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到过“跪地求饶书”吗?
我收到过。两封了。这第二封现在就在我手边,昨天来的,和我三天前网购的化妆品一起,一张粉红色小信纸,顶头就是醒目的“跪地求饶书”几个大字,下面称呼我为“尊贵的女王殿下”,旁边画一小人,跪地,高举一块“求饶恕”字牌。再下面,是卖家是对包裹的迟到和其他疏漏的诚挚道歉,言辞极其恳切,哦不,准确地说,是下贱。
我从头到尾看了这封信,心情复杂。这化妆品是我圣诞节拍的,按说三天时间收到,绝不算慢,而且货品相符,没有疏漏,卖家还细心附送了试用装——都挺好,跪哪门子地求哪门子饶呢?
上面说了,我以前也被“跪地求饶”过一次,那回是买面膜,也是一切都好,我在挺满意的情况下,突兀地看到了那么一封“跪地求饶书”,因为第一次收到,比这次雷得重,看完以后我直犯嘀咕,卖点东西,至于这么低贱吗,太没节操了吧,这种主动把脸皮扔地上给人垫脚的卖家,值得信任不,能提供真正的好东西不?
偏偏那家面膜还超好用,立竿见影,效果非凡,这本该是个惊喜,但出于对卖家的极大不信任,我立刻联想到砖家们言之凿凿的“见效越快的化妆品越可疑”、“很可能添加了激素抗菌素”、“停用就反弹,长期用还可能损容毁容”……遂用了几次就不敢再用,过期一扔了事。当然,绝不敢再买第二次。
后来我一直留意那家面膜店,看他们有没有被举报查封勒令关门,但人家始终生意兴旺,丝毫不见衰退迹象,至今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他们骗术高明,还是我判断错误。
昨天这封求饶书的到来,敦促我做了深刻反省,反省的结果是——仍然高度怀疑。
这大概源于我对“跪地求饶”的不良印象:小时候,我们院有个劣迹斑斑的叔叔,常常借人钱不还,有次他们一群大人在我家吃饭,提起他欠钱不还的事,另一叔叔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现在跪地上给我磕仨头,喊三声“爷爷孙子还不起了,饶了孙子吧”,你欠那八块钱我就不要了。不想那叔叔立刻趴在地上,嘣嘣嘣三个响头磕下去,气势如虹地喊了三遍,完了还跪那不起来,嬉皮笑脸问:我再喊三遍,你再给我八块行不?旁人都笑骂,他却爬起来特得意地说,脸值几个钱?你看我啥也没少,八块钱不用还了。
我看到那一幕,整个人都不好了,虽然年纪小,无法上升到“尊严”、“人格”的高度,但心里一直在想“怎么能这样呢”——跟收到这两封求饶书的心情差不多。事实上我也觉得,卖家这种只要赚到钱说什么都行的行径,跟那个无赖叔叔大同小异,都是要钱不要脸的节奏。那叔叔是抛弃了人格,卖家是抛弃了“卖格”。
“卖格”是我想出来的词儿,跟人格对应,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品格的总和,卖格就应该是卖家那三样的总和。不要人格的人让人鄙夷,不要卖格的卖家亦同。
做买卖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是错,但总归还是要有底线吧,有事没事跪地求饶,碰上我这样较真的,心里肯定不踏实,总觉得是在跟泼皮无赖合作,好东西也下贱了。
好好做个买卖,何苦自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