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编辑

创作的“在意”与出版的“刻意”

作者:张昀韬

囗 张昀韬

[摘要]《火印》的诞生,离不开作者曹文轩创作时的“在意”,也离不开编辑出版时的“刻意”。通过这样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小读者们感受生命、尊严与友爱⋯⋯

[关键词]《火印》 创作 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年初,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正在创作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这个消息在创作圈、出版圈流传开来。和曹老师相熟的朋友们都很好奇:曹老师这次怎么会决定创作一个战争题材的故事呢?要知道,这是在《青铜葵花》之后,曹老师首次提笔创作单本的长篇小说,而他最得心应手的题材,一直是围绕水乡油麻地,记叙成长感念的细腻又深厚的纯美小说。

曹老师在《火印》的序言中讲到创作的源起,这个故事在一次偶然阅读萧红作品的时候,就已经生发缠绕在他创作的思绪之中。《火印》创作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我很在意这个日子,但这部作品并不是刻意为这个日子所写的。所以这是天意。”曹老师用“在意”“刻意”“天意”来描述他选择战争作为这部小说题材的因果,而“在意”和“刻意”,也“天意”地概括了《火印》作品创作和图书出版的原动力。

一、 作家的“在意”

一位作家,他所“在意”的事情,一定会成为他创作的指引。曹老师在意的事情,放在首位的,是作品的文学性,是“文字的不朽”。书稿付型前夕,我请曹老师为《火印》的封底写一段文字,他在旅途中传给我这样一段话:“从写作的那一天开始,总希望自己的文字能长久流传。这也许是一番痴心,但几十年过去了,这一番痴心非但没有淡去,反而变得更为固执……”《火印》,正是在曹老师固执的艺术追求之路上,在他对“最好的作品总是下一部”的努力之中,诞生的一部新作。

(一) 一气呵成的《火印》

2015年1月的一天,曹老师开始把自己飘动、绵长的思绪,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中的素材与理念,整理成《火印》的提纲。他给我看的最初的构思大纲,写在一张不知从哪里顺手拿起的硬纸板上,一共是24章,有的有章名提示,有的只是简单地记下重要的情节点。从这些急促的字迹上,可以看出灵感涌来的急切,这是《火印》第一次向我显现出的模糊的样子。2015年2月,曹老师开始动笔创作《火印》,他用了31天的时间,以每天创作七八千字的速度,把这个在他心头萦绕多时的故事创作出来。我难以想象,他是以怎样的激情勤奋地构思、书写着,我只知道,2015年的整个春节,他把自己关在北京的家中,在创作中独自度过了马年和羊年的交替。等到春节假期过后,我拿到的是三厚本用水笔细细密密地书写而成的手稿。从这些细密的笔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曹老师是在多么流畅地创作,故事从他的笔端汩汩流出,没有大段的修改,甚至很少删划。三本手稿那样整洁、优美又厚重、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我们去翻开,去阅读,去领略。熟悉他的作家朋友说,曹老师有文字的洁癖,他落下笔的时候,文章基本上已经在脑海中创作成型了。在《火印》的创作中,曹老师在最初的灵感和提纲之上,不断地延伸发展,最终成书34章,是曹老师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分量最重的一部。10年的语言、思想、甚至叙述方式的积累,结合一个多月时间“闭关修炼式”的激情创作,产生了这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 两位大师同时选中的“马”

作为《火印》的第一批读者,从拿到手稿的那一刻起,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的编辑们就进入了激动又紧张的状态。将三大本手稿录入、初步核校,除了明显的错漏之外,不做任何修改。这份文本,将提供给曹老师作为修改的底本。这份底本,也被曹老师拿给具有文学欣赏力的、能够提供真实的阅读感受和建议的朋友们来看。曹老师将我们称为第一读者,他非常注重我们这些第一读者给他提供的阅读感受。大家将阅读中的体会,觉得矛盾不妥、或者可以更加丰满完善的地方提供给曹老师,而曹老师,将所有的意见放在心里思量,重新构思并修改。他对我说,《火印》应该一直修改,直改到下厂印刷的那一天。

