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卷十一,首先讲到的国家是“僧伽罗国”。僧伽罗国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僧伽罗国,周七千馀里。国大都城,周四十馀里。土地沃壤,气序温暑。稼穑时播,花果具繁。人户殷盛,家产富饶。其形卑黑,其性犷烈。好学尚德,崇善勤福。
“僧伽罗”一词,是印度俗语Samghala的音译,梵文则写作Siṃhala。Siṃha在梵语里的意思是狮子,Siṃhala意思就是“执狮子”或者“捉住狮子”。“僧伽罗”是斯里兰卡的古称。玄奘讲到了僧伽罗国得名的来由:
此国本宝渚也,多有珍宝,栖止鬼神。其后南印度有一国王,女娉邻国,吉日送归,路逢师子。侍卫之徒,弃女逃难。女居舆中,心甘丧命。时师子王负女而去,入深山,处幽谷。捕鹿采果,以时资给。既积岁月,遂孕男女。形貌同人,性种畜也。
斯里兰卡自古以来以出产宝石著名,鬼神守护宝石,是斯里兰卡古老的传说。“师子”就是狮子。汉字中最早没有“狮”字。在古代中国,“师子”是一种外来动物,“师子”因此是一个译音词。因为是野兽,“师子”的“师”,后来加上了“犬”字旁,成为“狮子”。
这位南印度国王的女儿,在出嫁邻国的途中,被狮子王劫夺而去,不过狮子王并没有伤害她,相反却用捕捉来的食物,供养女子。女子与狮子住在一起,日子长了,生下一男一女,孩子相貌长得跟人一样,但性格却像野兽。人兽相交,诞生后代的传说,在古代的印度,也包括南亚的其他国家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不算奇怪。
男渐长大,力格猛兽。年方弱冠,人智斯发,谓其母曰:“我何谓乎?父则野兽,母乃是人。既非族类,如何配偶?”母乃述昔事,以告其子曰:“人畜殊途,宜速逃逝。”母曰:“我先已逃,不能自济。”
男孩渐渐长大,力气巨大,足以跟猛兽格斗。他成年之后,懂事了,于是问他的母亲:“为什么我的父亲是野兽,而你是人?这是怎么回事啊?”母亲把过去的事告诉了儿子,而且说:“人与野兽,不是同类,我们赶紧逃走吧。我以前也尝试逃过,只是我自己一个人,很难成功。”
其子于后,逐师子父,登山逾岭。察其游止,可以逃难。伺父去已,遂担负母妹,下趋人里。母曰:宜各慎密,勿说事源。人或知闻,轻鄙我等。
于是儿子跟随父亲狮子王,登山逾岭,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逃走的机会。趁狮子王不在,儿子便背负着母亲和妹妹,来到人类的村庄。这时母亲告诫儿子说:“我们各自要小心,不要把我们的来历讲出去。要是让人知道了,大家恐怕会看不起我们。”这样,他们渐渐地到了母亲的故国,也就是儿子外祖父的国家。
于是至父本国。国非家族,宗祀已灭。投寄邑人,人谓之曰:“尔曹何国人也?”曰:“我本此国,流离异域。子母相携,来归故里。”人皆哀愍,更共资给。
但是,老国王早已去世,国家已经不再属于他们的家族,他们的亲友也都没有了。他们只好投宿在城里的人家,人们问他们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他们回答说:“我们原本就是这个国家的人,长久流落外国,现在我们母子一起回到了家乡。”大家一听这样说,都很同情他们,为他们提供帮助。
不过,在山里的狮子王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其师子王,还无所见。追恋男女,愤恚既发。便出山谷,往来村邑。咆哮震吼,暴害人物,残毒生类。邑人辄出,遂取而杀。击鼓吹贝,负弩持矛,群从成旅,然后免害。
狮子王回来,发现妻子、儿子和女儿都不见了,狮子王挂念自己的儿女,非常愤怒。它走出山谷,来到城边,咆哮怒吼,一见有人从城里出来,便发起攻击,杀死每一个它见到的人。城里的人,只有带上武器,结成团伙,才敢出城。这事让国王也知道了:
其王惧仁化之不洽也,乃纵猎者,期于擒获。王躬率四兵,众以万计。掩薄林薮,弥跨山谷。师子震吼,人畜僻易。既不擒获,寻复招募:其有擒执师子除国患者,当酬重赏,式旌茂绩。
国王让猎人们去捉拿狮子,还带上军队,军队的士兵数以万计,遍布山野。可是只要狮子王一声怒吼,士兵都躲避不及。国王只好发布命令,招募勇士,谁能够捉拿狮子,为国除害,一定重赏。
其子闻王之令,乃谓母曰:“饥寒已甚,宜可应募,或有所得,以相抚育。”母曰:“言不可若是。彼虽畜也,犹谓父焉。岂以艰辛,而兴逆害?”子曰:“人畜异类,礼义安在?既以违阻,此心何冀。”
儿子这时听说了国王的招募令,就对母亲说:“我们缺吃少穿,我可以去应募,或者成功了,得到奖赏,我们生活就再也没有问题。”母亲说:“你不可以这样说。狮子虽然是兽类,但它是你的父亲。你怎么能因为生活困难,去伤害它呢?”儿子说:“人和兽,不是一类,哪里谈得上礼义呢?既然人兽互不相干,何必还顾虑什么呢?”儿子没有听从母亲的劝阻,到国王那里应募。
