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锂离子蓄电池制作企业,天津力神是如何看待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会对商用车领域暂停使用三元材料电池做出怎样的评价?天津力神总工程师李宝华在接受此次采访时回答了记者的上述疑问。
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信心
2012年不足1万辆,2013年2万辆,2014年7.4万辆,2015年突然迎来市场井喷期,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历史新高——33.1万辆。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已达49.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跃居全球第一,正在由市场导入期迈入快速成长期。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作为纯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成为了产业经济受益的排头兵。因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未来5年,形成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实现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形成关键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分别形成3~5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到2020年产业集中度则将超过80%。“2015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天津力神仅动力电池销售额就接近20亿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宝华自豪地告诉记者。
进入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门槛不仅提高了,力度还下滑了,这是否会影响到电池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心?李宝华回答说:“当然不会,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李宝华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解读,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要想减少雾霾、保护资源最好的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加速调整目前的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而汽车行业理所当然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未来让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助力我国走出“霾”伏。
在火热的市场需求带动下,国内一下子涌现出来大量的电池生产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其实,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安全、较长寿命、大能量的电池,目前不是每家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实力。市场过热一时难以淘汰低端企业,给电池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加之主流电池企业纷纷扩建产能,所以未来动力电池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也要预防产能过剩。”李宝华如是说。
三元电池还需要时间检验
对于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做出的在商用车领域暂停使用三元材料电池的决定,李宝华持支持态度,他认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重于一切,从选择动力电池路线时就要考虑。对于客车尤其是12 m公交车来说,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车上的乘客很难及时逃生,所以安全性成为这类客车首要考虑问题。相较之下,三元材料电池发展时间较短,磷酸铁锂电池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客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更合适,政府部门暂停在客车上使用三元电池应该也是经过认真考量的。
不过在单位比能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就远不如三元材料电池。2015年2月,当时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2015年底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达到200 Wh/kg。然而市场上在售的磷酸铁锂电池只有130 Wh/kg,三元材料电池190 Wh/ kg,使得电池企业将目光纷纷转向三元材料。
李宝华表示,综合对比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劣,三元材料虽不及磷酸铁锂技术成熟,且作为核心材料的钴储量较少,价格偏高,但从材料特性和充电性能层面看,三元材料能量密度优势明显,比能量完胜磷酸铁锂;从安全性能层面看,三元材料分解温度远低于磷酸铁锂,高温性能差,但可以通过加强电芯安全控制和电池组管理以及提高整车匹配性等来提高其安全性;从使用层面看,续驶里程忧虑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门槛之一,三元材料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是电池行业更好的发展选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来三元电池将何去何从,我们还得边走边看。”
谈到电池行业的发展,李宝华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下滑,行业也会慢慢地进入整合期,主流电池企业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技术相对低端的企业最终只有被淘汰。因为电池行业入行门槛较高,锂离子电池制造工序复杂、工艺控制要求严格、生产环境苛刻等,不同的制造厂家甚至同一电池生产商在不同时间所生产出的单体电池品质差别都会很大。单体电池品质有差别,就会影响电池成组使用时的一致性,降低电池组使用寿命,让用户对电动车使用存有顾虑。
李宝华告诉记者,在原材料品质一定的情况下,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电池质量有直接关系。就拿日本、韩国锂离子电池企业来说,它们的生产线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国际上高端配套市场还是被日本、韩国锂离子电池占领。反观国内企业,依然沿用过去的标准,导致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在工序衔接、环境控制、减少人为干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李宝华还说:“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动力电池市场已然初具规模。力神不仅积极扩大产能,还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在青岛、苏州等地建立新的自动化生产线。相信我们赶超日韩应该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