对原稿最重大的改动,莫过于小说主人公骏马的形象。曹老师在最初构思的时候,专门买了一本《马谱》,从里面精心挑选了一匹最心仪的马,作为骏马的原型。为了不受其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他刻意不去阅读任何和马、和战争相关的小说,只是将自己心中的马和坡娃的故事写出来,把自己对战争与人性深切的思考写出来。可是,大家一看到曹老师笔下的骏马,却发现它和英国著名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笔下的《战马》中的那匹马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额头上的白色十字毛发都被两位作家细致地描写了。这真是太巧合了!曹老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的《战马》,一边感叹自己与莫波格的神思相合,一边从《马谱》中重新挑选,对全文做了修改。于是,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主人公,“雪落乌蹄”的良马——雪儿。

当我们最终拿到曹老师几番修改过的稿件时,发现原稿中的疏漏或者构思的不妥,都已经得到熠熠生辉的修改。曹老师还不无遗憾地说:“其实,文字都应该再放一放,放一段时间再来看再来改。留待下次再版吧。”

(三) 国际视野中的考量

在我们阅读《火印》的时候,曹老师开始大量阅读他能找到的、经典的或者获得国际大奖的与马和战争相关的小说。仅我帮他找到的就有英国经典儿童小说《黑骏马》,美国纽伯瑞金奖作品《风之王》,澳大利亚桂冠作品《银色的小驴》……他在这些作品的阅读中反观《火印》的创作。当他读到差不多10本书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觉得《火印》还不错。”

应该说,曹老师目前是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让中国的儿童文学被世界更好地认知,在国际创作中考量自己的创作,这也是曹老师“在意”并努力的方向。美国儿童文学目前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也是整体水平较高的国家,曹老师非常希望能和美国作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2015年美国书展上,天天出版社举办了“战争中的孩子——多方聚焦反战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现场研讨活动,曹老师是中国作家的代表,我还邀请了美国作家帕特里夏·基弗女士、美国兰登书屋版权部主任乔瑟琳·兰女士、美国坎贝尔国际文学搜索公司副总裁玛丽女士,以“儿童文学对战争中的孩子的关注”为切入点,探讨了中美儿童文学创作。在研讨中,曹老师讲到了自己对“故事”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的观点,讲到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极大的不和谐。作家们的演讲收获了笑声、眼泪与赞赏。在活动最后,曹老师带领嘉宾,用毛笔书法,书写《火印》以及美国作家的作品《百合的渡口》的书名。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不会忘记铭刻战争苦难的“火印”,希望没有战争的威胁,孩子的心灵永远都像“百合”一样纯净。

儿童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好的作品能够放在世界的维度中考量。《火印》和曹文轩其他作品被世界的认可,正说明曹老师对艺术追求的“在意”,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去到明天和远方。”

二、 出版的“刻意”

对于出版来说,经过审慎思考的“刻意”才有可能实现出版追求。出版从来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它一定包含着“为什么做”“应该怎样做”以及“如何做到最好”。作家的“在意”和出版的“刻意”结合在一起,才可能实现创作和出版的完美呈现。

(一) 从“两匹马”到《火印》

《火印》的故事虽然在曹老师的心头萦绕已久,但是这个念头被强烈地唤醒,并动手将它创作出来,却是源于一次契机。2014年深秋,我和曹老师一起去参加塞尔维亚书展,中国是这次书展的主宾国。在和当地儿童文学作家、出版社的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希望借助书展对中国主宾国的密切关注,让曹老师的作品、他的文学观点,更多地被世界了解和认知。从伊斯坦布尔机场转机去塞尔维亚的等待中,我和曹老师聊起创作的各种主题,聊起当代世界儿童文学。我们聊到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聊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美国书展的主宾国,美国儿童文学对世界、对中国的强大影响力……我突然想到:“曹老师,您有没有想过创作一个以战争为题材的故事呢?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很少触碰严肃的题材,其实世界儿童文学中,以战争为题材,产生了很多文学品质非常高的儿童小说。”曹老师说:“我脑子里还正好有这么一个故事!灵感是萧红在一个短篇中提到的两匹马,它们向村子跑来,跑到近处,人们才发现,它们身上烙着日本军营的火印……战争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原创也应该有相当的作品出来。”就像曹老师在阅读萧红作品时,捕捉到了无比宝贵的灵感;而我,在凌晨转机的混沌中,清晰无比地意识到,自己捕捉到了一个无比珍贵的儿童文学新作。

