画论争及现代中国美术史的建构》通过对1926年“人体模特”事件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试图在当事人话语和美术史定论之外还原历史真相,解构刘海粟自我塑造的反抗保守势力的英勇形象及其背后的自由文明教育战胜愚昧无知的神话叙事。安雅兰和沈揆一合著的《丘堤,决澜社,和中国早期现代艺术运动》以决澜社艺术家的个案和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相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宏观性的艺术关照,呈现了决澜社丰富的艺术个性及其对于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所具有的先锋意义。《常玉和上海的现代派》,在对常玉艺术经历的研究基础上,展开了对时代背景尤其是上海地区现代美术发展状况的深入阐释,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作为旅居海外的中国早期油画家代表,近年来关于常玉的学术研究不断展开。本书还收录了法国学者苏菲·克莱伯斯(Sophie Krebs)的《常玉和巴黎画派》,作者将常玉与马蒂斯、藤田嗣治的风格进行比较,引用了大量法文资料,着重于西方现代美术发展中文化融合的研究角度,并对以往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进行了反思。
海外近代中国美术研究在揭示新材料的同时,在开拓新视野、提出新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现任教纽约大学的曾蓝莹在“区域与网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边疆与内地的互置:吴作人画中的西北意象》,是一篇较早关注20世纪40年代西部写生问题的文章。本文通过对吴作人西北采风作品,特别是牦牛和骆驼题材画作的研究,分析西北敦煌之行对其油画画风转变的影响。吴作人通过将边疆风物内地化,表现出具有民族认同意义的“地方感”,在油画媒材本土化上取得了突破。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苏文惠的《废墟作为现代性场域:颜文樑1930年代作品中的罗马古迹》,以1930年颜文樑留学法国期间游历罗马古迹所作绘画为研究对象,指出以“罗马古迹废墟”为创作题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少见”的现象,作者进而从中西方文化的双重视角加以检视,认为颜文樑是将西方艺术的“废墟美学”和中国的“时间观”两种迥异的传统相结合并产生新的意义,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颜文樑对中西合璧的自觉探索。
纵览《中国油画五百年》收录海外研究文献的特点:不仅选取了苏立文、伯希和等欧美早期汉学家的经典文献,同时引介了近年来海外学界的新锐成果。文献选取的范围也不只局限于已经在大陆出版过、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如陆伟荣、东家友子的文章便是通过本书首次翻译并与国内读者见面的。此外,在海外文献的编排上注重与国内学术成果相互参照,以便形成有效的交流对话。虽然《中国油画五百年》采用的是编年体,但每一年都有重点突出的专题,例如1926年的“裸体画”论争,1944年的“西部写生”都是对学术热点的集中呈现。
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油画五百年》的体量几乎是《中国油画文献》的五倍,本书厚度的增加正是对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术资源的开放以及研究成果爆炸式增长的直观体现。《中国油画五百年》这座文献宝藏将为更多海内外中国油画的研究者、创作者提供丰富且坚实的基础,相信下一个十年会有更为丰硕的果实等待我们来收获。
(作者单位: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