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任务众包;互联网;时间盈余;需求挖掘
引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Eric Von Hippel,早在2 0世纪7 0年代就提出了“用户是创新者”的革命性观点,并分析创新者与创新之间的联系。杰夫·豪(Jeff Howe)于2 0 0 6年6月在《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正式提出Crowdsourcing的概念,并在维基百科上定义众包,“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Brabham(2008)描述众包是企业在线发布问题——大众群体(专业或非专业)提供解决方案——为赢者获取报酬。且其知识成果归企业所有, 是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的解决模式和生产模式。在企业层面任务众包蓬勃发展的同时,任务众包也开始慢慢在校园兴起。
1、校园任务众包的缘起与需求挖掘思路
众包模式源于“认知盈余”概念(美国学者克莱·舍基,2010年),互联网可以聚合大量人员的自由时间,形成一个巨大的联合体,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在这方面,互联网发挥了它的优势: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空间的界限,在同一时间汇聚了数量庞大的个体;一方面连接了超出人类想象的碎片时间,让这些自由时间的价值呈指数级增长。诸多任务众包项目的出现也得益于互联网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渗透以及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盈余。
受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创新瓶颈的制约,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近几年陆续开始尝试委托。他们通过互联网的开放式协作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任务委托给外部个体或组织完成。这种新兴的模式就被称为众包。众包模式一般由发包方、众包平台和接包方三个主体部分组成。一般由发包方在众包平台上发布任务,然后由接包方承接任务并按约定完成任务进而获得报酬(张利斌等,2012)。
从一般意义上看,互联网时代的众包是针对具体的任务而存在,它不仅可以发生在企业领域,也可以存在于社会公共领域,甚至也可以存在于校园领域中。一方面,大学校园学生用户集中,大学生越来越喜欢网上购物,消费能力强,快递单量很大,然而网购后的校园最后一公里却存在着排队、跑很远、晚上不给派送,错过派送时间,费时费力等痛点。另一方面学生的盈余时间较多,许多学生在课程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可以自由掌控。利用闲暇时间去帮别人完成一些任务并取得一定收入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代取快递的需求在校园中属于高频次、刚性的需求,这个显然可以成为校园任务众包覆盖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从校园整体层面考虑,或许存在生活、学习、社交三个方面的任务众包需求。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推断,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问卷,采用问卷星平台对天津商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我们的问卷主要从生活、学习、社交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每个方面都从个人期待、个人经历、需求频次、付费意愿四个角度去设计相关问项,据此该问卷一共设计了12道题目。问卷在问卷星平台制作完成后,经过3轮修改完善,借助微信进行定向问卷发布和填写工作。发布及回收时间为一周左右时间,累计回收105份问卷,去除5份不太合格的问卷,最终保留问卷100份。
2、校园任务众包需求挖掘结果
依据回收的有效问卷100份,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2.1 生活类任务需求挖掘
在生活方面,我们列举了拿快递、代打饭、代买零食、占座、叫起床、代课、代打水、修电脑等方面任务(多选题),其中拿快递的任务需求占69%,代打饭的任务需求占53%,占座的任务需求比重为43%,修电脑的任务需求为29%,代打水和叫起床的任务需求比重都为20%,代买零食的需求只占8%。从个人实际经历角度看(多选题),82%的人经历过找代买饭的需求,72%的人经历过找人代拿快递的需求,36%的人经历过找人代买零食等物件,33%的人经历过找人借物件的需求,让同学帮忙叫起床的有27%,真正经历过找人修电脑的只有7%。对于以上生活类任务,大家的需求频次总体来看(单选题):57%的人偶尔需要,32%的人很少需要,8%的人经常需要,几乎不需要的占3%。从付费意愿看,56%的人视情况而定,31%的人表示愿意,5%的人表示很愿意,非常愿意、不愿意两个选项的人数均为4%。
2.2学习类任务需求挖掘
在学习方面,我们提供了下列选项:获取作业答案、辅导挂科科目、学他的技能、考前辅导、其它等(多选题),其中74%的人希望能提供考前辅导服务,72%的人希望能学别人的技能,37%的人希望能获得别人辅导挂科科目的机会,30%的人希望能获取作业答案,还有27%的人选择了其他方面。从个人实际经历角度看(多选题),71%的人找过别人告知作业内容,69%的人和别人一同学习过,56%的人向别人求教过某项技能,31%的人找过别人辅导来通过挂科的科目。对于个人经历过的学习类任务需求频次(单选题),偶尔需要的占50%,很少需要的占26%,经常需要的占21%,不需要的占3%。关于学习类任务的付费意愿(单选题),视情况而定的占40%,愿意付费的占35%,很愿意和不愿意的分别占10%,非常愿意的占5%。