可是匆匆聊到的几句话和一个意向,往往会在繁杂的事务中溜走,怎么才能把它变成一个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故事?我将曹老师提到的这几句话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应该问问他有没有想好故事的名字,只要有了名字,一部作品就变得真实了许多。第二天,我问曹老师:“您讲到的那‘两匹马’的故事,有名字了么?我在想,可不可以叫‘烙印’?”“火印。”几乎同时,曹老师讲出了这个名字,也在那一刻,《火印》对于我,成为了一个切切实实的,可以进一步跟进的出版目标。

(二) 《火印》的出版承载

对《火印》出版投注的热情,超过我十年来策划和编辑的其他所有图书。参与《火印》出版的天天出版社的每一个策划、编辑、美编、发行同事,也都投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创意和努力。其实,和成人社科文艺类出版不同,少儿出版很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一个单本作品的出版和营销上——这从各家少儿出版社大力推出的一套套系列丛书就能看出来了。儿童文学图书一般比较薄小,定价较低,系列图书才是销售和影响力的保证。而我们对《火印》的出版和营销,从头到尾是单本精品的出版思路。这既源于《火印》这部作品本身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也在于我想针对一本原创的严肃儿童文学作品尝试一下,看在当今的出版和市场上能实现到什么样的程度。

儿童出版市场一直有一种声音: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不及引进儿童文学的品质。在众多榜单上,几十本儿童文学上榜图书中只有一两本原创图书,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现象。原创儿童文学出版在内容品质、美编质量、装帧设计上都受到诟病。从《火印》出版的准备开始,我就决心将它做成一本能与国际出版水准媲美的图书。《火印》从插画创作、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甚至照片、题字、颜色上,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大胆的创新。

为了准确地表现《火印》所记叙的年代的感觉,我们邀请老一代连环画艺术家于绍文先生为《火印》插画。当曹老师听说于老愿意为《火印》画插画时,非常激动,连声说:“于老的功底,是现在的插画不可能有的。”而《火印》的封面,是我们在一次次设计中突破创新的。编辑几次给美编讲述《火印》的故事,大家根据自己对故事最强烈的感觉,拿出了四个截然不同、充满思想和设计感的封面设计方案。应该说,这四个方案,都达到了原创类封面的上乘水准。我们最后选择的是版刻风格的封面。它用茫茫雪景和雪儿的抽象轮廓,表达了战争带给世界的苍白,又孕育着新的生机。雪儿眼睛中坡娃的头像,表现了雪儿与坡娃之间的相互“珍视”。我想,这也是《火印》所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世界的美好,在于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美好的相互珍视;而战争,却是掠夺与破坏你所珍视的一切:家园、生命、尊严……

《火印》的出版,实现了诸多的跨越。从曹文轩老师创作角度来讲,这部作品超越了江南水乡的生活积累,描绘了北方坝上草原的生活(曹老师为此曾经一年多次到坝上领略草原的雄廓);超越了曹老师一直描写反映的和平时期儿童的生活和苦难、责任和成长,转而第一次描写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心灵创伤;第一次在长篇小说中以动物为主人公展开凄美故事;更是第一次把笔触深入到战争条件下人性的光辉、战马的情感。从责任编辑角度来讲,如何从作家设计选题时就亲密接触一部优秀作品,伴随她的落地诞生;如何为她寻找最适合表现作品张力的插图;如何在四个优秀封面中选定最好的“那一个”(为确定封面,编辑和作者一起征询了方方面面读者的意见,包括从一年级到初中的很多学生),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断然拍板选中这个封面;甚至一部中文儿童文学作品在美国举行首发仪式,都是跨越性的出版经历。

《火印》的出版,得到了读者、业界、评论界、榜单、媒体给予的极大关注和肯定,首印十万册,发行两个月就实现了加印。它入选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在出版的首月,就登上了《中国新闻出版报》的月度畅销书排行榜少儿类第一名;它几乎入选了所有的图书推荐榜单,比如中国出版集团“中版好书榜”,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中华读书报》“好书榜”;产生各界评论和相关报道80余篇,被转载数百次;和《火印》相关的网络搜索,已经有三万多条。我之前也曾犹疑:我们会不会对一本儿童文学图书期待太高,让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我希望它能让大家看到原创纯文学的力量;我希望它能在国际视界中展现中国的故事和创意;我希望它能在原创儿童文学的美术设计上发出突破的声音;我甚至希望它能与目前畅销的娱乐型儿童故事比上一比,看看严肃的纯文学能获得多大的市场认可……在作家努力追求的“在意”和出版努力追求的“刻意”之中,我们期待《火印》实现这些承载的“天意”。

(作者单位:天天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