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到7月,《海洋世界》走访了几个位于北海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站,了解了观测站辛苦的工作、各个台站的特点,以及观测员们动人的事迹。下面几个海洋环境监测站,哪个能够让你记忆深刻呢?
特点:是我国海洋自动化监测系统研发试验的第一个监测站。自动化观测系统先进而完善。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小麦岛,1953年建站。通过对青岛沿海海域长期、连续、动态地监测,获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在海洋防灾减灾、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点:三易其址,如今作为基层台站的设备先进,能够独立对外发布海洋预报。
国家海洋局日照海洋环境监测站坐落在山东日照市海天旅游度假区的金沙滩旁。照片上是如今日照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办公大楼。不过,这里已经是日照站50多年来的第三个“家”了。日照站建于1959年10月,建站时还属于地方建制,名称为山东省日照气象站海洋气象哨。那时候的站址位于如今日照港区煤码头的东南海边。
1966年,日照站正式隶属于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海洋局,也更名为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石臼海洋站。1982年10月,日照港石臼港区扩建,日照站也迁出港区,在石臼万平口海边安家落户,同一年,日照站更名为国家海洋局石臼海洋站。
这20多年来,日照站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设备也很落后。1982年迁入新址后,日照站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仪器设备和业务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2004年8月,由于日照市沿海经济的开发,日照站再次搬迁,这次就搬迁到了现在这里。如今,日照站已经是一个几经变迁,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台站了。
建站以来,日照站先是开展了基本的海洋水文、气象的观测业务,1982年又因日照建港需要上马海洋预报业务,2002年,日照港与地方共建后又开展了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现如今,日照站作为基层台站中唯一能独立发布海洋预报的海洋环境监测站,承担了日照近海的海洋灾害应急监视、监测和日照市的防灾减灾,预警、预报任务。多年以来,日照站一直免费为日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海洋技术服务。
目前,日照站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观测,但实验室的工作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出海去采集水质样本。
特点:三面环海,雾大风大,刘孟山烈士工作的地方。
成山头,又称成山角或“天尽头”,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环境监测站就坐落在这里。
成山头海洋站成立于1966年1月,时称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站。1989年10月,2002年1月先后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监察站、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环境监测站。
成山头大风、大雾天很多,平均一年有一百多天是大风天气,监测站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自来水源,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是国家海洋局的二类艰苦台站。
成山头站旧址的位置,现在已经成了知名的国家旅游景区。在秀丽的风光中,刘孟山烈士的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烈士遇险的地方。1977年10月29日,在大风大浪的天气下,成山头水温测点早已经被大浪淹没,无法监测。刘孟山为了获取宝贵的观测数据,就在60米高的悬崖上用帆布桶采集水样,帆布桶又沉又重,一个大浪打来,年仅22岁的刘孟山不慎被卷到海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8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刘孟山同志为烈士,在刘孟山烈士牺牲的地方树立了纪念碑。
特点:偏僻,坐落在渤海深处的孤岛,条件艰苦,国家一类艰苦台站。
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建于1959年,最早称为北隍城气象站,后来归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管辖,改名为国家海洋局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1998年和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合并。
过去,链接北隍城与大陆的媒介只有隔天一班的船,早晨出发的船,下午5点才能到北隍城,第二天才能返回大陆。岛上的生活补给,全靠着这班船来运送。然而,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要么是船无法上岛,要么是困在岛上无法离开,所以船次非常不稳定,经常是三四天都没有船来。到了冬天,天气更加恶劣,经常有连续十几天的大风,连续十多天都没有补给船上岛。住在北隍城岛、从1984年就工作在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的观测员邹清勇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恶劣的天气,北隍城就完全地与世界隔绝了。“开始是停电,村里就用发电机发电,后来发电机用的油也用光了,北隍城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岛,与世隔绝,连电话都没法打。连续十几天没有补给船,岛上只能省吃俭用,靠储存的土豆等耐保存的食物度日,因为没法确定补给船什么时候才能上岛。”
由于北隍城特殊的环境,也让监测站设立了独特的值班表。1998年与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合并后,先是每个月一次,值班员轮换上岛值班,但后来发现如果是这样,赶上十几天没有船只的时候,值班员就要值一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班。后来,值班表就改为了半个月一轮换,即使是这样,值班员也经常会值超过20天甚至一个月的班。
(责编: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