2.3社交类任务需求挖掘
在社交类需求方面,我们提供了下列选项: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找到可能成为你伴侣的朋友、找到一同学习的朋友、找到一同出游的朋友、找到优秀的人等(多选题),其中79%的人选择希望能借助互联网平台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65%的人希望能找到优秀的人,53%的人希望能找到一同学习的朋友,35%的人希望能找到一同出游的朋友,22%的人希望能找到可能成为自己伴侣的朋友。再从个人实际经历来看(多选题),通过互联网平台实际找到的人比重如下:68%的人找到过优秀的人,62%的人找到过共同学习的朋友,45%的人找到过一起运动的朋友,44%的人找到过一起出游的朋友,只有19%的人找到过男女朋友。从需求频次看(单选题),44%的人偶尔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认识新朋友,33%的人很少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认识新朋友,13%的人不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认识新朋友,10%的人经常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认识新朋友。最后再看付费意愿(单选题)。43%的人不愿意付费,35%的人视情况而定,16%的人愿意付费,很愿意和非常愿意的分别占3%。
3、结论与启示
基于校园任务众包需求挖掘结果,我们会发现:在生活类任务方面,代取快递和代打饭的确是刚性需求,这与我们直觉判断是一致的。代取快递的需求源自个人时间不自由及路途较远有关,代打饭主要源于用餐高峰期间人太多及不愿意下宿舍楼等原因。关于付费意愿,只有31%的人愿意付费,而56%的人视情况而定。从现实出发,许多代取快递和代打饭出现在同学之间或朋友之间,因而情感关系优于金钱关系,使得大多数学生需要视情况而定。在学习类任务方面,告知作业内容、考前辅导、技能学习等三项任务属于高频次的需求,这与学生的身份密切关联起来。关于付费意愿,有35%的人愿意付费,而视情况而定的占40%。从现实出发,与代取快递等生活服务相比,学习类任务对学生来说较为重要,因而付费意愿度要高一些。最后看社交类任务,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以及找到优秀的人等成为大多数学生关注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社交需求的核心也是以上两类人。再从付费意愿来看,43%的人不愿意付费,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这主要源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相对比较公开透明,目前可能已有相关产品能免费帮助到学生实现他们的社交诉求点。总体来看,对于校园任务众包平台的设计者来说,生活类任务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其次是学习类任务,最后才是社交类任务。
对于任务众包而言,互联网不仅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而且降低了参与者的成本和参与门槛(龙啸,2007)。朱建明和李慧(2016)等人认为在任务条件方面,众包平台应严格审核任务描述,确保其清晰易懂,而发包方在设计任务时,不仅要保证任务描述清晰明了,还要保证任务简单。此外,任务定价要合理。要考虑大众的预期收益,价格不能过低。虽然他们研究的是企业层面的众包创新任务,但相关观点对于校园任务众包仍有许多启示。此外,如何确保校园任务众包在现实中的安全性,是否有到位的信息保密措施,能否保证业务的完成程度都需要我们在设计校园任务众包平台时给与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VON HIPPLE.The Source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 HOWE J.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2006,14(6): 176-183.
[3] BRABHAM D C.Crowdsourcing as a model for problem solving:an introduction and cas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lgies.2008,14(1):75-90.
[4]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张利斌等.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 154-160.
[6] 朱建明,李慧.众包创新任务参与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1):58-60.
作者简介:
张波,天津商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方向;
王坤,天津商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
张宇晴,天津商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方向;
马瑀晗,天津商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方向。