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理论告诉我们,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的奴隶。基因最想要的是把自己这个版本大量地复制,而复制并不一定非得由携带者本人进行。如果另一个人身上带有一样的基因版本,那么,通过他人传播也是可以得到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都愿意为自己的后代、亲人无条件地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对自己亲人比对外人好的生物学基础。
在前面的专栏里,徐胖子讲了经济学的基础不是理性,而是人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与繁衍。接下来,我们要看看经济学和生物学是如何认识人在物竞天择中的底层逻辑。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里说过:“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
有观点认为,亚当·斯密主张人是自私的,人性自私是经济学的前提。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人并非一直都是自私的,比如,有人会对不幸的人施以援手,遇到危困情形时有人会挺身而出……有观点说,这也是自私的表现,这样做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其实,亚当·斯密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已给出全面的认识。首先,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然不受他人尊重。其次,人天生具有同情心,这是一种设身处地把别人的感受作为自己感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的不同而有强弱之别。最后,这种同情心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地扩大。这与儒家的“伦理”说相似,人就是扔进水塘里的石头。所谓“伦”,就是石头激起的波纹,离中心越近则水波越大,越远水波则越小。
这些认识是亚当·斯密基于对社会的观察而总结的。人真的是如此吗?就在《国富论》出版200年后,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为这一经济学的前提提供了生物学上的支持。
道金斯从生物学角度解释自私的本性。要注意的是,这个本性并不是人为选择,而是进化选择。进化的逻辑是没有自私本性的人,其基因根本不会流传。所以,不是生物选择了自私,而是进化选择了自私的基因。这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意识让人有更多认识,通过历史和生活经验总结出更多规则,由此产生了文明,并通过教育把这些规则进行传承。这些规则里,有慷慨无私的道德、有照顾他人利益的制度安排、有约束自我的伦理……这些成为人类社会的“环境”,被灌输到人头脑中,让人们获得打破自私的可能。
基因终究只是我们生命组成的乐谱,而我们每个人才是演奏它的乐手。人所处的环境、意志、选择,最终把我们打造成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把冰冷的基因谱子演奏成我们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