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及全省金融产业扶贫改革创新试点县,辖24个乡(镇)、322个村(社区),人口40.5万。2014年底,有建档立卡扶贫对象7.03万人,贫困村106个。
近年来,麻阳县委政府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大胆创新试点,成功探索了一条金融扶贫精准化之路。
政府主导,稳步实施。建立县、乡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和村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站三级工作网络,出台《麻阳苗族自治县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细则》、《金融产业扶贫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金融产业扶贫贷款贴息管理办法》、《麻阳苗族自治县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把金融扶贫工作纳入乡镇绩效考核,使金融扶贫工作有人可管、有规可依。目前,通过开展金融扶贫落实扶贫贷款2亿元,带动全县发展优质柑桔、红心猕猴桃、富硒刺葡萄、中药材及油茶等特色产业9500多亩;扶持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扶贫经济合作组织12家;全县106个贫困村分别建立300亩以上的扶贫产业园,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银行配合,积极放贷。构建贫困农户专用评级授信体系,将诚信评价、人均纯收入和家庭劳动力三项指标作为贫困农户评级授信的主要内容,降低授信门槛,为贫困农户发放《信用等级证书》。贫困农户可凭《信用等级证》和身份证,直接到所属乡镇农村商业银行支行在2小时内办理相应额度的无抵押担保信用贷款。同时,贫困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实行同档贷款基准利率,对1年内的实行利随本清,1年以上的实行按年结息。贫困农户按时还息后,扶贫部门凭银行还息凭证,给予贫困农户前三年全额贴息奖励,提高了贷款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防控风险,筹措建立1000万元贫困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专门用于化解贫困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增强银行资本投入扶贫产业开发的信心。
企业参与,创新模式。坚持“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参与金融扶贫,探索创新三种金融扶贫模式。
一是自主发展模式。在扶贫经济组织的统一管理下,贫困农户用小额信贷资金自主进行产业开发,扶贫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奖励。石羊哨乡谭公冲村组织68户贫困农户,投入小额信贷资金105万元,自主发展半夏种植268亩,人均增收3000元。
二是委托发展模式。引进农业公司或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农户自愿的条件下签订委托帮扶协议书,将小额信贷资金委托给公司或合作社进行管理。兰村乡大坳村和泥溪垅村两个贫困村将23户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资金75万元、村级产业扶贫资金219.2万元,委托给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合作期限为6年。公司以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占委托项目25%的股份,两个村的村集体和贷款贫困农户按出资比例占75%的股份。经预算,该委托项目年产值达900万元,每年可实现两村近五百个贫困农户人均增收1100多元。
三是股份合作模式。贫困农户将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到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公司和合作社统一管理,入股农户享受股份分红,共同承担经营风险。望远村19户贫困农户将76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贷款本息由合作社负责偿还,贫困农户的奖励贴息归合作社所有,贷款还清后入股贫困农户仍按其贷款额的50%保留股份,长期参与分红。三年后预计实现产值316万元,利润222.5万元,贷款入股贫困农户人均增收近万元。(责编 牛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