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决定把包括武陵山片区在内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把武陵山区定为“先行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和部署,国家民委成为武陵山片区试点工作联系单位。近5年来,国家民委积极履行“加强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的职责,发挥沟通、协调、指导、推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片区脱贫攻坚的统筹,为推动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探索出了一条片区扶贫开发的新路。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于2016年1月11日在重庆市召开。大会召开前夕,国家民委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杂志、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等八家中央媒体,深入到重庆市黔江、酉阳、秀山、武隆、彭水等区县,与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交流,聚焦重庆市在精准扶贫、旅游减贫致富与协同发展、开发性金融支持片区发展等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区域内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宗、民同俗,本来就是“一家人”。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盛,武陵山片区各地旅游业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在武陵山片区核心地区,仅2014年旅游业综合收入就占各地GDP的22%到33%,旅游业成为片区最重要的特色产业,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有着2200多年的建县史,曾是800年州府所在地,武陵山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和酉水河古镇,被誉为“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依托“全域桃源”的旅游新格局,县委县政府重点指导各乡镇拓展旅游扶贫路径,打造特色旅游村镇,休闲、养生、体验、采风、观光……乡村旅游项目红红火火,全县涉旅乡镇达到17个,从事乡村旅游村达46个,解决近5万人的就业问题。
家住该县龚滩镇马鞍城村的罗春梅大姐一家,就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旅游减贫”的实惠。
眼前的这栋低矮破旧的小木屋,罗大姐一家居住了近40年。由于要供养4个孩子上学,巨大的经济压力降临到这个原本只靠务农谋生的家庭。“我的丈夫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平时只能打点零工,收入很不稳定。我自己平时就是种点粮食、种点蔬菜,收入也很微薄。”罗大姐想起以前的日子很心酸。
近水楼台先得月。随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乌江画廊核心景区——龚滩古镇日益驰名中外,镇里加大了周边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CCTV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报道更使得“龚滩绿豆粉”一炮而红。红薯,是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植的粮食作物,而苕粉的手工制作技术,也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来龚滩古镇的游客都会尝尝这一当地名小吃,由于其保存期限长,游客们往往作为特产还会多采购一些。看准这一巨大消费市场,马鞍城村村委会聚集村里的贫困户,办起合作社,建起电商平台,由村里统一包装、发货,年终实现利润分成,产品远销到成都等地。
就在去年,罗大姐靠苕粉就卖出近3万元。更为可喜的是,罗大姐的老房子也纳入全镇2016年深度搬迁计划。她将搬到离龚滩古镇更近的地方,那里有更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更靠近市场。
坐拥万亩高山草场的毛坝乡,是酉阳县高山生态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认准“旅游强乡”的大好时机,土生土长的毛坝人张仁兴敢想敢干,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创业的“领头雁”。
张仁兴个头不大,瘦削精干,头脑灵活,从2008年起就不断寻求创业发展的“门道”和捷径。2012年,通过反复考察论证,他认为在毛坝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创办农家乐大有可为。2013年,张仁兴终于在距毛坝集镇不远的天仓村三组办起了“碧珍农家乐”,投资约50万元。
如何办好地道的绿色生态农家乐?这确实让张仁兴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他利用走村串户等多种方式宣传“碧珍农家乐”;用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下本村准备出售的散养家禽亲自加工熏制;种植各种不用化肥的绿色蔬菜;全新包装靓化撮箕口老木屋、硬化道路、停车场地、完善相应基础设施等。
张仁兴人虽瘦了,但效益出来了。“碧珍农家乐”以全新的面貌、整洁的环境、鲜美的农家菜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加之其淳朴的待客之道,不但有大量免费的“活广告”,更多了增加收入的“回头客”。2013年,张仁兴实现收益20余万元,2014年达到近40万元,2015年突破50万元大关。很多乡里乡亲到“碧珍农家乐”考察取经,张仁兴总是毫无保留传授,并予以免费招待。一时间,全乡域不同特色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截止2015年底,酉阳县已有5个乡镇、20个行政村、5000户、1.5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紧邻酉阳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之一,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武陵山区脱贫摘帽的难点和扶贫开发的重点。近年来,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有力举措,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村理清思路、制定规划、落实项目,精确“订单式”扶贫,细化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工作中还特别注重扶贫先扶志,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户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能见效”,成为名符其实的指挥棒。
土生土长的平安镇鹿坪村3组苗族村民傅朝安的“创业梦”,也是在“缺水却不缺精神”的家乡得以实现的。
1996年,23岁的傅朝安孤身来到浙江打工,不久便认识了他的妻子。“我妻子是浙江人,和她结婚后她家人反对我继续打工,我便在她家附近学习种植香菇。”傅朝安介绍。
勤劳肯干的他租用了一些土地,自己也当起老板种植香菇。这一干就是16年。
虽然干得不错,但“落叶归根”的情怀在傅朝安心里越来越浓:“异乡总比不过家乡,加上我的老乡们给我讲了很多村里促发展的好政策,我觉得我该回家了。”傅朝安若有所思地说。
2013年,傅朝安毅然回到老家,用自己的积蓄建起四个大棚,重操旧业开始种植香菇。因为技术扎实,傅朝安种出的香菇供不应求。2015年,他又通过借用村集体发展资金10万余元,扩建了两个大棚。
“现在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订购香菇,产量根本不够销。今年我打算加大投入,再增加十来个大棚,扩大种植规模。”傅朝安自信地说。
虽说傅朝安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但他没有忘记乡里乡亲。他主动吸纳同村的5户困难群众加入到香菇生产中,解决了22人的基本生计,村民们对他赞不绝口。
“我们村现在还有不少贫困户,我希望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让他们和我一起发展香菇种植,一起致富。大家日子好了才是真的好。附近也有很多村民想学习种植香菇,我非常乐意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傅朝安在以逐步带动农户的形式助农增收,小香菇承载起鹿坪村老百姓的致富梦想。
为将精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平安镇政府决定对傅朝安的香菇基地注入资金,作为给贫困户的入股股金,扩大生产规模,每年收益按股金的20%给贫困户分红,再提5%作为村集体资金。农户平时在香菇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每户贫困户起码能收入1万元以上。
这就是武陵山片区,青山绿水换来了金山银山,一座座曾经落后、贫瘠的村庄正在美起来、富起来,各族群众的日子正在好起来。(责编 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