乃袖小刀,出应招募。是时千众万骑,云屯雾合。师子踞在林中,人莫敢近。子即其前,父遂驯伏,于是乎亲爱忘怒。乃剚(zì)刃于腹中,尚怀慈爱,犹无忿毒。乃至刳腹,含苦而死。
儿子带上一把小刀去应募。国王集合了军队,千军万马,把狮子王围了起来。狮子王蹲在树林中,没有人敢走近。只有儿子一个人,走到狮子跟前。狮子见到儿子,一下就安静下来,要表示亲爱,这时儿子却突然把刀插进狮子王的腹中。到了这个时候,狮子王的心
王曰:“逆哉!父而尚害,况非亲乎?畜种难驯,凶情易动。除民之害,其功大矣。断父之命,其心逆矣。重赏以酬其功,远放以诛其逆,则国典不亏,王言不贰。”中,仍然对儿子是慈爱之心,没有丝毫的怨恨。儿子用刀剖开了狮子王的肚腹,狮子王忍受痛苦,直到最后死去。
国王看见了这一切,觉得很奇怪:
王曰:“斯何人哉?若此之异也?”诱之以福利,震之以威祸。然后具陈始末,备述情事。
国王就问:“这是什么人啊?事情又怎么会这样奇异呢?”国王许以奖励,又加以威胁,儿子只好把其中的原委讲了出来。这让国王又是一番感叹:
国王说:“这真是大逆不道啊!你连你的父亲都能杀死,如果伤害那些不是你亲人的人,还会有顾忌吗?野兽之种,凶恶的本性真难以改变。你为民除害,功劳很大,但你杀死父亲,悖逆不道。我现在重赏你的功劳,但我要把你流放到远处去。这样国家的规矩才不会受到损害,但我作为国王,我说过要奖励你的话也算数。”
于是装二大船,多储粮糗。母留在国,周给赏功。子女各从一舟,随波飘荡。其男船泛海,至此宝渚。见丰珍玉,便于中止。其后商人采宝,复至渚中。乃杀其商主,留其子女。如是繁息,子孙众多。遂立君臣,以位上下。建都筑邑,据有疆域。以其先祖擒执师子,因举元功,而为国号。
国王于是准备了两只大船,装上很多粮食。母亲留了下来,给予赏赐。狮子王的儿子和女儿,各自上一只船,让船随波逐流。儿子的船在海上漂流,到达这个宝岛,停留下来。再后来商人采寻珍宝,来到岛上,狮子王的儿子杀死商人,留下了商人的子女。这样渐渐繁衍下来,子孙众多,就设立制度,分为君臣上下,又修筑了城市,成为一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的人,他们的祖先曾经擒拿过狮子,所以就用“执师子”作为国家的名字。
因为有这样的传说,僧伽罗国的人,不仅形貌黝黑,连性格也都显得勇猛刚烈,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狮子的血统:
故师子国人形貌卑黑,方颐大颡,情性犷烈,安忍鸩毒。斯亦猛兽遗种,故其人多勇健。
至于狮子王女儿乘坐的船,则漂流到了波斯国的西边:
其女船者,泛至波剌斯西。神鬼所魅,产育群女,故今西女国是也。
“波剌斯”就是波斯。“西女国”一国之人,都是女子,这当然更是一个神话传说。
故事就这样结束。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人与兽,各种感情互相纠缠、交织在一起:母亲和儿子回归人类的渴望;狮子王对儿子所表现出来的无所保留的父爱;国王坚持原则,有赏有罚。故事讲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与古老国家相关的神话传说,情节虽然奇异,背后表现的其实还是人的感情。
玄奘并没有到过斯里兰卡。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玄奘周游五印度,到达了南印度达罗毗荼国(Draviḍa)的建志补罗城(K
āñcīpura),即今天的康契维腊姆城(Conjeeveram)。玄奘原本打算从这里乘船去僧伽罗国。这时他遇见刚从僧伽罗国来的三百多位僧人。他们告诉玄奘,僧伽罗国的国王不久前去世,国内又发生了饥荒,他们就是为了躲避动乱,来到印度的。玄奘只好放弃了去僧伽罗国的念头。玄奘讲的这个故事,显然得之于传闻,或者根据他在印度所读到的佛经。因为这个故事也见于斯里兰卡古老的文献《岛史》(Dīpavaṃsa)和《大史》(Mahāvaṃsa)。两部书主要讲斯里兰卡佛教的历史,同时还讲了不少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从“僧伽罗”这个名字,斯里兰卡最早的居民也就称作僧伽罗族,他们讲的语言,称作僧伽罗语。“僧伽罗”因此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名称。后来阿拉伯人来到了斯里兰卡,阿拉伯人称斯里兰卡为Silan,这时已经是中国的宋代,中国人也就把斯里兰卡称作“细兰”,明代又翻译作“锡兰”。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英国人统治斯里兰卡以及斯里兰卡独立之后的一段时期。1972年,锡兰改名为斯里兰卡,意思是“神圣的楞伽”(Sri Lanka),因为斯里兰卡有山,山名“楞伽”(Laṅk
ā),历史上斯里兰卡也曾经称作“楞伽岛”(Lankadvīpa)。(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