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生活》周刊的运营与发展讲起,展现韬奋先生立足内容、面向读者的工作作风,总结他的成功出版经验以及给予今天出版业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邹韬奋 出版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韬奋先生是著名的出版家。他的出版经历开始得很早。学生时代,他是个苦学生,中学时家里已经缴不起学费,因此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兼做学校图书馆的晚间助理员和校外的家庭教师,有时还给《申报》的副刊《自由谈》和商务印书馆的《学生杂志》投稿,赚一点稿费。1921年,韬奋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23年,他受聘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主编《职业教育丛书》。后来接办《生活》周刊,使一本不温不火的杂志风生水起,洛阳纸贵;之后他又创建生活书店,从事进步的图书出版事业,宣传抗日,呼吁进步,成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一、 《生活》周刊的运营与发展
《生活》周刊是韬奋先生从别人手里接办的一本刊物,也是他第一次办刊。韬奋接手之前,这本刊物只是一本偏重于个人修养和职业修养的小刊物,附属于中华职业教育社,每期只发行2 800份。韬奋接手之后,发行量不断上升,一年内就达到2万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增加到12万份,1933年停刊前更达到15.5万份,已经同全国最大的日报——《申报》和《新闻报》的发行量并驾齐驱了。
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韬奋先生说,办好一本杂志,“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的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
韬奋先生还强调,办杂志,要求内容精警,“不但内容要有精彩,而且要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写出来。”他强调要照顾到一般读者的需要。他认为,“推进大众文化的刊物,便须顾到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当用机械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一定的公式可以呆板地规定出来。要用敏锐的眼光和深切的注意,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粮食’”。
关于内容和发行的关系,韬奋先生有很精彩的见解:“当然,发行的技术和计划也是刊物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方面也应加以相当的注意。但是根本还是在刊物的内容。内容如果真能使读者感到满意,或至少有着相当的满意,推广的前途是不足虑的。否则推广方面愈用功夫,结果反而愈糟,因为读者感觉到宣传的名不副实,一看之后就不想再看,反而阻碍了未来的推广的效能。”
二、 立足内容,面向读者
对内容的重视,韬奋先生是有深刻体会的。
韬奋先生编译的第一本书,名字叫做《职业智能测验》。这本书是韬奋先生出版生涯的起步,也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事情是这样的:韬奋先生那时对于编译图书还没有经验,从黄炎培先生那里领受了任务以后,他找到了查普曼(Chapman)著的《职业测验》(Trade Test)这本书,依据书中的内容和顺序,依样画葫芦似的翻成中文。他铆足劲儿,翻译了3万多字,自己觉得很不错了,便拿给黄先生看。不料黄先生看完后,却很不以为然,把韬奋批评了一通。黄先生说:“这份稿子还要重新编写……我们编译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忘却我们的重要对象——中国的读者。我们要处处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力,考虑到读者的心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不能仅仅依照原著,按英美人胃口。这样的编法和措辞,未必即合于中国人的胃口……”
黄炎培先生的批评虽然严厉,但他的话却有充分的理由,尤其是黄先生那种心平气和轻声解释的诚恳态度,更令韬奋无法不接受他的批评。接下来,韬奋重新布局,从头写起。不仅把全书的纲要送给黄先生审阅,还每写完1万字,都交给黄先生看过。这一次,黄先生对他是大加称赞,并为之作序,编入《职业教育丛书》,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件事使韬奋领悟了编译(出版)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忘却我们的重要对象——中国的读者”,用韬奋自己的话说,是“我对于职业教育并没有怎样浓厚的兴趣。可是黄先生给我的这个教训,却很有益于我以后的著作方法,很有助于我以后办刊物的技术……我认为这是有志著述的人们最要注意的一个原则: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你的读者。”
韬奋先生这里讲的,是写作的时候不要忘记你的读者,对于出版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一些编辑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忘记了自己的读者。他们也在冥思苦想,也在挖空心思,也在寻求突破,但他们在最基本的一点上用错了功夫,就是他们只想“我要做一本书”,而忘记了他真正要关心的是“读者要读的是什么样的书”。
三、 韬奋先生的成功出版经验
总结韬奋先生出版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立足于青年大众读者的需要,有益于社会改造;崇尚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文字大众化,雅俗共赏;内容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团结众多的作者,群策群力。最后,最重要的,是韬奋先生自己所具有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无私的奉献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还要加上胡愈之代表中国共产党对韬奋的热情帮助、悉心指导、精诚合作。
韬奋先生是这样做出版的,生活书店成立以后,他和他的同事们,包括胡愈之、徐伯昕、金仲华、钱俊瑞、张仲实等也是这样做出版的。惟其如此,生活书店的前辈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之下,以有限的人力,除了出版《生活》
周刊以外,前后还出版了十几种刊物、多种丛书和一大批进步书籍。为了竭诚为读者服务,生活书店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不仅在全国建立了50多个分店和办事处,还举办流动供应,创设服务部和读者顾问部,成为进步出版事业的灯塔。
四、 给予今天出版业的重要启示
韬奋先生做出版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出版有重要的启示。当然,今天的读者,同韬奋先生写作第一本书的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出版者而言,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你在构思一个选题的最初阶段,就要清楚:你是在为什么样的人出书?出什么样的书?只有那些最好的编辑,才会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留心社会问题,把握市场动向,从本身的出版定位出发,形成思路,发掘选题,为特定的细分市场读者群提供图书及相关产品。在这样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内容建设必定是一个出版社的立身之本。出版社要做好内容建设,了解社会、了解读者需求,团结作者、协助作者创作更多的好书,是最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什么是好书呢?只有满足了读者需求的图书,才可以被称得上是好书。所谓的好书,应该满足这样四个条件:一是出版创意具有独特性。所谓独特,就是创新。这种创新,并不单指一本书从未被出版过。举凡新的出版领域、新的出版题材、新的出版角度、新的出版介质、新的阐释方式都可以满足独特性的要求。二是具有购买价值,也就是有卖点。内容的独特性和学术性、叙事的宏大或细腻固然是卖点,设计的精巧和包装的华丽也未尝不以其收藏价值而形成卖点。三是选题很好地处理了出版资源与出版物之间的转化,比如将外国的东西转化为本国的、将古典的东西转化为现代的、将经典的东西转化为普及的、将专家的成果转化为出版的资源。四是图书本身各项要素匹配,诸如书名与内容、选题与载体、产品与品牌、单本与系列等都是相容相称的。
这几个方面,韬奋先生等三联的前辈们都做得很好,我们真的要好好地学习呢!
(作者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